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磷胆碱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

2013-10-09 11:05胡春荣马利峰李凤君金艺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胞磷氨基丁酸神经递质

胡春荣,马利峰,李凤君,金艺华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脑卒中是神经科医生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种,诊断简单,治疗方法明确 ,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临床治愈率低,致残率高。目前,脑卒中治疗方法多,药物治疗、手术和介入治疗,但临床效果参差不齐,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导致脑功能障碍,脑组织缺血及缺氧,脑水肿及临床一系列并发症状的发生,一些基础研究可能会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喂养 3d后 ,参考牛国忠及 Deinsberger W[1]等的方法改进的立体定向自体血脑内注入法,Wistar大鼠均经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麻醉,俯卧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剃毛消毒后正中矢状切开,切口约 1.5cm,钝性分离出前囟,在前囟后1mm,左旁3mm处用牙科钻钻一直径约 1mm小孔。距鼠尾末端约 2cm处剪断,取尾血50 μL,将微量注射器推进至已钻孔内 ,进针5mm(相当于尾状核部)先注入10L,停针2min后缓慢注入剩余 40μL,2min后退针1.5mm停留7min后缓慢将针完全退出。缝合皮肤,回笼饲养。脑出血加 FDPM干预组与上述操作相同 ,但在注血后10min尾静脉注射 FDPM400mg/kg。脑出血前组只进针不注血。大鼠清醒后无偏瘫体征,或血肿沿针道反流,或进入脑室者弃用。本实验选择脑出血后周围缺血组织作为检测部位。

1.2 动物分组及给药

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 3组。假手术组 4只,脑缺血模型组48只,对照组为脑缺血+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组48只。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依胞磷胆碱注射液10mg/kg,模型组大鼠给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模型组动物即时给药一次,超过24h后给药 2次。两组分别实验前后 (4h、6h、 12h、24h、72h、7d)每时间点各 8只。

1.3 检测方法

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测定参照试剂盒说明。应用 HITACHI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Clu、GABA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脑出血后4h起,Glu含量增高 ,6h、12h、24h、72h明显高于出血前组,持续至7d仍高于脑出血前水平。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组 Glu水平4h、6h、12h、24h、72h明显高于出血前,至7d与脑出血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4h、6h、12h、24h、72h谷氨酸水平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脑出血组(P < 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 Glu含量的变化(umol/g;±s;n=8)

表1 不同时间点 Glu含量的变化(umol/g;±s;n=8)

与脑缺血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组别 脑缺血组 治疗组脑缺血前 3.04±0.16 3.20±1.23脑缺血 4h 5.82±0.95 5.32±1.98脑缺血 6h 16.23±2.98▲ 14.20±2.16脑缺血 12h 26.54±7.36▲ 21.32±5.32*脑缺血 24h 42.13±8.95▲ 30.26±6.93*脑缺血 72h 13.26±5.36▲ 9.76±2.59*脑缺血 7d 6.21±3.21▲ 5.12±1.63*

2.2 脑出血后4h,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降低,6h、12h、24h、72h、7d γ- 氨基丁酸含量明显低于出血前。6h、12h、24h、72h、7d胞磷胆碱治疗组 γ-氨基丁酸水平低于脑出血前。治疗组 6h、 12h、24h、 72h、 7d GABA水平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脑出血组。见表2。

表2 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umol/g;±s;n=8)

表2 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umol/g;±s;n=8)

与脑缺血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组别 脑出血组 治疗组脑缺血前 3.86±0.69 3.16±0.57脑缺血 4h 3.01±0.56 2.89±0.64脑缺血 6h 2.36±0.32▲ 2.16±0.24脑缺血 12h 1.68±0.31▲ 1.58±0.27脑缺血 24h 1.52±0.25▲ 1.48±0.16*脑缺血 72h 2.16±0.27▲ 1.81±0.32*脑缺血 7d 2.53±0.28▲ 2.21±0.35*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脑缺血后72h患者仍可以出现病情反复变化,病情逐渐恶化进展,甚至昏迷死亡,提示脑血管病变后逐渐演变的一个病理过程,缺血周边组织的继发性损害,在本实验中已经给予得到间接证实。动物实验已证实脑出血周边可有缺血半暗带存在。局部脑血流(rCBF)是描述脑组织缺血的重要指标。Kakim[2]等认为 rCBF低于20mL/(100g·min),脑组织就处于缺血半暗带期 ,即出现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停止,细胞有氧代谢降低,泵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去极化,无氧酵解产物如乳酸增多。郭富强等[3]对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也进行了动态 CT、SPECT研究,发现入院时脑 CT显示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 SPECT显示的原发灶缺血体积,证明血肿周边确实存在类似缺血半暗带的 rCBF下降。

在正常人中,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体内任何一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都会改变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本实验研究结果:实验后出血4h起,Glu增高,随时间增长,含量也逐渐增加,并且进一步通过胞磷胆碱注射液(CDPC)干预脑出血周边缺血组织发现 Glu含量显著下降。并且胞磷胆碱可以抑制谷氨酸的表达数量,抑制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研究证实,GABA能够拮抗 Glu所致的细胞去极化,GABA的去极化拮抗作用能够明显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毒性作用,保护颅脑的功能[4]。

胞磷胆碱注射液价格便宜,是临床的常用药物,对于外伤的脑保护临床应用较多。临床发现对脑中风所致的偏瘫可逐渐恢复四肢的功能,亦可用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5]。本研究还发现 ,胞磷胆碱注射液可以平衡脑内 Glu GABA,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使脑内神经递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1]Deinsberger W,ogel J,uschinsky W,et al.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atoma reduces the volume of ischemic brain in rats[J].Neurol Res,1999,21(5):517-523

[2]Kakim AM.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disrupts discriminativ e behaviorin acquired learning rats[J].J Neurosci Methods,2008,84(1-2):63-68

[3]郭富强,杨友松,宋文忠,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及不同时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 [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1):6-9

[4]Fujimura M,M otita- Fujimura Y,Narasimhan P,et al.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prevents the early decrease of apurinic/apyridinic endonuclease and subsequent DNA fragmentation af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 chemia in mice[J].Stroke,2009,30(11):2408-2415

[5]Qi X,Okuma Y,Hosoi T,et al.Edaravone protects against htpoxia/ischemia induced endplasmic reticulum dysfunction[J].J Pharmacol Exp Ther,2009,311(1):388-93

猜你喜欢
胞磷氨基丁酸神经递质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氨基丁酸对畜禽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7.0 T MR γ-氨基丁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的新技术研究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胞磷胆碱注射液致哮喘发作1例
胞磷胆碱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