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5例

2013-09-14 03:44杜国威刘建青吴红英王志海
中国药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微管嘧啶

杜国威,李 萌,刘建青,纪 明,吴红英,王志海

(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目前研究证明,辅助化学治疗及激素治疗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但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甚低[1]。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化学治疗方案来控制进展期乳腺癌。紫杉烷类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有抗肿瘤作用,特别是针对出现转移灶的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为27% ~48%[3]。替吉奥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日本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08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单用替吉奥化学治疗后其有效率高达41.7%[4]。我科自2009年开始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化学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年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5例根治术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4周内无其他抗癌药物应用或放射治疗史,KPS评分7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有可评价的临床或影像学观察指标,可评价近期疗效。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本组资料均为女性,年龄34~66岁中位年龄52岁;雌激素受体(ER)阳性12例(48.0%)、阴性13 例(52.0%),孕激素受体(PR)阳性 13 例(52.0%)、阴性 12 例(48.0%),ER 和 PR 均阴性 8 例(32.0%)原癌基因(HER -2)阳性5例(20.0%)、阴性20例(80.0%)。转移部位:肺转移 12例(48.0%),肝转移 11 例(44.0%),骨转移 8 例 (32.0%),淋巴结转移 13 例 (52.0%),颅内转移 2 例(8.0%)。

1.2 治疗方法

予多西他赛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0.5mL ∶20mg,批号为 12031211)75mg/m2,静脉滴注,第 1 天;替吉奥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20mg×12粒,批号为11082796)60 mg,早晚餐后服用,连服14 d,每3周重复。化学治疗每2个周期评定疗效,有效及稳定患者化学治疗2~6个周期,有进展的患者更换其他方案。无治疗相关死亡,皆完成治疗,均可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病情持久稳定(Long SD);总有效率(ORR)=CR+PR;临床获益率(CBR)=CR+PR+Long SD。不良反应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急性、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 0级(无)、Ⅰ级(轻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Ⅳ级(极重)。

2 结果

25例患者中,CR 2例,PR 7例,SD 8例,Long SD 3例,PD 8例,ORR为36.0%,CBR为48.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但血液和非血液毒副反应相对都比较轻微,Ⅲ~Ⅳ级严重不良反应只表现在白细胞减少上,仅占8%,其余不良反应均只有Ⅰ~Ⅱ级,见表1。

表1 25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尽管目前乳腺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转移性乳腺癌仍难以治愈。转移性乳腺癌平均生存期为18~36个月。化学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同时改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9年以来,开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多西他赛的作用机制为诱导和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同时抑制微管解聚,其抗微管解聚能力是紫杉醇的2倍,其与顺铂、足叶乙甙、氟尿嘧啶、紫杉醇无明显交叉耐药。S-1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包括替加氟和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两类调节剂。其中吉美嘧啶是5-氟尿嘧啶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特异性抑制剂,能够阻止5-氟尿嘧啶不被降解,有助于延长血浆和肿瘤组织中5-氟尿嘧啶有效浓度,从而取得与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二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肿瘤转移灶中的二氢嘧啶脱氢酶浓度明显高于原发灶,多西他赛和替吉奥联合应用后,血浆和肿瘤组织中的二氢嘧啶脱氢酶浓度较二者单用明显下降。日本关于多西他赛和替吉奥联合应用于胃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在转移灶中的有效率高达71.4%[5],且日本已批准将替吉奥作为耐蒽环类或紫杉烷类化学治疗药物对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4]。本组资料还显示,应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的25例患者中CR达2例,其ORR和CBR分别达36.0%和48.0%。日本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对108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首次单用替吉奥化学治疗后其有效率高达41.7%[4]。本组资料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Ⅲ~Ⅳ级仅占8.0%,其次为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肝功能轻度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文献[6]报道相似。以上不良反应经过积极的升粒细胞、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能恢复,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可,毒副反应低,患者生活质量高,临床肿瘤控制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组资料病例较少,其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1]Goldhirsch A,Glick JH,Gelber RD,etal.Meeting highlights:Internationalconsensus panel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juvant Therapy of PrimaryBreastCancer[J].J Clin Oncol,2001,19(18):3 817 - 3 827.

[2]Hara F,Kiyoto S,Takahashi M,et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 - 1 inpatientswithmetastatic breast cancer:retrospective review in a singleinstitution[J].Oncology,2010,79(3 /4):273 - 277.

[3]Baur M,van-Oosterom AT,Dieras V,etal.A phaseⅡtrial of docetaxel(Taxotere)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JCancer Res Clin Oncol,2008,134(2):125 - 135.

[4]Saek T,Takashima S,Sano M,etal.A phase Ⅱstudy of S-1 in patientswithmetastatic breast cancer——a Japanese trial by the S-1 CooperativeStudy Group,Breast Cancer Working Group[J].Breast Cancer,2004,11(2):194 -202.

[5]Sato Y,Takayama T,Sagawa T,etal.Phase Ⅱstudy of S - 1,docetaxeland cisplat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with unresectable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0,66(4):721 - 728.

[6]张金淑.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30例[J].中国药业,2011,20(7):73.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微管嘧啶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学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