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译

2016-05-30 19:02张秀梅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顺应论

[摘要]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准确英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从顺应论视角探讨中国特色文化词汇汉译。基于顺应论的翻译观,即要顺应汉语文化,尽量保留中国特色词原有的文化内涵,又要顺应英语读者的思维习惯。翻译时可根据实情灵活运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顺应论;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译方法

一、顺应论理论与翻译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在“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该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是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Versehueren,1999:55-56)。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密不可分,语言具有三种特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顺应论研究主要涉及语境因素、语言结构选择、顺应的动态过程等方面。这一顺应理论的提出对翻译研究具有双重价值,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顺应论翻译的主要观点是译者要在跨语言转换活动中不同意识程度地做出动态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要基于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有意识地选择文本和翻译策略,进行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从而达到顺利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

国内学者中陈喜华最先提出用顺应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戈玲玲较早地从Verschuere的顺应论视角,探讨了语境关系是如何制约译者的词义选择的,她对翻译标准作出解释并论述了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宋志平从顺应理论角度审视了翻译现及其本质,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不断选择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译

中国特色文化词汇是指汉语文化的一些特色鲜明的词和词语,例如:成语、歇后语、典故和谚语等。它们是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宗教、饮食等方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生事物和新观念层出不穷,许多新的词汇也随之出现。例如:超女(supergirs);房奴(mortgage slave);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青花瓷(Blue and WhitePorcelain);個人财产申报(Personal Asset Declaration);民主党派(Non-Communist Parties);鸟巢(Birds Nest)等。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一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迫切想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也同样有必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熟悉中国特色文化从而促进国际间的的交流和合作。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较为准确地译成英语也是译者关注的的问题之一。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可以指导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譯研究,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过程中既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要注意运用顺应论理论成功地把汉语转换成英语。译文既要顺应汉语文化,尽量保留中国特色词汇原有的文化内涵,又要顺应英语读者的思维习惯。

三、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译方法

1.音译法或音译加解释法

一般来说,一些中国特色词汇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是独一无二的东西。例如“阴阳”(yinyang)、“气功”(qigong)、“秀才”(XlUCai)、“观音”(guanym)等。这种词汇在英译时尽量顺应文化传播的需求,保留汉民族的文化特色,采用音译法来保留这类词汇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使读者更好地通过英译感受汉语的文采。

有时,有些蕴含明显中国文化色彩信息内容的词汇在英美文化中没有相互对应的词语,在英译时光音译不容易为外国读者所理解,西方人对这些这些词语完全不太了解,音译不能准确地传达中国文化内涵,这种情况下还应与解释相结合。如:风水fengshu:thelocation ofapersonshouse and ancestral grave、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fortune ofa family and his off springs.此方法多用于翻译专用名词和一些复合词,音译加解释法既保持了中国特有事物的原味,又更容易让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再例如:粽子zongzl:kind of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reed leaves,ea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Fesfival;豆腐-tofu(bean curd);炕-kang(a heatable brick bed);牌坊-paifang(Chinese gateway);牛郎-Niu Lang(acowherd),织女-ZhiNu(A weaving maid)。音译法或音译加解释法都能保护和促进汉语文化的发展。

2.直译法

在进行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时,假如中国特色词汇与英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具有相似性特征,基于顺应论的翻译观,英译时可顺应两种语言的文化和语言结构,采用直译方法。例如: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To pursue the true,the good and thebeautiful and resist the false,the bad and the ugly;劳动密集型企业labor-intensive firms。

一些中国传统节日词汇的翻译也可采用直译法,例如:春节the SpringFestival;国庆节NationalDay。

有些中国特色词汇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被西方国家的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这些词语也可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春运(passenger)transport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时不待我。Time andtidewaltfornoman.滴水穿石。Constantdroppingwears the stone.

有些汉语的谚语和英语谚语在语言表达方式和词汇表达的意义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直译法翻译。例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Marry a cock andfollowthe cock,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知人知面不知心。You can know a mansfacebutnoth~heart.

3.直译加注法

有些中国特色词语涉及到一些不为西方读者熟悉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较为独特的风俗习惯、人和事。在英译这些词语时,译文既要顺应中国文化,也要顺应英语读者,译者可采用直譯加注法。例如:这俩年轻人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The young couple is not matched,One is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

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词汇也可采用这种方法翻译,即可顺应中国文化,又可保持翻译的准确性。例如:三个代表可译为:Three Represents(the Partymust alwa~representthe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most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most advanced culture,and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the overwhelming moofiW ofthe Chinese people)三个代表如果光直译,不能完全传达信息,西方读者不能理解和接受。

4.意译法

有时在进行中国特色词语英译时,无法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即英语无法把汉语的内容与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意识,采用意译法进行顺应性建构,即译者要不受语言制约,冲破文化隔阂,尽可能使原语的意思得以表现出来。例如:半拉子工程unfinished project;大排挡一sidewalk snack booth;雙方都不能打退堂鼓。英译为:Neither side can back out。

再例如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可用意译法翻译为LanternFestival和DragonBoatFestival。

四、结语

基于顺应论的翻译观,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过程中既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要注意运用顺应论理论根据实情采用不同的英译方法成功地把汉语转换英语。总之,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译应尽可能顺应汉语的民族信仰、传统、思想、习俗、情感等,同时也要兼顾顺应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尽可能保存汉语独特的文化信息和适应英语读者的习惯同样重要。

作者简介:张秀梅,1962年11月,女,江西黎川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顺应论
顺应理论下模糊语在灾难事件英语新闻中的运用研究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研究
基于顺应论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研究
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国政府网外宣翻译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女性消费品商标翻译
顺应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