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2013-10-09 11:05朱富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牙周袋牙周炎牙周

朱富贵

(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651)

慢性牙周炎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也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破坏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牙周支持组织尤其是牙槽骨吸收后再生能力差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见牙周袋的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一旦发生病变,则无法使其再生,最终导致牙齿丧失。常见于成年人,也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牙菌斑被认为是牙周炎的始动因素。本病的进展缓慢,大部分呈缓慢加重,在活动期处于间歇性发作,可伴有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周组织发炎、牙槽骨被局部的炎性反应破坏、吸收,导致患者的牙齿出现松动,甚至脱落,从而影响其咀嚼能力。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传统疗法以口服抗生素辅助基础治疗为主,但由于口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不能长期使用[1],因此,牙周局部治疗及局部用药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抗生素药物辅助基础治疗已成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重要辅助手段,克拉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各种肺炎、鼻窦炎及皮肤感染的治疗。由于大部分牙周病是一个以局部因素为主,引起全身因素共同参与的疾病,因此,局部用药浓度高、临床疗效明显、持续时间长、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小,目前在治疗牙周病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受牙科医生的青睐。对来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给予康复新液辅助克拉霉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2011-08~2012-05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所有患牙均为磨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例 (25颗牙 ),其中观 察组男 15例,15颗牙 ,女 10例,10颗牙;年龄 25~55岁,平均41岁。对照组男 13例,13颗牙 ,女 12例,12颗牙;年龄 26~57岁 ,平均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所选患牙至少有1个牙周袋探诊深度大于4mm,且具有牙龈疼痛、红肿,或伴有探诊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溢脓形成;②3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及牙周治疗;③患者平时不使用含抑菌、抗菌及抗炎药物的漱口水;④半年内没有服用过免疫调节剂以及避孕药等;⑤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亢等系统性疾病;⑥患者没有戴义齿、牙周夹板及牙合垫;⑦无吸烟史,身体健康,非过敏体质,无系统性疾病 ,如: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⑧未妊娠、哺乳或近期无妊娠计划;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牙周系统检查,分别采用牙周探针测定各患牙的牙龈指数与牙周袋深度,并记录各项检查指标,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全口龈上洁治术与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隔湿,局部擦干。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每次 0.5g,每日 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 ,每天 3次,每次10mL,为了有利于药物的局部治疗,可口含5min后咽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疼痛程度等临床症状。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后 ,对患者的患牙进行检查,根据临床症状、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定。①显效:主要临床症状、齿龈红肿、疼痛消失,牙龈指数下降 1/2,牙松动等指标下降>Ⅰ°,牙周袋深度减少 2mm以上;②有效:主要临床症状、齿龈红肿、疼痛明显减轻,局部牙龈出血减轻,牙齿松动度小,牙周袋深度减少1mm以上;③无效:上述主要临床症状及指标基本无改善。

总有效率等于显效加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A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为0.73±0.44,牙周袋平均深度为(2.44±0.63)mm,对照组的牙龈指数为1.67±0.66,牙周袋平均深度为(4.47±0.76)mm,观察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观察组的总有效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2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经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龈及周围牙组织的,由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目前,引起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产黑色素杆菌和牙龈类杆菌。破坏牙周组织的主要因素为复杂的龈下菌群和特异性的宿主防御功能间的互相作用导致。主要由于牙菌斑以及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加重菌斑滞留诱发,伴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其牙周破坏可能会逐渐加重,许多牙周病的组织破坏不是因为感染微生物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宿主对感染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间接应答所致[2]。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菌斑中,存在的厌氧菌可高达70%~90%。当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时,菌斑中细菌大量繁殖,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使慢性牙龈炎逐渐进展为具有破坏性的牙周组织疾病。治疗牙周炎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控制或消除这些致病菌,因此,所以选择一种既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又能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药物,做好研制特异性控释抗菌药物,对于阻断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可以起到清除致病因子和阻断牙周病病理过程的双重作用。在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来治疗牙周炎。但伴随着牙周炎病因机制的不断探究,通过全身给药方法的抗菌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为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巩固和加强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牙周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已逐渐成为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手段,局部给药成为牙周炎药物治疗的重要研究内容,给予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不仅可以消除或者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还可以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调整炎症反应来阻碍组织的破坏,是以后牙周炎药物的发展方向。克拉霉素又名甲红霉素,本药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是红霉素的衍生物,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好,在组织和血液中半衰期长,其抗菌作用随 pH值的升高而增强,该品能迅速分布至各种组织中,能抑制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产生,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的联结,抑制皮肤感染的炎性细胞的堆积[3],降低各种炎性因子的水平,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为淡棕色的液体,本品含有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多种氨基酸等活性物质,有利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增加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增进坏死组织脱落,具有调节炎症和组织再生 ,刺激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起活化作用,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再生,加快骨的修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为 0.73±0.44,牙周袋平均深度为(2.44±0.63)mm,对照组的牙龈指数为1.67±0.66,牙周袋平均深度为(4.47±0.76)mm,观察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观察组的总有效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得知,克拉霉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长期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1]操小马,刘瑜,徐晓华,等.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5):744

[2]孟焕新.牙周病学 [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6-289

[3]胡文杰.重视和规范牙周基础治疗的必要性 [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5):286-289

猜你喜欢
牙周袋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派力奥抗生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