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承载力提升能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吗?——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为例

2015-03-05 10:40刘佳周长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刘佳,周长晓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结构调整、承载力提升能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吗?
——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为例

刘佳,周长晓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以中国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沿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03—2012年三大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进行测度和评价,并从结构和承载力视角,揭示沿海三大区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分析和检验产业结构、承载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2003—2012年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化,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长三角、珠三角波动较大表现出不稳定性,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波动趋势逐渐变小。各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略有提升,但旅游生态需求大于旅游生态供给,旅游生态处于赤字状态,旅游生态赤字越来越大;旅游生态承载力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产业结构的正向作用大于旅游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沿海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沿海三大经济区的旅游产业要素高度集聚、旅游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旅游产业地位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且一直伴随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和行业结构的优化。但旅游开发的资源依赖性、产业关联与协同、产业升级速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旅游行业部门功能界限不明显,旅游消费结构不平衡,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经济区内旅游功能开发无序、产业定位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旅游环境压力日益突出,而沿海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有较大增长空间和承载潜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1]。当前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时期,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将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产城互动、内涵增长、生态宜居”提供发展动力和产业支撑,而确定承载阈值、提升承载能力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旅游经济有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客观衡量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环境承载能力,认清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和旅游环境承载空间,对于推动沿海地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当前,有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旅游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旅游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旅游资源增殖的重要载体,影响着一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方向、速度和水平。旅游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优化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旅游经济增长本身就是其结构优化与调整过程。关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生延超(2012)认为在不同时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差异[2]。张佑印等(2012)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旅行社业、酒店行业等核心产业之间的发展态势及空间差异[3]。陈太政等(2013)借鉴费希尔-克拉克产业划分法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核心层次和发展层次,并采用向量夹角法对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出旅游产业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4]。刘春济等(2014)采用计量经济模型从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发现中国旅游产业结构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5]。吴利(2010)采用灰色预测系统理论研究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6]。刘佳(2014)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7]。但总体来看,关于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还明显不足。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已得到学术界广泛的研究与关注。关于旅游承载力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内涵探讨、多元方法测度与提升等方面,并且在单要素承载力测度、综合指数评价、生态足迹视角评估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已有文献对旅游经济发展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考虑较少。秦进(2014)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8]。刘佳和于水仙(2013)结合滨海旅游的自身特点,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9]。事实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具有依赖性,经济增长速度、结构等因素决定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与趋势要以旅游经济增长为前提[10],经济增长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即经济增长与承载力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作用关系。

本文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承载力提升的视角,探讨二者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制,以东部沿海三大区域为比较研究对象,对中国沿海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旅游生态承载力进行测度,分别探讨不同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化状况,并对三大区域的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空间差异比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旅游产业结构、承载力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拟合分析,进而从承载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视角提出推进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

1.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旅游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如表1所示)。其中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关系,推进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采用以下指标进行衡量: (1)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旅游总收入增长率越大说明旅游产业结构中各部门比例关系越合理; (2)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旅游总收入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值越大,说明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越适宜,旅游产业结构越合理; (3)旅游产业区位商:旅游产业区位商是用来判断旅游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分析该产业是否属于区域优势产业,计算公式为: K = (eij/ej)/(EiE),i表示旅游产业,j表示第j个区域,eij表示第j个区域旅游总收入,ej表示第j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Ei表示中国旅游总收入,E表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旅游产业区位商越大说明旅游业专业化水平越高,旅游产业越合理; (4)高档饭店比例合理度:高等饭店比例合理度是指区域内高档饭店分布的合理程度,其中高档饭店是指四、五星级饭店,其计算公式为:高档饭店比例合理度= (地区高档饭店个数/地区饭店总数-1/10)。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在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使高附加值的旅游部门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旅游产业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衡量指标如下: (1)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旅游外汇收入反映了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状况,入境旅游者被认为是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其所占比重越高,说明中国高端消费水平越高,旅游产业结构越高级; (2)高弹性部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分为住宿、交通、餐饮、游览、商品销售、娱乐、邮电通信和其他等八个部门,其中游览、商品销售、娱乐等部门属于高弹性部门,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状况有很大的波动,但三个部门也属于高附加值部门,其所占比重越大说明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越高,由于除餐饮、住宿、游览外其他各部门的国内旅游收入比较难剥离,此处采用入境旅游收入的消费构成加以表征; (3)高等旅游院校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重:其反映了旅游专业人才质量,高等旅游院校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其比重越大,表明未来为旅游业提供的人才越多,旅游产业的人才结构越能够得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越高。

表1 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在综合评价中,由于信息熵评价所获得的系统信息的有序程度和效用值比较客观,故采用熵值法确定旅游产业结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个指标值的范围都在(0,1)之间。当指标值越大对上一级指标越支持时,采用正向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指标越小对上一级指标越支持时,采用负向指标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2)第i年第p项指标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3)第p项指标的信息熵,其计算公式如下:

(4)第p项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5)第p项指标的权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6)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X'ip表示第i年的第p项评价指标值,max { Xp}和min { Xp}分别表示所有年份中第p项评价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为评价年数,n为指标数,Zm表示第m年的旅游产业结构指数。

(二)旅游生态承载力测度模型

生态足迹又称“生态占用”,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里斯和魏克内格(Rees&Wackernage,1996)[11]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完善的一种通过测算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之间的差距来判断某个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的方法。章锦河等(2005)指出旅游生态足迹是指旅游地支持一定数量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通过采用贡献率法对旅游生态足迹需求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进行测度,进而比较两者大小判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处于旅游生态盈余状态还是旅游生态赤字状态[12]。

中国资源消费分为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资源消费两大类,由于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地理环境差异大,农作物的种植有所不同,本文中环渤海地区生物资源消费采用小麦、稻谷、玉米、谷子、高粱、油料、棉花、甜菜、蔬菜、水果等10项指标表示,长三角地区采用薯类、糖料代替谷子和高梁,泛珠三角地区采用薯类、糖料代替谷子和棉花。能源资源消费主要采用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等9项指标表示,全部数据来自于2004—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能力不同,在此引入均衡因子将不同的生产性土地面积转化为具有可比性的土地面积。均衡因子每年会有一定的变化,本文从2001—2012年统一采用1993年计算的中国生态足迹标准,均衡因子:耕地2. 8、草地0. 5、林地1. 1、水域0. 2、化石能源地1. 1,产量因子:耕地和建筑用地1. 66、草地0. 19、林地0. 91、水域1. 00。

(1)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其中,EF表示中国生态足迹(hm2),TEF表示沿海地区旅游生态足迹(hm2),N表示沿海地区总人数,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ri表示均衡因子,tef表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r表示旅游总收入与GDP的比值。

(2)旅游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EC表示生态承载力,TEC表示旅游生态承载力,aj表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yj表示产量因子。

(三)面板数据模型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建立回归模型时,为了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首先对面板数据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利用F检验判断模型的形式以及Hausman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进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分析。

(1)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对于面板数据的一阶自回归过程为:

xit表示模型中的外生变量,N为截面成员个体总量,T为样本容量的观测时期数,ρi为自回归系数,随机误差项uit是满足相互独立的随机扰动项。若ρi<1,则序列是平稳的;若ρi=1,则序列中包含单位根,序列是非平稳的。面板数据单位根分为通知单位根检验法和异质单位根检验法,本文将采用LLC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四种方法分别进行检验[13]。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过处理后可以变为平稳序列,但会丢失总量的长期信息,因此要用协整检验来解决。本文利用Fisher协整检验法进行检验。令p1是单个截面Johansen协整检验的P值,则在不存在协整

N

关系的零假设下,检验统计量为p =-2∑logpi→χ2(2N),其中N为截面的个数,若样本p大于临界值,

i =1则拒绝原假设,存在协整关系。

(3)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对于含有N个截面成员的面板数据模型:

检验的两个原假设:

H0:解释变量系数对所有截面成员是相同的,但截距项不同的模型形式为变截距模型。

H1:解释变量系数和截距项对所有的截面成员都是相同的,即模型形式为混合回归模型。检验模型形式有如下两个F检验:

其中N是截面成员个数,T为每个截面成员的样本观测时期数,k非常数项解释变量的个数,S1、S2、S3分别是变系数、变截距、混合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在原假设H1、H2成立的条件下,检验F1、F2是否分别服从特定自由度的F分布。再利用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是个体随机效应还是个体固定效应,建立模型。

三、产业结构、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一)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

根据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揭示其空间差异和演化特征。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表2 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综合指数

从空间特征来看,2003年长三角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最高、泛珠三角次之,环渤海最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其中上海是中国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殷实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上海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科技的发展为旅游业创新提供技术平台,基础设施完善为旅游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此外,江苏、浙江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泛珠三角地区包括我国社会、文化较开放的福建省、广东省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广西、海南两省,广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海南、广西两省受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制约,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旅游产业结构相对不够完善。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总量低于长三角地区但高于泛珠三角地区,且地域分布广,地区旅游发展状况不均衡导致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不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2年环渤海旅游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究其原因是环渤海区内各省市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区域内旅游合作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入境旅游人数增多,高校相关旅游专业的在校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旅游业人才质量得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度化发展。

从时序演化上看,2003—2012年环渤海旅游产业结构水平逐渐趋于稳定且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指数由2003年的0. 265上升到2012年的0. 451。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指数波动较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各行业及部门结构内部矛盾逐渐凸显,急需优化升级。而泛珠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原因在于福建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入境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得到提高,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为广东省吸引了大量的入境旅游者和旅游专业人才,旅游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旅游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海南省资源丰富,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提高。广西逐渐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得到提高。

(二)旅游生态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

从时序变化上看,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逐年提高。环渤海地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由2003年的2. 286提高到2012年的10. 75,年均增长率为21%。长三角地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由2003年的1. 389增长至2012年的9. 313,年均增长率为20. 7%。泛珠三角地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由2003年的1. 052上升至2012年的6. 473,年均增长率为17. 5%。其中2005年环渤海地区16个港口城市的旅游部门在天津成立了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签订了打造环渤海“金项链”无障碍旅游区的合作协议,形成一定品牌效应,促进环渤海地区旅游需求增加,人均旅游生态足迹逐年上升。长三角经济区旅游生态足迹逐年上升,区内旅游合作由最初的信息交流、旅游线路简单组合、旅游产品共同营销等基础性合作深化到现在的人才交流合作、旅游政策合作、旅游交通合作等公共服务层面,即从旅游生产要素合作转向制度层面合作发展,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合体的发展使得旅游需求增加,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持续增长。2008—2009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增速相对较慢,原因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人均收入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游客旅游需求增速相对有所下降。2009—2010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增幅较大,其原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为上海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达7 000万人次,且旅游业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世博会吸引的游客有一部分溢出到浙江、江苏等地区,使得长三角地区整体旅游需求上升,旅游生态足迹得到提升。泛珠三角地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增长幅度较前两个地区增长幅度较小但呈逐年上升趋势。福建由于区位优势,入境旅游市场广阔。广东省经济比较发达,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长推动了区内旅游发展。海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2009年中央把海南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后,旅游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博鳌论坛以及各种会展的举行进一步推动了海南旅游的发展。广西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条件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旅游需求持续增长。环渤海地区旅游生态足迹大于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主要是由于环渤海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域经济实力雄厚等为环渤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与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群体所占比重的增加,环渤海旅游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上升。

对旅游生态承载力而言,从时序变化上看,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整体上呈上升态势,但上升幅度较小。2001—2012年环渤海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由0. 50上升到0. 739,长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由0. 66上升为0. 80,三大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增加但增幅不大,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融入旅游业使得旅游业产业效率、生态效率以及土地利用效率都有所提升,旅游生态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但旅游经营者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导致旅游景区景点过度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在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薄弱,在旅游景区景点制造的污染物已经完全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旅游生态承载力下降。空间上长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相对高于环渤海和泛珠三角地区,究其原因是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技术效率和产业效率较高。三大经济区都处于旅游生态赤字状态即旅游需求大于旅游供给,且由于三大区域旅游需求的增长速度大于旅游供给的增长速度,旅游生态赤字越来越大。

四、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产业结构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面板数据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旅游经济增长率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旅游经济增长率(TC)作为因变量来反映旅游经济增长水平,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TB)和旅游产业结构指数(TI)作为自变量,选取2003—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对各变量序列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如表3所示,原序列值旅游生态承载力(TB)、旅游产业结构(TI)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而TB无法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原值序列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一阶差分后序列除TC在LLC检验形式下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外,旅游生态承载力(TB)、旅游产业结构(TI)序列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这表明一阶差分后序列是平稳的,即各变量是一阶单整的。根据前面分析各经济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运用Fisher方法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Fisher检验的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由表4可知,P值均小于0. 05,即在5%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经济存在协整关系,即因变量旅游经济增长率与自变量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产业结构在长期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表4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二)面板数据模型拟合结果与分析

旅游经济增长率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面板模型形式设定进行检验,根据式(10)、(11)计算可得,由于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在5%的检验水平下拒绝相应的原假设,即该模型不是混合回归模型也不是变截距模型,由此可知样本数据适合变系数模型。采用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该检验的原假设是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经检验P =0. 046 8<0. 05,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故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TC表示旅游总收入增长率,TB表示旅游生态承载力,TI表示旅游产业结构,不同截面之间为相互独立的随机扰动项,采用Eviews6. 0进行参数估计和拟合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产业结构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表5所示,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产业结构呈正相关,即承载能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生态承载力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容纳能力,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物质条件,旅游生态承载力越大,表明旅游目的地在不影响旅游质量的情况下同一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旅游者数量相对较多,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能够使得旅游目的地的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提升,给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消费渠道,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因此,提高旅游生态承载力和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是提升旅游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不同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环渤海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增长1%,旅游经济增长率增加0. 248%,旅游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提高1%,旅游经济增长率提高1. 141%,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的作用大于旅游生态承载力,即相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及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旅游生态需求迅速增长,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及各种能源的利用率,更加丰富了物质基础,增加了所能容纳的旅游人数,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结构向着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发展,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提高了旅游产业效率,如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游客节省了时间,使得更多游客的出游意愿提高,同时旅游购物和娱乐部门收入所占比重提高,旅游净收入增加。此外,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环渤海地区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区内旅游合作效率更高。长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提高1%,旅游经济增长率提高0. 548%;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增加1%,旅游经济增长率增加0. 369%。长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对旅游经济的作用大于旅游产业结构,原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旅游业起步较早,旅游产业结构的内部矛盾逐渐凸显,急需在合理化的基础上向高度化发展,但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相对缓慢。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生态承载力相对成为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生态承载力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泛珠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增加1%,旅游经济增长率提高0. 744%;而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提高1%,旅游经济增长率增加0. 579%。除广东、福建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外,海南、广西旅游产业结构需不断优化。随着旅游产业各部门比例的不断调整,资源配置的更加合理,使得旅游经济不断增长,旅游生态承载力持续提升,进而使得泛珠三角地区在不降低旅游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的旅游者。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产业结构对该地区旅游经济的作用明显不同,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的作用大于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而环渤海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对旅游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小,这与地区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产业结构和承载力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对沿海区域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生态承载力水平分别进行测度,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承载力、产业结构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其内在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承载力提升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2003—2012年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但旅游产业结构发展容易受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旅游生态承载力的提高,但增长速度比较缓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沿海地区应积极利用资源优势通过低端产品升级换代开发休闲、度假产品,调整旅游产业部门结构,使得食、住、行、游、购、娱各部门配置合理;第二,丰富旅游技术结构,实施旅游科技创新,增加旅游产业科技含量,开展数字化旅游,提高旅游产业效率,推动旅游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及知识密集型转化,通过建立目的地信息系统、饭店管理系统等加快对旅游产业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优化旅游人才供给结构,规范旅游行业用人制度,完善人才机制,改善人员结构,引进、培养专门的管理和经营人才,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素质;第三,提高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旅游地外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内部服务设施的完善,主要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游客中心、购物点、休憩点、餐饮点、住宿点、交通集散点等旅游服务设施,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第四,调节旅游淡旺季游客分布,避免旅游热点景区出现超载现象,利用已经饱和的主要旅游地外围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非饱和旅游地,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吸引滞留游客,延缓游客进入主要旅游地的时间,对于一些宝贵的生态环境景点可以实行按时封闭的生态恢复措施,有效发挥旅游城市与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对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圩.十八大报告解读: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J].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23) :8-11.

[2]生延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J].旅游学刊,2012(10) :11-19

[3]张佑印,顾静,黄河清.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4) :155-172.

[4]陈太政,李峰,乔家君.旅游产业高级化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5) :182-187.

[5]刘春济,冯学刚,高静.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4(8) :37-48.

[6]吴利.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4) :136-140.

[7]刘佳,杜亚楠.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J].经济问题探索,2014(4) :74-80.

[8]秦进,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分析[J].金融经济,2014(16) :103-105.

[9]刘佳,于水仙.山东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8-63.

[10]郭军华.中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0) :100-103.

[11]WACKERNAGEL M,REES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n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6,20(1) :3-24.

(责任编辑:张任之)

[12]章锦河,张捷,梁玥林,李娜,刘泽华.九寨沟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5) :735-744.

[13]吴振信,谢晓晶,王书平,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J].中国管理科学,2012(3) : 161-166.

Can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Carrying Capacity Promotion Promote the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Case of the Three Coastal Economic Zones in Eastern China

LIU Jia,ZHOU Changxiao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Ocean University,Qingdao 266100,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Bohai coastal region,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an-pearl river delta coastal economic zone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measures the three regions’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level and tourism ecological carrying index respectively from 2003 to 2012,and reveals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coastal three re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ucture and bearing capacity,then analyses and test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bearing capacity on the tourism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coastal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ed to rationality,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on the rise,bu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instability,the fluctuation trend of tourism industry in Bohai Coastal region become smaller.The tourism ecology capacity of three regions has a slight increase,but tourism ecological demand is greater than the supply,it makes the three regions’tourism ecological in the deficit state,and the tourism ecological deficit is bigger and bigger,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ourism economic growth,bu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ourism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greater than the touris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Keywords:coastal economics zone;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tourism ecology carrying capacity;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作者简介:刘佳(1981—),女,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规划;周长晓(1989—),女,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关联机理研究”(12CGL059)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研究”(TYETP201322)

收稿日期:2015-01-14

中图分类号:F59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 (2015)05-0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