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搭起爱的彩虹——第三届内蒙古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述评

2013-07-11 08:37刘秉承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道德

文|本刊记者 刘秉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内蒙古大地上涌现出一批批道德人物。他们是基层的普通一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却都以独特的方式谱写着这个时代的道德凯歌,用自己的行为感动着周围的人们,在人间架起了一道道爱的彩虹,向社会释放着正义和谐友善的正能量,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引领着人们不断攀登道德的高峰。

为了发挥这些道德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团委、妇联、内蒙古军区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第三届内蒙古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本次评选活动,宣传和表彰了我区道德领域的一批先进典型,引领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使人们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道德洗礼,有力推动了我区公民道德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在拯救鲜活的生命时,他们舍己救人,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有一种美德,会在瞬间绽放出炫目的光彩。面对处于危难中素不相识的人,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勇敢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却没有在意,自己正和被营救的人同在危险之中。这绝不是一时的冲动、意气用事,而是一种眼里有他人、心中有仁义的博大胸襟与崇高品德的体现,是时代呼唤的道德正能量的喷薄释放。

在本届全区道德模范评选沉甸甸的名单上,我们看到,这些见义勇为者所拯救的生命少的有3人,多的达150人以上。在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神的魔掌中解救的时候,有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程骜,男,共青团员,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武川县消防大队武川县中队战斗二班战斗员,牺牲时年仅18岁。2012年6月25日下午,距武川县哈乐镇14公里漫水桥处,一辆六轴半挂车侧翻在洪水中,车头埋进10多米深的沙坑,驾驶员趴在刚刚露出水面的汽车左后轮胎上拼命呼救。雨越下越大,洪水越来越猛,如不迅速施救,驾驶员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程骜随战友前去救援。在施救过程中,程骜和2个战友被卷入洪水漩涡。为了帮助战友脱险,程骜用自己的身体扛住别人,自己却因为失去平衡而栽倒在洪水中……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同样的珍贵。面对洪水的肆虐,年轻的消防队员不惜牺牲生命去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去帮助战友脱离死亡危险。大义无私,大爱无边,勇士们的义举是如此的高尚,如此的感人,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平日里,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危难中,他们是能够照亮每个人心灵的英雄。当英雄脱离危险安全归来时,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深深敬佩;当英雄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他们的名字,让我们牢牢铭记!

在别人遭遇困境时,他们伸出援手,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些美德,并不见得惊天动地,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默默付出,是他们始终的坚持和无悔的选择。他们用无私的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延续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幸福点滴”的朴实性与可复制性,具有良好的道德基础,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价值坐标。

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通辽市科左中旗的苗文为村民看病从不收挂号费;到村民家中出诊,也从未收过病人一分钱的出诊费;卖给村民的药都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收取。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没有钱看病的村民,苗文照样给他们看病、送药,药费等人们有钱时再给。村里有一位姓李的老人,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儿子患间歇性精神病,妻子也患病卧床。苗文常年到他们家中去看病、送药、打针,没钱就记账,最多的时候,李老汉欠苗文药费1100多元,到现在李家还有部分药费没有给。对此,苗文从来没有张口向他们要过一次钱。粗略估算,苗文这些年光为困难群众免费送医送药就花费了两万多元。

与苗文同样默默付出的,还有乌海市的潘秀荣,她在含辛茹苦地张罗着12名孤残弃婴的生活,并将其中6名抚养成人。

弃婴国富珍刚来时,脊椎有个小洞一直有液体外溢,一遇感冒发烧就晕厥。医生认为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潘秀荣天天用盐水为她清洗,洗后再涂擦红霉素软膏,如此坚持了两年,疮口竟奇迹般地愈合了。27年来,潘秀荣为收养的孩子们共做过大大小小十多次手术。每次手术,不论在本地还是外地,她都全程陪床。为了省钱,她每次陪床都在病房门口的长椅上过夜。

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给予对方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是个人品德的闪光体现,也是个人幸福观、价值观的具体展示。只有人人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消除社会上的冷漠现象。正是这些普通人展示的浓浓人间真情,让我们生活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友爱、和谐。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爱岗敬业,引领着时代新风

一个平凡的岗位,折射的可能是一个单位甚至整个行业的风气;服务上的一个微小瑕疵,带来的也许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差评。虽然某些地方仍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但我们要看到的是,更多的人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坚守着行业准则、引领着行业风尚,他们的付出已远远超出工作职责的要求,他们追求的是岗位奉献,一心为民。

李林平是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邮政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他从事邮政投递工作14年来,先后为108封“死信”找到了收件人。在5年乡邮工作期间,他经常驾车出没于草原腹地为牧民投递邮件兼运送饲草物品,累计出车近400趟,运饲料300吨,日常生活品80吨。他利用早晚空隙义务帮助家中缺劳力的农牧民干农活,代替不会写信的牧民写回信。2004年他任专职市内投递员,每周七次出班雷打不动,日均负重80多公斤。为了适应大量邮件报刊投递的需要,他从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中抠出钱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作为投递交通工具。为了缩短邮件报刊留局待投时限,他打破午休习惯进行第一时间投递。市投9年来,他及时为400余件各种疑难邮件寻找到了主人;义务代用户取送款320笔,涉及金额68万元;义务代用户缴电话费370次,义务代用户取送包裹达4000件次。

践行职业道德,引领行业新风。自身时间、精力上的奉献,是践行岗位职责的要求;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是对自己工作付出的最好回报。全心全意服务,群众需求至上,不仅仅是他们个人风格和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让岗位闪光、让群众受益,让我们通过平凡的岗位和琐碎的小事,感受到了社会前行的力量。

在普通的家庭中,他们孝老爱亲,恪守着中华传统美德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亲情故事可以去讲述。这些故事中的人物,让中华传统美德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中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新时代的中国人,一直身体力行着祖先的教诲,以弘扬家庭美德、树立时代新风为核心,孝老爱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正月是两个残疾孩子的继母。儿子到四五岁了都不会说话,还动不动就抽搐,到医院检查后得知这是先天基因引起的疾病,难以治愈。那时经常有好心人提醒她自己生个孩子。她也不是没动过心,但看着儿子抽搐时难受的样子,正月的心也跟着难受起来。她除了要照顾经常发病的儿子,还要上班,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但每当儿子搂着她的脖子要求亲亲时,一种发自心底的暖流传遍她的全身……女儿临近初中毕业时,突然也抽搐起来,检查结果是因脑囊虫引起头部钙化而导致的癫痫,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女儿患病后全身总是发抖,渐渐的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为了照顾两个残疾孩子,正月提前退了休,这样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十八年。正月爱的付出,收获了孩子们对她真诚的回报。

本次道德模范评选中的另一位母亲,她痛失了自己的爱女。在悲痛万分的时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毅然将对女儿的大爱播撒开去,在两位需要救助的患者身上得到了延续。

王晓菲的女儿熙熙出生不久就被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瘫。她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从未放弃过一丝希望。但精心的医治与呵护没有阻挡住疾病的进程。熙熙常年肺感染已变成了桶状胸,最终发展到呼吸衰竭。在熙熙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刻,王晓菲毅然做出一个决定:捐献女儿全部脏器,希望女儿的器官能够救助他人的生命。为此,她给女儿更名为“希望”。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小希望的肾脏植置给一位尿毒症中晚期的33岁女患者后,使她平稳地度过了风险期;肝脏顺利移植到一位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的7个月大的女婴身上。这位母亲把她对女儿的挚爱洒向了社会,一份大爱体现人间真情,一个“希望”的逝去使两个生命的希望得以诞生。

孝老爱亲是道德的起点,范围虽小,拓展无限。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是家庭美德的具体践行和体现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中担负起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从关怀家庭做起,从关怀身边的亲人做起,并将对家人的爱延及他人,进而最终扩展到关怀社会、热爱国家的大爱。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道德的进步。在我国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道路上,不仅仅需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精神道德方面的不断超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只有真正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才能真正延续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将进一步得到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内蒙古大地上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崇德向善的道德模范人物。□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道德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以广西为例
以“三项活动”为载体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