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量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3-09-19 06:44何兰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心室左室

钟 明,何兰英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17)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脏和脑血管损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它通过增加左心室负荷,造成左心室代偿性肥厚与扩大;血压持久的升高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发病原因,在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65% 存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合并有高血压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62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在 7天内,经头颅 MRI弥散加权像(DWI)证实为新发脑梗死。所有病例均合并高血压病,高血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的诊断标准[2]。排除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颅内感染以及病情危重不能完成检查的患者。其中男74例,女88例,年龄48~87岁,平均年龄68岁。依据血压水平分为1级高血压组18例,2级高血压组41例,3级高血压组103例。

1.2 方法

1.2.1 左室重量指数测定 所有患者入院1周内均由专人操作,应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4~10 MHz,患者左侧卧位,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腔舒张末期内径(LVDd),连续测3个心动周期,计算均值,根据 Devereux公式[3]计算 LVMI=1.04[(LVDd+IVS+LVPW)3-LVDd3]-13.6/BSA,BSA(体表面积)=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左室肥厚的标准:LVMI≥130 g/m2(男)、LVMI≥110 g/m2(女)。

1.2.2 颈动脉彩超检查 使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5~10 MHz,让患者取平卧位,颈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测量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球形膨胀处作为颈总动脉远端和分叉处间的标志,测量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近端1厘米。测量舒张末期IMT。同时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颈外动脉,统计颈动脉斑块数量,将颈动脉IMT>1.2 mm并有局限性隆起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VM I与IM T的相关性 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将162例患者分为:左室非肥厚组92例,其中男42例,女50例;左室肥厚组70例,其中男32例,女38例。两组的LVMI与IMT分析结果见表1。左室肥厚组LVMI与IMT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6,P<0.05)。

表1 两组LVMI与IMT比较

2.2 血压分级与斑块检出和IM T 1级高血压组斑块检出8例,检出率44.4%;2级高血压组斑块检出29例,检出率70.7%;3级高血压组斑块检出89例,检出率86.4%。三组患者IMT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IMT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5]。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高血压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高血压病已成为脑梗死最重要的高危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易发生颈动脉IMT增厚和动脉粥样斑块主要是由于:颈总动脉是弹性大动脉,颈动脉管壁含有大量弹性蛋白和胶原,对血压变化敏感,血压升高使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合成及释放减少灭活增多,导致动脉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大,胶原纤维增生,致使血管内膜增厚,以及脂质沉着,造成血管弹力减退,中层平滑肌细胞肥大和胞外基质胶原成分增加,形态学上表现为血管内膜中层增厚[6]。颈动脉IMT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指标,而粥样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改变,颈动脉IMT的变化可以反映全身大动脉的情况,IMT的改变又早于斑块的发生,IMT测量已经成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早期指标之一[7]。本研究发现,随着血压分级的增高,IMT逐级增加,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亦增加,说明随着动脉血压的升高,血管内皮损伤越严重,IMT增加加速了颈动脉的狭窄,颈动脉斑块增多增加了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共同造成了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增高。颈动脉IMT增加是一种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IMT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超声能准确测量IMT[8]。通过超声检查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的形成,可早期评估和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积极进行干预,对脑梗死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9]。

高血压病造成心脏损害重要的表现之一是左心室肥厚,LVMI对左心室肥厚进行了客观的量化反映,与病理解剖的符合率和相关性极好。研究表明,随着心脏压力负荷的持续存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内分泌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炎症细胞因子的介导、机械应激和氧化应激等),造成心肌重塑,肌原纤维对称性复制使得单个心肌细胞增大和向心性肥厚,加之间质增生,使得左心室体积和重量增加,从而导致左心室肥厚[10]。左心室的肥厚是严重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最终可发展为心力衰竭。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出左心室的数据并计算出LVMI,可以尽早发现高血压病造成的心肌损害,以便及时干预从而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本研究同时发现,伴有左室肥厚组的IMT较左室非肥厚组增加,且LVMI与IMT具有正相关性,表明颈动脉IMT增加和左室肥厚均可作为预测脑梗死患病及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发现和干预高血压病对心脏和颈动脉等靶器官的损害,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吴凤英,胡静.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8.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0

[3]Devereux RB,Lutas EM,Casale PN,etal.Standardization ofM-mode echocardiographic left ventricular anatomic measurements[J].Am Coll Cardiol,1984,4(1):222-230.

[4]黄淑华,刘新红.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药,2009,1(31):60-61.

[5]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83.

[6]张敏,黄泳贤.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32):90-91.

[7]赵春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2(24):16-17.

[8]Shenkin SD,Bastin ME,Macgillivray TJ,et al.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ommunitydwelling dlder people without stroke[J].Stroke,2010,9(13):22.

[9]朱加聪,尹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9(2):124-126.

[10]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9-180.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左心室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