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谈

2016-04-07 07:38王海燕沈丽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童话想象课文

王海燕 沈丽娟

童话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其语言浅显、生动、简练、质朴,而深受儿童喜爱。在教学时,我们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从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在情境中体会文本,感悟文本,进入童话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快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会随之增强,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才能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积累,受到熏陶,形成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实现童话教学的高效性。

一、童话故事教学操作策略的环节示意图

激趣导入,展示目标→读文识字,初步感知→用心朗读,解决问题→体会感悟,情境再现→启发想象,故事延伸→指导书写,关注习惯。

二、教学策略的特点简析

1.自主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这一特性。教师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理解等,充分发挥在教师主导下“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作用。不把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不用教师的一些条条框框将学生束缚起来,从而有效开展童话教学。

2.情境性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而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应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学一篇童话要学会一些表演方式、方法,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培养出怎样的童话剧演员,而是因童话故事的语言大多生动有趣,其情节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通过表演把课文的情境生动地再现出来,把内化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情感通过学生自己的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情感体验。学生进行表演体验时,情境丰富而逼真,使其第一感知获得了鲜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体验,加深了对作品语言的理解。

3.创新性

童话故事所表达的语言和表述的情境有诗一般的意境。在教学这些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积极发掘故事中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续编故事,创编故事,让学生心灵中的绚丽花朵尽情地绽放。这就体现了思维的创新。

三、操作策略的分步说明

1.激趣导入,展示目标

(1)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阅读猜想,形成阅读期待,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操作:

①根据课文确定使用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导入、动画导入、故事导入、猜谜导入、疑问导入等。

②教师揭示,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2.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意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内容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

(2)操作:读课文,找生字,指导识字,检查识字的方法应多样化。

①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②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3.用心朗读,解决问题

(1)意义:通过用心朗读,品味感悟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操作:

①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认真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读课文的时候在课本上圈圈画画。

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理解词句含义。大部分词语只要达到意会即可,不必都口头解释。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做精要点拨或讲解。这时的“读”可用轻声读、默读、引读、按句接读、按段接读、反复吟读疑难句等形式。

③指导学生用情朗读。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注意语气的指导,有时可使用示范的方法指导朗读,注意文章的基调,各部分情感的变化,语气、语速、韵律、节奏、停顿、重音等。朗读时切忌一字一顿,千文一调。朗读时要求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把自己融入课文中,用心去感受课文,想象再现课文情节,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能力。这时的“读”可用男女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边表演边朗读等形式。

4.体会感悟,情境再现

(1)意义:带学生走进童话世界,让学生想象,领悟文本,把自己变为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表演,加深对童话的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操作:

① 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文本中,进行想象,把自己变为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分配故事中的角色。

②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表演。(事先可以准备一些头饰)

③全班表演,师生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演员”“最佳导演”等。

5.启发想象,故事延伸

(1)意义: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童话故事中大胆夸张的想象正符合启发学生想象的要求,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操作:

①学完一篇童话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接下来故事可能还会如何发展,展开想象,同时组织语言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指几名学生进行故事续编,可以用各种比赛的形式,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

③提笔把续编的小故事写下来。

6.指导书写,关注习惯

(1)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操作:

①让学生观察生字,分析字的结构和字形,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示范书写。

③学生描红、临写。

④选择一些学生写的字,全班指导评价。

童话,是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体裁。让我们从童话出发,打开学生梦幻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从经典童话中获取营养,让童话以其永恒的诗性的光芒和幻想的魅力温暖,滋润学生绵延的人生。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童话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午夜童话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