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实践 谋求新发展 开创新局面——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侧记

2013-07-11 08:37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强区富民代表

文|本刊记者康红波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号角,承载着2400万内蒙古人民对未来福祉的期盼,2013年1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两会立足我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新实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以求真务实、高效低调的会风,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状态,认真回顾总结了我区过去5年的工作,并对自治区未来5年的发展做出了清晰研判和总体布局。

回顾过去五年,我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攻坚克难,赶超跨越,迈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实步伐,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五年是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优化最显著的时期;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建设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5年增长近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达到10189美元。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经济结构由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1.9:49.7:38.4调整为2012年的9.1:56.5:34.4。城乡结构实现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

民生得到切实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2378元提高到2012年的23150元,年均增长13.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953元提高到7611.3元,年均增长14%;城乡居民收入从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转变为逐步与经济同步增长。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民生工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4058.6亿元,年均增长57.3%。

五年探索实践,五年成就辉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从经济发展速度连续8年全国增速第一,到不再追求GDP增速,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前提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稳中求进;从“强区富民”到“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追求绿色GDP,到美丽与发展双赢。

与会代表、委员对过去五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普遍认为,过去五年,我区在发展思路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创新和与时俱进,确保了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主导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效益不高、总体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自治区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实施积极的政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努力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区牢牢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事业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经受住了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五年来,各级财政民生投入累计达765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3.4%。城乡居民收入从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转变为逐步与经济同步增长;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动态归零”;城乡低保障标准均排全国第7位,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和孤残儿童供养水平进入全国前列。这些指标都充分体现了我区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战略的贯彻落实。

还有代表、委员说,我区形成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来,我区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都迈出了新步伐,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调动了各族群众积极性,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氛围。

放眼未来五年,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努力惠民生、强实力、夯基石、增活力、添魅力,不断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加强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我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新局面,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报告确定了201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

两会代表、委员们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实现途径积极建言献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政府工作报告把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写进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一届政府的主要任务,表明了新一届政府发展为民的决心。民生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兰恩华代表说,民政部门将努力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等6项民生指标;着力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事务服务体系3个体系建设。乌兰察布市的代表说,我市要大力抓扶贫攻坚,实施开发式、保障式、转移式“三三制”扶贫战略。建议上级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在扶贫方式上从教育、就业和社保方面予以扶持。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包头市的代表说,今后五年是推动包头市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坚持错位发展、延伸发展、集群发展、低碳发展、融合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牧业。呼和浩特市的代表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拉动增长、辐射周边、服务全区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市将优化工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继续提高服务业对发展的贡献率。巴彦淖尔市的代表说,传统产业新型化,对于农牧业来说就是以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用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农牧业。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夯牢经济发展基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我区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但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内蒙古准格尔旗、托克托县、东胜区和牙克石市等32个旗县(区)市入选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在各省市自治区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充分说明了这一潜力的存在。对此,代表、委员们谋思路、找对策。巴彦淖尔市的代表说抓好县域经济,要在市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通辽市的代表说,要以园区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优势特色园区,每个旗县市区都要在现有园区和产业基础上,更加突出自身发展特色,使园区成为展示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亮点。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非公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活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改革发展、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包头市的代表说,要努力解决各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积极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政策支持,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内蒙古兴泰集团高星代表说,我们要抓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机遇,放眼长远,大胆创新,科学发展,着力在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内蒙古发展魅力。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深化对环境保护客观规律和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锡林郭勒盟的代表说,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握好发展的度,扭住可持续的本,坚决管住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始终坚持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锡林郭勒盟将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确保把发展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呼伦贝尔市的代表说,呼伦贝尔将秉承“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发展思路,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全力建设美丽呼伦贝尔。阿拉善盟的代表说,我们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变治沙为用沙,大力发展沙产业,倾力打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利用现代科技,深层挖掘高附加值产业链,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打造成高科技农业产业园。

本次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府成员,他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廉洁从政,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努力开创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猜你喜欢
强区富民代表
旅游兴区 产业强区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东兴行动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