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血尿相差显微镜法与UF-100法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2013-09-01 08:58李芳文常若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尿沉渣血尿显微镜

李芳文,王 芳,常若云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自Birch和Fassett于1979年首先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RBC)形态,将血尿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以来,尽管传统相差显微镜法尿RBC形态检查对鉴别血尿来源特异性较高,但该方法敏感性较低,且操作繁琐,易受尿液标本及主观因素影响。有报道指出,不同检验人员发出报告的变异系数达到30%。随着UF-100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以下简称UF-100)的广泛使用,国内外不少学者[1~3]对UF-100识别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如RBC、WBC、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甚至霉菌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对150例血尿进行尿RBC形态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50 例血尿标本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93例经详细的病史,血、尿生化和免疫学检测及肾活检等证实为肾小球疾病,包括轻微肾小球病变33例,IgA肾病24例,肾小球肾炎33例,其他肾炎3例。另57例根据病史及有关影像学检查,结合膀胱镜或病理活检确诊为非肾小球性疾病,包括输尿管结石34例,急性膀胱炎11例,膀胱肿瘤4例,肾盂肿瘤2例,前列腺癌5例,其他疾病1例。

1.2 仪器与试剂

UF-100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为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稀释液、鞘液及双色荧光染料均为配套试剂;相差显微镜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离心机。

1.3 方法

取空腹第二次新鲜中后段晨尿20ml,分装于两只尿沉渣专用定量刻度离心管,其中一管用于UF-100自动吸样检测;另一管置离心机以1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留沉淀0.2ml,混匀后注入计数池置相差显微镜下高倍视野计数尿RBC数量,同时观察200个尿RBC,计算尿RBC畸形率及畸形种类,1h内完成尿沉渣分析。

1.4 判断标准

UF-100检测结果参照Hyodo提供的实验诊断标准:≥80%尿RBC的前向散射光强度(Fsc)≥84ch称为均一型RBC,即非肾小球性血尿;≥80% 尿RBC的Fsc≤126ch且<80% 的RBC Fsc≥84ch称为非均一型RBC,即肾小球性血尿;<80%RBC的Fsc≤126ch,且<80% 的RBC Fsc>84ch称为混合型血尿。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果判定标准:当>80%的尿RBC形态呈均一型(大小形态一致)诊断为非肾小球血尿;当>80%的尿RBC呈多样型(大小不等、形态多样,有突起、棘细胞样、面包圈样、皱缩状、靶样等)时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均一型及多样型均未达到80%诊断为混合型血尿。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见表1)

表1 相差显微镜法与UF-100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表1显示,两种方法检测各型RBC的符合率分别为90.7%、92.0%、75.0%,说明相差显微镜法与UF-100法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相关性较好(P<0.01)。

2.2 相差显微镜法及UF-100法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分析(见表2)

表2 相差显微镜法及UF-100法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n(%)]

表2显示,相差显微镜和UF-100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3.5%、94.7%和89.2%、87.7%,仪器法稍高于相差显微镜法,经统计学分析,相差显微镜和UF-100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相关性较好。

3 讨论

(1)肾小球性血尿形成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形成的原因是:RBC通过病变的肾小球滤膜受到挤压损伤;肾小管不同的pH和渗透压持续变化,介质张力及代谢产物(脂肪酸、溶血卵磷脂、胆酸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已受损的尿RBC发生形态改变甚至破裂。尿RBC形态学检查对血尿来源的鉴别诊断及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2)尿RBC形态学检查方法较多,但迄今为止无统一标准,常用的是相差显微镜法和仪器法。各种方法本身有其优缺点,目前认为相差显微镜法高倍镜检查细胞微细结构不清楚,尿RBC少时无法识别其形态,有报道指出,不同检验人员报告的变异系数达到30%。国内顾可梁教授强调采用多种不同放大倍数,不同镜头识别尿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性[1]。UF-100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采用了流式细胞计数分析原理,能提供尿RBC数量、散点图、直方图及尿RBC前向散射光多项指标,对尿RBC形态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大量细菌、酵母菌、结晶存在尿中可干扰检测结果[2,3]。本文对150例血尿标本尿RBC形态进行了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检测尿RBC形态符合率较高,相关性较好。有报道指出,肾小球性血尿时尿蛋白阳性多见(约占54.3%),以+~++为主;非肾小球性血尿,尿蛋白阳性仅占20%左右,且以±~+为主。肾小球性血尿,尿潜血以+~++为主,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则以+++为主。尿S G和pH值改变对尿RBC形态产生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结合相差显微镜法、UF-100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尿化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血尿来源作出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

(3)从尿RBC形态相差显微镜法及UF-100法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分析,说明UF-100法对鉴别血尿来源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大量细菌、酵母菌、结晶存在尿中可干扰检测结果,依然需要特异性较高的相差显微镜法进行验证。

[1]顾可梁.尿沉渣检查的新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4):395.

[2]武蓉珍,刘胜勇,徐丽珍,等.草酸钙结晶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4):222-223.

[3]马骏龙,丛玉隆.菌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4):205-207.

猜你喜欢
尿沉渣血尿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显微镜下看沙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