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三叠曲

2016-07-13 03:27杨艳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听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杨艳



听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三叠曲

●杨艳

摘要:绘本阅读是提高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通过介绍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绘本编撰的阅读三叠曲,探索了听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听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曾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很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阅读。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绘本中的文字比较少。它精炼,用简短的文字构筑跌宕起伏的故事;它活泼,符合听障儿童的语言习惯。绘本用图画讲故事的方式,将绘画艺术带到了听障儿童的面前。可以说,绘本不同于一般的故事书。它以美轮美奂的图画,给听障儿童以视觉上的冲击,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让听障儿童感受深邃的道理,让亲近它的听障儿童驻足小憩,遨游书海。[1]

一、亲子共读——让学生爱读

英国的罗杰·弗里曼在论述“聋童的语言发展有何不同”的问题时说道:“聋童被确诊的平均年龄为20个月,对于这些聋童,尽管从小接触了人们的说话,但这种接触对他的语言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样一来,聋童在2—3岁时,还不能像听力正常的儿童那样理解语言的内容和意义。”[2]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一条为是否有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化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我初步探索出适合低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的方法。

(一)以题入手,看图解题

以绘本《以小桃子捉迷藏》为例。首先,需要引导孩子读题,使他们能够明白今天要读的故事题目是什么。在一起读题目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孩子读不认识的生字。其次,指导孩子读图,让学生尝试说出:她是谁啊?小桃子在做什么?我们在捉迷藏的时候也会用手把眼睛蒙起来。

(二)以疑入境,图文结合

在读绘本之前提出一些疑问,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如可以指导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桃子和谁捉迷藏的?伙伴们都藏在了哪儿?

父母:这是什么地方?孩子:这是大海。父母:谁在大海里?

孩子:小桃子在大海里。

父母:大海上还有一块礁石。礁石的后面是谁?孩子:礁石的后面是小船。

技能的掌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需要反复的练习。而一旦形成熟练技巧后,即使长时间搁置不用,也能基本保持不忘。[2]而且这样不断地重复,可以使听障儿童在阅读中有切切实实的收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这样才能使听障儿童掌握规范的句式。

(三)独立重读,巩固拓展

有了亲子共读的基础,听障儿童对该绘本有大致的了解。接下来,让孩子们独立地阅读原本的绘本故事,既能巩固在亲子阅读中学到的知识,也能让那些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提高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指导亲子阅读的时候,要特别给家长指出: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年龄小而不适合听故事,只是由于年纪小,没有那么容易。像吉姆·崔利斯所著的《朗读手册》中所说的那样:“自然学会的语法,比在课堂上学会的要多得多,是因为暴露在有病源的环境里。通过经常听到某种语言以具有意义的句子被正确地表达出来,人们会模仿句子的结构,从而学会说和写正确的语句。”[3]

二、师生共读——让学生读懂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阅读理论研究者、阅读推广人克拉生教授曾经谈道:“阅读是唯一既能使人乐于阅读,又能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的词汇、增强语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写能力的方法。”[4]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认为阅读还有助于孩子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观点有:喜欢阅读的人通常很擅长人际交往;通过阅读能学会观察;阅读能丰富话题,让学生变得更成熟;……[5]而在师生共读中,可以实施以下策略。

(一)起:图文结合理解书名

题目是一本书的眼。从书名入手,能使听障儿童更容易从提纲挈领的角度理解整本书。下面就以《我的后面是谁呢?》为例:

师: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

生:“我的后面是谁呢?”

师:“我”是谁?看图说说。

生:“我”是小猪。

师:这本书写的是原野上的伙伴。你知道原野上有哪些动物吗?

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就连平日里木讷的学生也说出了羊、牛等几种最常见的动物。由于聚集了全体的智慧,学生们认识了很多动物。

(二)承:图文结合理解文字

“故事里写了哪些动物?小猪的后面到底是谁呢?”以总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每一页的时候都以这两个问题为基础,并做一些拓展。

师:“我”是谁?

生:“我”是小猪。

师:小猪的后面是谁?

生:小猪的后面是绵羊。

师:“你”指谁?

生:“你”指绵羊。

师:绵羊的后面是谁呢?

为什么要反复问同样的问题呢?因为“听觉障碍儿童记忆语言文字材料很困难,他们对语音的感知不足,这样就丢失了一条最重要的感知语言的通道,从而使语言材料的记忆不牢固、不精确。”[8]而反复提问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理解文字意思的基础上,学习绘本中的句式:(谁)的后面是谁呢?(谁),你的后面是谁呢?为下面的阅读活动做准备。

(三)转:以图导文学习语言

绘本的句式基本相同。因此在朗读后,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猜猜看,后面的句子会怎样写。因为有前面的句式做铺垫,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就可以写出相应句子。然后,把学生自己说出的句子与书中的句子相比较,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也能讲故事,也能成为一个绘本大师了!这样的激励使孩子的阅读乐趣油然而生。

(四)合:知识提炼汇聚成海

每本书都有学习的知识点。这本书中的知识点有两个:第一个是认识了一些原野上的动物,有小猪、绵羊、奶牛、母鸡、蝴蝶、乌鸦、瓢虫、大熊、梅花鹿、青蛙。第二个是学习了一些方位的词语,后面、前面、上面、下面。第一点比较容易,看图就可以认识,而且基本上都是常见的动物。第二点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讲解,并让学生们排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自己来排列动物。在这样层层递进的练习中,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绘本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师生共读与亲子共读相辅相成,师生共读能够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互相补充观点,从而开阔眼界。

三、绘本编撰——让学生编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型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听障学生写作所表达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文的内容都是经过观察和思考的结果。[6]而在听力障碍学生的写作中,有头无尾、有尾无头、无头无尾的情况却相当普遍。怎样才能使听障学生依托一定的情境进行写作尝试呢?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低年级听障儿童利用电子绘本平台编撰故事的基本步骤。

(一)读故事,了解全貌

以《爸爸的袜子》为例。故事情节很简单:爸爸的袜子丢了,他在不同的地方找袜子,最后找到了袜子。在让学生自己写故事前,可以先仔细阅读纸质或电子的绘本故事,对故事的情节做到了然于胸。

(二)理故事,概括句式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其总结出故事的句式。这个故事有3个句式:谁的什么丢了?谁在什么地方找什么,他没有找到。谁在什么地方找什么,他找到了。在学生们都能掌握基本句式的基础上,还应该对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提高训练,如:他的东西丢了心情会怎么样?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他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最后找到了东西,他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给学生不同难度的句子,对于提升不同层次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实质的帮助。

(三)编故事,提炼升华

在编撰故事时,我们主要采用的是Ipad中的程序Black Fish。在这个程序中主要有以下4个部分:背景、人物、对象和文本。

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在背景中选择故事场景,在人物中选择主人公,在对象中选择故事的对象。在选择好背景、主人公、对象后,用文本输入故事情节。学生把绘本和自己的构想结合在一起,自主编撰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四)讲故事,成品展示

让孩子们把写好的绘本故事书展示给伙伴们看,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这样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激励大家共同进步。

下面是一位四年级听障学生用Black Fish编写的电子绘本故事:怪兽的宝贝。

怪兽的宝贝丢了,他很着急。怪兽在地球外找宝贝,他没有找到。怪兽在火星上找宝贝,他没有找到。怪兽在陨石雨中找宝贝,他没有找到。他急得哭起来。最后怪兽在五彩斑斓的流星中找到了宝贝,他很高兴。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不仅较熟练地运用了“在……找宝贝,他没有找到”等句式,而且可以看出他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想要形成这种能力,首先应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7]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因此,充分利用并开发绘本阅读资源,可以帮助听障儿童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为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毕凤凤.亲近绘本小憩,走进书海遨游——儿童绘本阅读方法指导例谈[J].新作文,2015,(7).

[2][8]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4]史蒂芬·拉克生.阅读的力量[M].李玉梅,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5]多湖辉.让孩子爱上读书[M].林焕军,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6]陈军.新课程视野中的聋校语文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7]苏霞,康希福.如何打造书香校园[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4.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基于IPAD的适于6—8岁听障儿童语言拓展学习的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立项号:D/2013/02/787。

中图分类号:G76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210007)

猜你喜欢
听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早期阅读在听障儿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