“点”在疑雾上 “学”在情趣中

2009-02-13 05:31袁得芳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点拨发现操作

袁得芳

〔关键词〕 点拨;操作;自主;发现;推导;

归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45—0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自主归纳、自悟自得、自主推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下面笔者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点拨启发,自主发现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重新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构建者只能是学生自己。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新知,发现知识,得出结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暗示,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课本或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的结论,教师绝不讲解。数学教材中,很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这些知识,这时,教师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8+4=?”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如可以先出示一道“9+4=?”的复习题,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凑十法”说说该怎么算。学生很快说出应该把4分成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能不能也用“凑十法”计算“8+4=?”,如果能该怎么算?学生已经有了用“凑十法”计算“9+4=13”的基础,很快就计算得出“8+4=12”。

自悟自得,自主推导

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方法,得出结论,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发现规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余数都被除数小”的结论时,教师就可以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该结论。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家里来客人了,小明想用苹果招待客人,可是家里只有9个苹果,而每个盘子只能装4个苹果,让学生帮小明算算可以装满几个盘子,还剩几个苹果?学生很快列出算式:9÷4=2(盘)……1(个)。教师接着再问:

1. 添加一个苹果后,可以装满几个盘子?

2. 如果分别添加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苹果后,可以装满几个盘子?还剩几个苹果?学生很快列出了下面的式子:

10÷4=2(盘)……2(个)

11÷4=2(盘)……3(个)

12÷4=3(盘)

13÷4=3(盘)……1(个)

14÷4=3(盘)……2(个)

15÷4=3(盘)……3(个)

3. 师:仔细观察上面一组式子,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除数都是4,余数只出现1、2、3这三个数。

师:余数会不会出现4?

生:不会,如果还余4个苹果,就可以再装一盘,也就是全分完了,不存在余数。

4. 师:当除数是4时,余数只有1、2、3这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

生:余数被除数小。

实践操作,自主归纳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操作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活动角,操作实践:

1. 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

2. 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

3. 用剪刀把角两边剪断,角的大小有无变化?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快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猜你喜欢
点拨发现操作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