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准确把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节点”

2014-06-19 18:51范金枝
未来英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节点

范金枝

摘要: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是难把握“重点”的,很多知识结构是分类杂乱的,这就需要教师梳理这些知识,把握每个知识单元的“节点”对教师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单元;节点

所谓“节点”是指在网络结构中与其他点联系紧密的点,此点缺漏致使网络出现破损故障。当前,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多是按照单元编纂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是按照单元内容进行教学,若从教育心理学来看,按照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单元教学的“节点”,能够将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融入到已有知识及能力结构中,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教师如何准确把握初中物理教学“节点”进行详细探讨,以望对后期物理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正确把握物理现象联系

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到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对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科中的内容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实质是欣赏文化、接受文化的过程。然而,初中物理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其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初中物理不仅仅是介绍物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其物理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精神。初中物理单元内容较为丰富,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物理知识,而是穿插有多种物理内容,这使得物理教材内容自身就是活的探究教材。但初中生由于受到年龄及学习能力的限制,使得在复杂的物理内容面前不能够正确把握物理现象间的联系,导致物理知识处于混乱局面,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做好单元知识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不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抓住“节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及能力结构。如:学习“物态变化”内容时,在这一单元中涉及有固体、液体、气体,及汽化、液化、升华、凝固等一系列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大多分布较为零散,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在总结规律的同时能够掌握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此单元的知识教师就可采用图像法将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表示出来,具有形象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及记忆。

二、正确把握物理计算难点

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有较多的公式,如:力学、机械功、运动等。每一知识点或多或少都涉及有公式计算。对于初中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刚接触物理知识,加上初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力学、功等了,学生难以理解。在进行此类题的运算并不是简单的使用公式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让学生将各种计算公式背诵下来,但是很多学生不理解公式的由来,导致了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公式,机械的将公式套入试题中。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害怕做题,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明确掌握学生在计算上的难点,将其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进行突破。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向学生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公式的由来,并灵活掌握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解题过程中。

如:学习“机械和功”内容时,课本中涉及有较多的功计算公式,特别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生感觉较难的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感觉到苦恼。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机械功的定义,对公式进行推导:

,在该公式中,n表示的是拉动滑轮的绳子数。此外,在有些题目当中有需要解决额外功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可使用W总=W有+W额外的公式。综合以上两个公式,就可对机械效率进行以下推理:

η= 。由于初中生的数学能力还未成熟,对于此类公式推导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教师可将上述公式进行简化得到η= ,将其进行变形就可得到:η=,这样一来使问题得以简化,利于学生理解。同样道理,也可使η= 。

三、正确把握物理实验方法

物理实验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教学的开展及学生成长有着巨大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强调物理实验应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及教学设施的改变,总是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初中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表明:“非常规”物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进行“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可选取三种不同的实验用品,分别为木板、棉布、毛巾。分别让小车从这三种物品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仔细观察小车从这三种物品上下滑的距离,解释相关想象。通过此实验可知道,在木板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而在棉布上距离较近。这主要是因为平面越光滑,小车所收到的摩擦阻力就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如果平面处于绝对光滑状态,那小车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为0,表示小车将会无限运动,永不静止。在本次实验中,也表明物理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在水平面上之所以会静止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原因。如果没有摩擦阻力,物体将会以某种速度做匀速运动。该实验操作方法简单,能够直观形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所选取的实验器材均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成功演示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又如:如:在一张桌子上放置一摞棋子,用直尺贴着桌面对最下面的棋子敲击,观察接下来的现象。这些实验与游戏相似,并不像常规实验那样,增加学生压力,而是通过愉悦、快乐的方式进行实验,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理解物理现象,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

初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进行教学时应正确把握好物理单元教学的“节点”,巧妙抓住重点、难点。同时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打破常规实验法,采用“非常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