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圆”中常见定理及常见辅助线

2016-09-09 05:51江苏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孙海峰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圆周角辅助线切线

☉江苏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 孙海峰

微专题:“圆”中常见定理及常见辅助线

☉江苏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孙海峰

近期,阅读《中学数学》(下)刊发的系列“一题一课”的文章,受益匪浅,恰逢笔者所在学校大力推行中考复习课“微专题”设计,笔者结合读刊心得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的“圆中常见定理及常见辅助线”受到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现成文简单介绍,并对“微专题”的设计思路给出两点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圆”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中学阶段几何学习的核心知识.由于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删掉了“圆”中的部分内容,只保留了最“母体”的知识和定理:比如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切线长定理等,导致部分一线教师对“圆”这一章内容的教学有所淡化,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当然也出现了一个更为极端的现象,有的教师把已经删掉的内容又搬回了课堂.对于上述两种极端,在教学中应该引起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原题呈现

如图1,半圆O的直径AB=10cm,弦AC=6cm,AD平分∠BAC,则AD的长为().

说明:所选试题为2013年四川省内江市的一道中考选择题,题目的题干叙述简洁,清晰明了,图形也比较简单,但是所考查的知识却几乎涵盖与“圆”相关的所有知识,比如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是一个不错的题目,符合“好的题目”(章建跃语)的特点,重要的是符合“微专题”的“微”这一典型特点.

图1

图2

二、解法探究

解法1:连接BD,连接OD和BC交于点E(如图2).

因为AB是直径,所以AD⊥BD.

因为AD平分∠BAC,所以点D是弧BC的中点.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E为BC的中点,且OD⊥BC.

因为AB是直径,所以AC⊥BC.又因为AB=10cm, AC=6cm,所以BC=8cm,进而BE=BC=4cm.

总结:通过上述求解过程可以看出,整个求解过程共添加了三条辅助线:连接BD和BC,都是因为AB是直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连接OD,是因为D是弧BC的中点,是为了构造垂径定理的基本图形.

解法2:连接OD,过点D作DE⊥AB,垂足为E,过点O 作OF⊥AC,垂足为F(如图3),则△AFO≌△OED(AAS).

所以OE=AF=3cm,DE=OF=4cm.

在Rt△AED中,AE=AO+OE=8cm,DE=4cm,所以AD=4cm.

总结:可以看出,不管是方法1还是方法2,都是把AD放在直角三角形中,借助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求解的.解法2也添加了三条辅助线,其中OF也是为了构造垂径定理的基本图形,OD是为了构造一条半径,而DE是为了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而添加的.

图3

图4

解法3:需要用到角平分线的性质,在此略去求解过程,只给出添加辅助线后的图形(如图4).

添加的两条辅助线(由于用到了其他知识,所以辅助线的条数少了)在解法1中已经说明.

解法4: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中所学知识(二倍角公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在此略去.

下面对上述四种解法,特别是解法1和解法2进行简单的总结,同时也对这个微专题给出一个小结:

圆中常见的定理  圆中常见的辅助线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连接圆心和弦的中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说明:对于现行教材中与“圆”相关的另外两个重要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下一个微专题复习.

下面给出一个对应课堂练习:

如图5,⊙O是△ABC的外接圆,∠B=60°,⊙O的半径为4,则AC的长等于().

图5

图6

图7

下面只给出该题添加辅助线的方式(如图6和图7),其中图6对应着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图7对应着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下面再给出两个对应的课下练习,主要是为了引出下一个“微专题——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做到课堂教学的“承前启后”.

题1:如图8,AB是⊙O的直径,且经过弦CD的中点H,过CD延长线上的一点E作⊙O的切线,切点为F.若∠ACF=65°,则∠E=_______.

题2:如图9,AB是⊙O的直径,OD垂直于弦AC于点E,且交⊙O于点D,F是BA延长线上一点.若∠CDB= ∠BFD,求证:FD是⊙O的一条切线.

图8

图9

三、两点思考

1.“微专题”要“微”

从上述题目的选择(一道选择题)就可以看出“微”是其一个显著特点,切记长篇大论,更不要选择一个连读完题干都要花很长时间的题目.本题整个题干仅有十余字,读来简洁易懂,不会产生歧义.

其中,另外一个“微”体现在“一题一课”上,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很多题,不要说理解题意,更不用说会做了,一节课下来读完题干都困难.“一题一课”“微专题”是一个很好的纠偏方法,应该大力提倡.

最后,“微专题”应该要做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控,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时间过长就违背了“微专题”设计的初衷.

2.“微专题”要“专”

“微专题”设计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定要“专”.比如本专题定位于“圆”中重要的定理和常见的辅助线,没有夹杂过多的教学目标,仅仅涉及与“圆”相关的两个重要定理(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显得很“单纯”,符合“追求简洁”的课堂教学的理念.

此外,“微专题”的“专”还体现在选题的专业上,所选题目应该考查该问题的核心知识点,重点突出,所选题目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推广性,能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顺利求解,起到借鉴的作用.

四、结语

微信、微博到现在席卷教育界的微课,这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作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将新的技术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开发出适合当下的校本课程.

我们为“微专题”所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欢迎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圆周角辅助线切线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运用圆周角定理求角的大小“五结合”
两种重要的辅助线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遇见角平分线如何作辅助线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常用辅助线在圆中的运用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