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谱前奏曲 唱响主旋律

2016-04-07 07:38李群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李群

一首乐曲的前奏,如果创作得好就能激起欣赏者想要听下去的欲望。课堂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序曲,导入设计能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巧激趣,开启心灵的闸门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们就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1.玩小游戏,妙趣横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如果运用得当,它能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态进入课堂,精神焕发,神清气爽。

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这一课时,我就和学生们先玩了一个猜谜语的小游戏,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交通工具。当学生们猜得兴致勃勃时,我又告知他们交通工具的家庭很庞大,他们都非常想认识这个家庭的新成员——磁悬浮列车,自然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又如在教学《媒体连着我和你》这一课时,我根据“萝卜蹲”的游戏规则,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让他们根据指令分别做出相应的动作。等学生们兴趣盎然地玩过了游戏,我顺势告诉他们刚才扮演的这些角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媒体,一下子就拉近了媒体与学生的距离。

2.听小故事,意蕴深远

精彩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经意间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取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快速融入新课的学习中。

我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这一课时,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狼来了》,接着请大家谈谈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学生们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不诚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唤起了对诚信的需求和渴望。又如在教学《跟着唐僧去西游》这一课时,我就是以《西游记》中的故事《天竺国招亲》导入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接着从神话小说中的人物谈到历史上的玄奘,环环相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二、巧设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有针对性地抛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石子,必然会让学生泛起层层思维的涟漪。

1.自由交谈,顺理成章

课堂是话语表达的训练场,师生之间轻松自然的交谈能引发思维的碰撞。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恰是教师独具的匠心,不动声色地架起一座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引领学生顺利进行新知识的构建。

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时,我就设计了几个闲谈式的问题:你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我们的家乡景色也很美,你去过哪些景点?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对他们来说回答起来易如反掌,在不知不觉间已把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又如在教学《可怕的物种入侵》时,我先出示了一些图片,并对学生说这是老师在花鸟市场买的东西,你们觉得好看吗?有谁认识它吗?当学生们议论纷纷、拿捏不准时,我向他们出示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介绍,并指出像“一枝黄花”这样的外来物种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借此揭示了课题。

2.排兵布阵,置留悬念

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精心布阵,有的放矢地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去猜测,去预估,去联想……让学生“欲罢不能”,急于探索新知的奥秘。

在教学《鸦片的背后》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组图片,有商代的玉饰、明代的金牌、西周的青铜、清代的雕刻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文物,接着我问学生知道它们现在在哪儿吗?当他们得知这些珍贵的文物现在竟陈列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时,惊讶之余已迫不及待地想要掀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又如在教学《地球在发“低烧”》这一课时,我是以北极熊的呼喊来导入的——“北极的冰快融化完了,我该去哪里安家?”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地球上仅仅只有北极在变暖吗?带着对北极熊未来的担忧,学生们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三、巧创境,唤醒情感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可见,情感对认知是多么重要。教师在导入设计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真情,并在情感的包围和感染之中适时地切入新课。

1.紧扣教材,善用媒体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而且还能给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学生连上几节课较为疲劳,此时如果能放上一首优美的歌曲,看上一段幽默的视频,既能松弛神经,又可化解疲劳,必然会先声夺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在教学《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歌曲《辣妹子》,学生们大都能跟着旋律轻轻哼唱。一曲唱毕,我问学生知道歌里的“辣妹子”是哪些地方的吗?她们喜欢吃辣,而我们的口味怎样?由此引出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又如在教学《男生女生不一样》这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小品《不差钱》的视频片段,大笑之后,我问班里的男生会不会穿小沈阳这样的服饰呢?大家纷纷表示不会。于是,我就从男生女生不同的穿着入手,带领学生们由表及里地找出了男女生的诸多不同。

2.紧跟热点,聚焦时事

在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这一课时,我想到了曾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南京代表时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随后南京官方针对此事一日内三次做出回应,并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这则新闻,这一事件刺痛了学生的神经,唤醒了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使遥远而模糊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又如在教学《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这一课时,我就是以时下非常流行的“中国梦”来导入的,大家畅所欲言,描绘着自己心目中的中国梦,并在相关交流中明白了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科学技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对整堂课的教学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教师如能谱出美妙的教学前奏,也必能带领学生唱响有效课堂的主旋律!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陶都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