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2013-10-09 11:05庞建伟孙舒岩姜振环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安慰剂

庞建伟,孙舒岩,李 宏,姜振环,崔 红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并且病情进展较快,严重危害人民的生活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NO是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舒张因子,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理作用。吡格列酮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PAR γ),改善胰岛素抵抗(IR)及相关代谢紊乱,对心血管系统及相应器官显示出潜在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吡格列酮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 CRP、NO、NOS、IM T的变化,探讨其对大血管的保护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8-01~2009-06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0例(均符合 W 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均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内膜不规则样增厚≥1.0mm。均查尿常规及眼底,均无尿蛋白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安慰剂组28例,男16例 ,女 12例 ,平均 年 龄 (51±8)岁 ,病程 (6±2)年 ;治 疗 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平 均年龄 (52±9)岁 ,病程 (7±2)年。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法,两组患者均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下联合应用诺和龙和或二甲双胍降糖药物,治疗组每日早餐前15min口服吡格列酮15~30mg共 6个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服用影响 C-RP、NO、NOS水平的药物。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 ,临床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研究对象均禁食12h以上,次晨采集肘静脉血,一管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 NO、NOS(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一管无抗凝剂血用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一管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RP(试剂盒购自美国 DPC公司)。标本置于-20℃保存,用同一批药盒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示,组间比较用配对 t检验。

2 结果

治疗6个月后 ,安慰剂组 HbAIc、 FPG、2hPG下降 ,有统计学意义 (P<0.01),IM T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与基线比较 FPG、2hPG、 HbAIc、C-RP、IM T均明 显下 降,有统 计学 意义(P<0.01);NO、NOS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1);TG、TC、LDL-C、血压均有下降的趋势,HDL-C有升高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安慰剂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年龄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 Fins(mU/L) CRP(mg/L) NO(umol/L)安慰剂 治疗前 28 51±8 10.7±1.6*# 14.3±2.8 8.5±1.2 11.85±1.96 9.5±2.76 41.89±8.3治疗后 8.9±1.7* 12.4±2.1* 7.8±1.3 12.9±1.28 9.6±1.41 40.11±8.9吡格列酮 治疗前 32 52±9 9.9±1.6# 13.5±2.7# 8.4±1.3# 10.98±1.29# 9.4±1.44# 41.88±7.3#治疗后 8.1±1.5* 11.4±3.1* 7.41±1.2* 13.7±1.24* 6.7±2.16* 54.13±7.4*NO S(u/mL) IM T(mm)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 SBP(mmHg)DBP(mmHg)30.32±5.67 1.47±0.14 2.13±0.68 4.67±0.76 2.61±0.58 1.42±0.31 138±20 87±1531.34±4.67 1.29±0.21△ 2.12±0.57△ 4.69±0.58△ 2.59±0.41△ 1.41±0.32△ 137±19△ 88±16△30.43±4.51# 1.46±0.11# 2.14±0.51# 4.57±0.74# 2.72±0.65# 1.43±0.46# 139±21# 87±16#42.15±5.1* 0.86±0.24* 1.19±0.69△ 4.42±0.78△ 2.57±0.81△ 1.45±0.31△ 137±20△ 85±14△

3 讨论

3.1 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 ,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的提高有逐年攀升的趋势,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4倍,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现代影像技术如颈动脉 IM T的超声检测和计算机成像动脉钙化分析,揭示了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出现了广泛的“亚临床”状态的动脉硬化[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是动脉硬化早期很特异的表现[3]。作为反应早期动脉硬化的形态学依据,具有简便易行、无辐射、诊断确切、重复性好等特点。

3.2 目前越来越多的的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同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4,5]。CRP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反应进行性系统炎症的敏感指标,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6]。NO是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舒张调节因子,通过调节血管张力以及血压及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整血管的自身稳定性,调控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7]。动物实验显示,胰岛素可促使一氧化氮的合成增加,增加内皮细胞 NO合成酶的合成,还可抑制核因子 kB(NF-KB)的表达 ,这些均表明胰岛素本身具有抗炎作用[8],因此在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时均可抑制胰岛素的抗炎作用,使 C-RP分泌增加,使NO分泌减少。

3.3 吡格列酮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它能够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减少肝糖的输出 ,从而降低降低血糖。另外,能够激活脂肪组织的PPAR γ受体,减少游离脂肪酸的生成,增加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子(GLUT4)的表达和脂肪代谢中一些酶的表达,减少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发现,经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后 ,FPG、2hPG、HbAIc、IM T明显降低 (P<0.01),血脂、血压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吡格列酮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有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硬化的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经吡格列酮治疗后 C-RP水平明显降低,NO、NOS水平明显升高 (P<0.01),表明吡格列酮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

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及早进行CRP、NO、动脉超声检测 ,早期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O’Leary DH,Polak JF,KronmalRA,et al.Carotid-artery in tin a and med 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d in farction and stroke in older adults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up[J].N Engil Med,1999,340(1):14-22

[2]Kuller LH,VelentgasP,Barzilay J,et al.Diabetes mellitus;sub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of incident cardiov 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J].Ari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2000,20:823-829

[3]LorenzMW,Von KeqlerS,SteinmetzH,et al.Carotid intid intmaediathickening ind icates a higher vascular risk across awide age range prospective data from the Carotid A theroserosis Progression Study(CAPS)[J].Strock,2006,37:87-92

[4]Kang ES,KimHJ,kimYM,et al.Serum hinh sensitivity C-reactiv eprote in is accosiated wish carotid inimamediaedia thickness in type 2diabe[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4,66(Suppl):115-120

[5]Libby P,RiclkerPM,MaseriA.Inflammation and athe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2002,105(9):1135-1143

[6]HaidariM,Javadi E,Sadeghi B,et al.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a sensitive marker of inflammation,as risk factor for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 Biochem,2001,33:309-315

[7]任晓英,王战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炎症的关系及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 [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491-492

[8]Wolf G,Aberle S,Thaiss F,et al.TNF alpha induces expresstion of the chemoat- tractant cytokine RAN TES in cultured mouse mesangial cells[J].Kidney Int,1993,44:795-804

[9]Reaven GM.Insulin resistance,hyperinsulinemia and hypetrilyce ridemia in etiology and clinical course of hypertension[J].Am J M ed,1991,90:7-12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安慰剂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罗格列酮辅治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