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诊断”在教学反思中的运用策略

2016-07-13 03:27谢虹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我反思课堂教学

●谢虹



“微格诊断”在教学反思中的运用策略

●谢虹

摘要:借鉴“微格教学”“微格教研活动”理论,借助现代摄像技术,特教教师通过“微格诊断”积极开展自我反思,雕琢教学用语、创设人文课堂、设计有效活动,从而达到自主研修、促进专业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微格诊断”;自我反思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阿伦和伊芙开创了微格教学。所谓“微格教学”,是指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是录像、投影、录音等,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小型模拟教学活动。20世纪90年代,我国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在微格教学基础上开展了“微格教研活动”,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微格教研活动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况录像;然后,回放录像,观摩录像,开展讨论;最后,理论总结,并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和拓展。

“微格教研活动”是一种集体教研,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将这种教研方式进一步拓展、创新,将其演变成为新型、实用、高效的个体教研方式——“微格诊断”。也就是教师个体利用现代摄像技术,如摄像机、微型摄像头,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现场拍摄,借鉴“微格教研活动”的有关理论对课堂录像进行自我反思,通过精微的课堂解剖、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得失,思考如何改善教学行为,以此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一、同声记录,精确剖析,雕琢教学用语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着每一门学科的魅力和自己的学科素养。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语言并不十分严密,常常会下意识地插入一些日常习惯用语。

对课堂录像进行审视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每一句话进行分析,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发现自己语言中的一些缺憾。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执教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生活语文》第八册《一年四季》上课前五分钟复习的现场实录。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课文?

生:(齐说)《一年四季》。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对,昨天我们就是学的《一年四季》(在黑板上书写)。

(14位同学每人读了一遍,教师均笑眯眯地对学生说不错、读得很好)

师:一年四季是什么意思呀?

生:一年四季就是春夏秋冬。

师:对,一年四季就是春夏秋冬。我们一起说一遍。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春、夏、秋、冬四个汉字,请学生读)

这是一节常态语文录像课,课后回放录像,教师很快发现执教时课堂用语很贫乏、不简洁,语调单一,对学生的评价苍白无力,于是进行了修改。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课题是一个新词,你还认识它吗?(出示课题——一年四季,学生纷纷举手)

(请多位学生读词语,教师给予不同的评价)

师:“季”在这个词语里是什么意思呀?

生:(抢答)季节!

师:一年四季就是一年有——

生:(接说)四个季节。

师:一年中有哪四个季节呢?

生:春、夏、秋、冬。

师: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形成了一年又一年的轮换,看老师把这四个季节书写一下(教师边书写边为学生解说每个字的识记要点)。

通过上面两段案例的比较,不难发现经过教师的主动反思,课堂教学用语有了很大的改进。激励性的评价、指向明确的提问,让学生情绪和思维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二、关注全体,客观分析,创设人文课堂

关注每一位学生,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是所有特教教师的共识,但是分层目标是否都能落实?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的状态又是怎么样呢?有了微型摄像头,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可以用课堂学生参与情况记录表(见下表)对需要采集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从而轻松地评量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频率、学习的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对象的群体反思教学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如果参与活动的学生主要集中于班级A组学生群,说明教师的关注点和教学目标制定得过高,课堂成了学习优秀学生的表演舞台,B组、C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受影响。只有当课堂参与率平均分配于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时,才能真正体现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

课堂学生参与情况记录表

三、活动掠影,深入思考,设计有效活动

智障儿童的思维方式长期滞留于形象思维阶段,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为了让智障儿童保持良好学习状态,教师必须创设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哪些活动是有效的?哪些活动仅仅是形式上的热闹,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帮助呢?这些也是值得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

利用摄像技术进行微格分析时,教师可以对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跟踪分析。有位教师对识字教学课复习环节中的游戏活动——摘苹果进行了如下反思:

活动形式:将生字写在红苹果的反面,请学生上台摘苹果读词语。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巩固本课习得的生字词。

活动时间:4分钟。

活动效果:学生的兴趣集中于摘苹果这个游戏,说儿歌摘苹果的时候学生注意力集中,上台摘下苹果读词语时学生并不是很关注。

活动反思:游戏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复习生字活动却被学生忽略了。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词语复习上,教师可以把词语卡片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当讲台上的同学摘下苹果后,请其他学生一起从手中的词语卡片上找到相同的词语,再读一读。这样就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活动追踪:通过对活动的改进,学生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复习词语中,并且活动的参与面也更广了,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动起来。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教师关注的不再是教学形式的多样,而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这种转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某节课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升教育科研水平,让教师从教书匠快速成长为智慧型的教育工作者。

四、正本清源,整体反思,促进目标达成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抓住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进行板块划分,从某一个教学行为入手诊断分析,如问题的有效设计、新课的有效导入、情境的有效创设、教师的有效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板书的科学设计等等。通过这样长期、反复、有目的地关注细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把握会更加明确,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有效。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教师应把这种教学资源转化为促进自身成长的助推器,自觉地以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我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从而快速提升自身素质,熟练地驾驭课堂,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活动名称:摘苹果。

中图分类号:G764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光华学校,213000)

猜你喜欢
自我反思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唤醒语文教师的“二次成长”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名师培养机制建设初探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