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2014-04-11 08:27武柳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羊语感读书

武柳波

(宿州市第六小学 安徽·宿州 234000)

一、做学生自主朗读的点灯人

新课标指出:“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内容之一。”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朗读,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对小学生来说,读书水平是“朗读”出来的,语文素养是“朗读”出来的,语文成绩更是“朗读”出来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进入自主朗读的境界呢?

(一)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感

2010年9月开学,多年来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我,突然接到教导处的通知,让我担任一年级一班的语文课,我当时还心怀窃喜:低年级不就是教教拼音,认认生字,读读背背课文吗,还卸下了高年级批改作文的沉重包袝呢。可是一进入课堂,我就懵了:学生一张口不是拉腔拉调,就是两字两字的嘣。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读书的语感。接班两个月后,我渐渐地摸索出了引导学生读出语感的方法:

一是老师在学习新课前,要领读课文,让学生把握读课文的语调,学生再练习读,这样慢慢改正了他们读书拉音的坏习惯。二是家长在看孩子预习课文读书时,注意纠正其读书拉音断句的毛病。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引入故事的情境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进行品读,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语感训练。如教《狼和小羊》,我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然后抓住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把它们的鲜明个性读出来:狼的声音要粗一点,霸道一点,让人感觉到狼的凶狠;小羊的声音要柔一点,弱一点,让人感觉小羊的温驯,弱小。从而产生同情,怜悯小羊的感情。朗读训练时,我努力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活起来,只有这样孩子朗读时才能再现文中的情景。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

(二)用榜样的示范来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我一直提倡“多读”,但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我经常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节奏。对一些难读的段落、古诗,我都以示范引路,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另外,我还注重培养朗读进步快、语感相对好的学生作示范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一、三、五我利用晨读时间,每次安排十五分钟,由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轮流展示课文的朗读,有时也请他们领读。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氛围更浓了,就连那些平时不喜欢读书的人,他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此外,我还利用班会课开展美文诵读,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多种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感受成功的快乐。

经过四年多的引导、训练,我班学生自主朗读的意识更浓了,兴趣更高了。本班的吕思佳、马天宇同学,多次参加学校举行的“讲故事”、朗读比赛,每次都获得了级组的第一、二名呢。

二、做学生自主求知的点灯人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靠自己去读书、思考、练习,老师不能代替,路终归要自己去走。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刻不容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了下面的几种做法,感觉效果较好。

(一)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积极参与,自觉求知

鼓励是温暖的阳光,美丽的花朵总是向着阳光开放。学生心灵的花朵也总是向着阳光开放。老师温暖的微笑、亲切的关怀、关注的目光、耐心的帮助、巧妙的引导,就是花朵们期待的阳光。鼓励、引导孩子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来。例如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西门豹》一文,我不只是让学生阅读几遍课文,把文章内容读熟读通,还引导他们在读课文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或段。在教学本课时,先让学生提出自已的不解之处,鼓励同学帮忙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然后我再把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梳理后写在黑板上,如1、西门豹怎么知道邺县贫穷的原因的?2、西门豹采用什么办法惩治恶人的?3、西门豹是怎样的人?这样以来就形成了孩子们期待老师解疑的心理定势,以期待更深层地理解课文。此时,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程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预习课文的效果,而且调动了学生们的主人翁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自觉地参与中获取了知识。

(二)创设情景,寓教于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创设情景,愉快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

①鼓励学生说一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适当的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情的经过,锻炼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我教《小蝌蚪找妈妈》,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看图讲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经过。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的学习态度。

②组织学生演一演。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我注意指导学生把自已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同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性格、语言和动作。例如《坐井观天》一课,通过青蛙与小鸟的对话,使他们知道了青蛙多么无知和小鸟的见多识广。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分小组分别扮演“青蛙”、“小鸟”,表演它们对话的情景。比一比谁能把“小鸟”“青蛙”对话的神态、语言表达得更准确、充分。学生在这样愉快的学习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

③启发学生议一议。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我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各自的智慧火花相撞,达成共识。如教《乌鸦喝水》,学生们在了解了课文中乌鸦喝到水的办法后,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还能帮乌鸦想个喝水的好办法?”有的说“乌鸦可以用吸管吸水呢!”有的说“它可以用翅膀抱起瓶子喝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争先发言,连平时胆小的黄鑫,刘洋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④放飞想象画一画。我平时教学时,喜欢紧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画一画,唤起学生合理的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如教《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文中讲了一位师傅想考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画的骆驼多。大徒弟用细笔画了许多只小骆驼;二徒弟用细笔画了许多骆驼的头;三徒弟用笔勾勒出在连绵起伏的山峰中走出一只骆驼和一只只露出头和脖子的骆驼。结果三徒弟的画受到了师傅的称赞。在学生理解内容后,我出示了两句诗:“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先让学生理解一下诗意,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画一画。结果,有几名学生还真画出了诗的意境。这样的拓展训练,学生不仅理解了诗的意境,更明白了本文“只有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才能有创新”的道理。

总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很重要,而做孩子们学习路上的点灯人尤为重要!老师们快行动起来吧,点亮你手中所有的灯,去引导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吧!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享受!

猜你喜欢
小羊语感读书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狼和小羊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