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语言 快乐阅读

2016-04-07 12:13高丽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天鹅感情课文

高丽萍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尝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揣摩语言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快乐地畅游书海,使语文课堂充满十足的韵味。

一、揣摩感情最为丰富之处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一文时,我紧紧抓住文章直抒胸臆的一段,即文章的最后一段:“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本段穿插在各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极富情感的语段,在逐步深化自己的情感后再有感情地朗读此段,抓住重点词语读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学生投入自己的情感,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艄公的赞美和敬佩之情。用心揣摩文本中感情最为丰富之处,既强调了文章的中心句,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更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作者深深的感情。

二、揣摩表达突破常规之处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一文,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就突破了常规的表达方式,采用了插叙的表达手法,学生在通读课文的时候可能不易发现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突破常规之处。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运用了抽离的方法先教学“天鹅的故事”部分,再通过一个问题“‘天鹅的故事是谁讲的故事”引出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写“我”去斯杰潘老人家作客得知老人喜欢打猎,却因为三十年前的那一幕再也没有动过那支猎枪。通过两部分内容的连接,学生理解了斯杰潘老人的做法,也明白了“天鹅的故事”是故事中的故事,属于插叙部分。再读“天鹅的故事”部分时学生就会带着像斯杰潘老人一样的敬意去体会天鹅群舍己为人、团结合作的伟大精神,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斯杰潘老人最后背着枪默默地离开了贝加尔湖畔。学完课文,学生的心灵定会受到震撼,这是对生命的礼赞。这样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语文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揣摩语言富有美感之处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都富有美感,如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第二自然段描写春天景色的语言极具美感,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叶、鲜花、燕子,这些春天的元素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春意盎然图。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朗读,多数学生选择了这一段,看来富有美感的语段学生读着也赏心悦目,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对其加以揣摩。在品读时,先让学生找出本段中的意象,并用小圆点画出每一个意象,再边读边想象这幅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然后在有感情朗读此段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一开始学生只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却体会不到作者的感情,经过多次的朗读和师生对话,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体现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渗透着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这样多次朗读增强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深刻。

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方面触点让学生揣摩文本中的语言,学生定能品味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的奥妙,从而快乐地阅读。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天鹅感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天鹅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