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工资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4-10-17 01:37王明成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私人资本边际工资

王明成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2)

一、引言

现有文献对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张建红(2006)考查了工资体制、对外开放、所有制改革、地方保护、教育水平和资本投入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别的影响[1]。岳昌君(2004)分析了教育、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单位所有制差异、职业差异等对个人收入的影响[2]。刘林平和张春泥(2007)指出教育年限、培训、工龄等对农民工工资有显著的正影响,年龄和性别也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和工种对工资有显著影响,规模越大,工资越高,工种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企业所属行业和企业性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社会资本变量、社会环境变量和缺工情况对工资没有显著影响[3]。李雪辉和许罗丹(2002)[4]、杨泽文和杨全发(2004)[5]对 FDI与居民工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包群等(2011)分析了出口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6]。克拉克(1997)认为,劳动和资本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它们各自的产品价值,同时也就决定了它们各自所取得的收入[7]。

笔者以该理论为基础,将公共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等变量引入生产函数,分析其对居民工资的影响,提出实证分析的假说,然后以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居民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二、居民工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劳动边际产品收益的视角

假设企业i是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其所面临的需求函数为Pi=b-a·Qi。在要素市场上为价格的接受者,其生产函数为:Qi=

其中,AiLi表示人力资本,KPi表示私人资本,而KGi表示公共资本。

则企业i的利润函数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FOC条件为:

因此

通过(4)式可以发现居民工资的影响因素:

1、劳动的边际产量

这是劳动产出的最大技术边界,在边际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与劳动的边际产量正相关。劳动的边际产量受人力资本、私人资本以及公共资本投资水平等因素影响。

(1)人力资本投资是工资的决定性基础

Nelson and Phelps(1966)指出受过教育的人能更好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8]。Mincer(1974)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决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也较高,因此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9]。Abowd(1999)的研究证实个人因素是法国工资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个人因素可以解释行业间工资差异的90%,解释企业间工资差异的75%[10]。根据以上理解,提出假设1。

假设1:人力资本投资对工资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与工资正相关。

(2)私人资本的质量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收益率

私人资本是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互补品,是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平台和基础,其质量决定了特定水平的人力资本的收益率。Allen(2001)指出随着R&D支出以及劳动产出比的增加,特定行业内由教育导致的工资差距增加;随着R&D支出的增加,经验导致的工资差距会扩大[11]。Dunne and Schmitz(1995)指出高技术企业支付更高的工资[12]。Krueger(1993)在控制了工人个体特征的变量之后,发现使用电脑的员工比不使用电脑的员工的工资高10%-15%[13]。Khan and Lim(1998)认为技术和资本是互补品,计算机提高了工人的边际产量[14]。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私人资本对工资有显著影响,私人资本与工资水平正相关。

(3)公共资本通过影响私人资本的利润率影响居民的工资

一方面,公共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Murmell,1990)[15]、降低生产成本(Nadiri and Mamuneas,1994)[16];另一方面,随着公共资本的增加,企业的税收会增加,而且基础设施的完善会加剧资本的流动,这会加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而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因此,公共资本对产品边际收益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因此提出假设3。

假设3:公共资本通过产品的边际收益对工资具有显著影响,但方向不确定。

2、产品的边际收益

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产品的边际收益是劳动产出经济回报的最大边界。产品的边际收益与企业的利润水平正相关,而高利润的企业支付给居民的工资水平就高[17],反之亦然。因此,提出假设4。

假设4:产品的边际收益对居民工资具有显著影响,产品的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水平正相关。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

Mincer方程是估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最常用的方法,笔者尝试将私人资本的数量、公共资本投资水平以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变量引入Mincer方程,构建模型如下:

ln wageit= β0+ β1KHit+ β2KGit+ β3KPit+β4MRit+ β5indshareit+ β6fdishareit+ εit(5)

其中,i表示省、直辖市,t表示时间。in wageit是被解释变量,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对数值;KHit、KPit、KGit和 MRit分别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私人资本的数量、公共投资水平和产品的边际收益;indshareit和fdishareit为控制变量,分别代表工业化水平和FDI对经济影响的程度;εit代表残差项。

以1998-2009年的除西藏外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0)、《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1999-2010)。具体变量说明如下:

ln(wageit):用各省市的职工平均工资的对数值表示,为了剔除物价的影响,以1978年的CPI为100进行调整。

KH: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方法,已有研究常用的度量方法有受教育年限法(Yan Wang and Yudong Yao,2003)[18]、教育经费法(沈利生和朱运法,1999)[19]、各级教育入学率(Barro,1991)[20]。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分析目的,采用卫生和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来衡量,预期符号为正。

KP: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的对数值来表示,为了剔除物价的影响,以1978年的CPI为100进行调整,预期符号为正。

KG: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表示公共资本投资[22],借鉴这一做法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占政府支出的比重表示公共资本投资水平,预期符号为正。为了进一步分析公共资本通过服务私人资本影响居民的工资水平,引入公共资本与劳动边际收益的交互项KG·MR,根据假说,预期符号具有不确定性。

MR:用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来衡量产品的边际收益,预期符号为正。

indshareit: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fdishareit:用按当年汇率折算的FDI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首先以全国数据为样本,分析不同经济条件下居民工资的影响因素,然后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将全国样本拆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样本①。采用随机效应的方法对城镇居民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分析公共资本对工资的影响,首先分析公共资本的独立效应,然后引入公共资本和产品边际收益的交互项。

结果如表1所示。

1、公共资本投资与居民工资

在没有引入交互项的Ⅰ、Ⅲ、Ⅴ和Ⅶ中,公共资本投资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在引入交互项的Ⅱ和Ⅷ中公共资本投资的系数显著为正,公共资本与产品边际收益的交互项显著为负——与公共资本投资份额和产品边际收益单独增加一个单位相比,如果两者同时增加会导致居民工资分别减少8.751%和13.943%。利用模型Ⅱ、Ⅷ分别对KG求偏导可得:

表1 政府支出与居民工资关系的实证检验

这证实了公共资本投资通过产品的边际收益影响城镇居民的工资,(6)、(7)意味着边际收益越高,公共资本对居民工资的贡献越小。当边际收益高于临界值时,公共资本与居民工资负相关;而当边际收益小于临界值时,公共资本与居民工资正相关。在(6)中临界值为8.41%,而全国样本中边际收益的均值为5.54%,所以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共资本投资对居民工资具有促进作用。在(7)中临界值为8.82%,而西部地区样本的均值为5.58%,所以西部地区的公共资本投资对居民工资也具有促进作用。

2、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工资

在Ⅰ、Ⅱ、Ⅲ、Ⅳ和Ⅷ中,人力资本投资的符号显著为正,这证实了假说2,也与张车伟(2006)[21]等的研究类似。在考虑交互项的模型中,人力资本投资增加1个单位,中部、西部、东部和全国的居民工资分别增加6.418%、2.12%、1.963%和1.252%。

3、私人资本与居民工资

在Ⅰ-Ⅷ中,私人资本的符号显著为正,这证实了假设3。在没有考虑交互项的模型中,私人资本投资增加1个单位,中部、西部、东部和全国地区居民工资分别增加0.769%、0.542%、0.495%和0.638%。

4、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

在没有引入交互项的Ⅰ、Ⅲ、Ⅴ和Ⅶ中,产品边际收益的符号显著为正,而在引入交互项的Ⅱ和Ⅷ中公共资本投资的系数显著为负,公共资本与产品边际收益的交互项显著为负——与公共资本投资份额和产品边际收益单独增加一个单位相比,如果两者同时增加会导致居民工资分别减少8.751%和13.943%。利用Ⅱ、Ⅷ分别对MRit求偏导可得:

(8)和(9)表明随着公共资本的增加,产品的边际收益对居民工资的贡献逐步减少。其中,(8)的临界值为8.41%,当公共资本份额高于8.41%时,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负相关;当公共资本份额低于8.41%时,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正相关。在样本中全国公共资本份额的均值为14.15%,所以全国范围内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水平负相关。(9)的临界值为51.55%,当公共资本份额高于51.55%时,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负相关;当公共资本份额低于51.55%时,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正相关。在西部样本中公共资本份额的均值为19.77%,所以西部地区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水平正相关。

5、FDI与居民工资

在控制变量中,FDI占GDP比重的符号显著为负,在Ⅲ中,FDI占GDP比重提高1%,工资将下降2.599%,在Ⅳ中,FDI占GDP比重提高1%,工资将下降2.529%。技术外溢和贸易创造是FDI促进我国居民工资增长的重要渠道。包群(2011)指出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地理区位以及企业所有制等因素后,没有充分证据表明企业的出口行为显著提升了员工收入,并且在改变不同配对方法、区分内外资企业、考虑企业出口密集度、工资的时滞效应以及更长时期样本区间(2000-2006年)等各类情形下这一结果都较为稳健[6]。

五、结论

1、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与工资正相关

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的符号显著为正,在考虑交互项的模型中,人力资本投资增加1个单位,中部、西部、东部和全国的居民工资分别增加6.418%、2.12%、1.963%和1.252%。

2、私人资本与工资正相关

在没有考虑交互项的模型中,私人资本投资增加1个单位,中部、西部、东部和全国地区居民工资分别增加 0.769%、0.542%、0.495%和0.638%。

3、公共资本与产品边际收益交互项的符号显著为负

全国样本中边际收益的临界值为8.41%,而样本中边际收益的均值为5.54%,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公共资本投资对居民工资具有促进作用。西部样本中边际收益的临界值为8.82%,而西部地区样本的均值为5.58%,所以西部地区的公共资本投资对居民工资具有促进作用。

4、产品的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水平正相关

在引入交互项的条件下,公共资本投资与产品边际收益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全国样本时公共资本投资份额的临界值为8.41%,而全国公共资本份额的均值为14.15%,因此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水平负相关。西部样本公共资本份额的临界值为51.55%,西部省区公共资本份额的均值为19.77%,因此产品边际收益与居民工资水平正相关。

【注 释】

①我们将中国大陆30个省市分为东、中、西部三大不同的经济地区。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份;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份;西部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1个省份。

[1]张建红.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6,(10):62-71.

[2]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3):135-150.

[3]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7,(6):114-127.

[4]李雪辉,许罗丹.FDI对外资集中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2002,(2):35-39.

[5]杨泽文,杨全发.FDI与实际工资:我国分地区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J].南开经济研究,2004,(1):44-47.

[6]包 群,邵 敏,侯维忠.出口改善了员工收入吗?[J].经济研究,2011,(9):41-54.

[7]约翰·贝茨·克拉克.财富的分配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5.

[8]Nelson,R.,E.Phelp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69—75.

[9]Mincer,Jacob.Schooling.Experience and Earning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122.

[10]Abowd,J.,Kramarz,,F.,Margolis,D.High wage workers and high wage firms[J].Econometrica,1999,(67):251 -334.

[11]Allen,R.C.The Great Divergence:Wages and Prices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First World War[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01,(38):411-447.

[12]Dunne,Timothy,Schmitz,James A,Jr.Wages,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Employer Size-Wage Premia:Their Relationship to Advanced-Technology Usage at US Manufacturing Establishments[J].Economica,1995,(62):89 -107.

[13]Krueger,A.How Computers Have Changed the Wage Structure:Evidence from Microdata,1984–1989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3–60.

[14]Khan,J.A.,Lim,J.,S.Skill Labor 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U.S.Manufacturing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8):1281-1308.

[15]Murmell,A.How Does Public Infrastructure Affect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J].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1990,(9):11-32.

[16]Nadiri,MIshaq ,Mamuneas,Theofanis P.The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R&D Capital on the Cos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4,(76):22-37.

[17]马恩涛,王永菲.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财税政策应对[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1):122-127.

[18]Yan Wang,Yu Dong 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32-52.

[19]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0.

[20]Barro,R.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407 -444.

[21]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6,(7):29-40.

[22]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12):59-70.

猜你喜欢
私人资本边际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超可加对策的边际等分集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PPP模式下私人资本方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私人资本—贫困”理论下甘肃城乡一体化现状和路径
我国私人资本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研究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