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方式探索*

2016-10-28 07:19陈全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政考核评价

陈全新

(湖北医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方式探索*

陈全新

(湖北医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思政课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对学生做出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相对简单,评价面狭窄,难以检测学生非智力因素、社会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建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侧重于过程,注重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终结性评价侧重于结果,注重对学生进行分等定级。综合评价模式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政课的学习评价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改善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方式;教学效果

课程学习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学习评价,是检验其教育教学效果,为其目标定位、内容优化、方法选择提供反馈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必须探索出一种既能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也能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而综合评价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尝试。

一、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以一张试卷对学生学业做出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相对简单,评价面狭窄,存在着阻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发挥的弊端[1]。

(一)难以检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思政课传统的标准化考试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认知领域进行的知识性检测,较少触及非智力因素方面,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教育的重要目标。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更加注重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引导。思政课要培育的情感不单是指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包含爱、审美、快乐、幸福等丰富的内心感受;态度不单是指理论学习的态度,还包含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应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协调与统一。但是思政课传统的考试模式难以检测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变化与发展。

(二)难以检测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很难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这一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成果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体现出来,因此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是对学习效果的部分反映甚至是极少数反映。而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能力的人比其他人能比较容易地获得相应的技能和达到熟练程度,能迅速地和成功地掌握某种活动。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习得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在标准化考试中很难检测出来。

(三)不利于促进学生丰富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个性发展是指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情感和意志等都得到发展的综合模式,包含了个体独具而有别于他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有学者认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尤其是精神上、道德上和情感上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2]。传统的标准化考试以标准答案为依据,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丰富的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难以检测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表现,也难以检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个性成长与发展。

总之,传统的标准化测试模式难以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包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做出比较全面和客观公正的评价,难以有效地反映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所以,非常有必要探索新型的思政课综合评价方式。

国家教育部要求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据此,高校思政课理应探索出一种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综合评价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案

思政课综合评价模式即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思政课全部教学过程中,落实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侧重于过程,注重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过程中要有评价、反馈、提高等环节。思政课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下面就主要的一些做法作一些说明。

1.活动评价法。思政课教师可先把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要求各小组在整个学期内逐次完成设计好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各项活动项目。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主题演讲、讨论、辩论、新闻播报、时事述评、参观访问、社会调研、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中要求学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并要求能用思政课有关理论进行阐释。活动结束后进入评价环节,既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如在活动开始前安排的三名学生评委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也进行小组互评(让各小组派代表互相点评对方的优缺点),教师最后作总结、评价和引导。教师作点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活动内容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关系,活动对于学科知识拓展、运用能力培养等的意义。二是强调思政课活动内容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等关联。三是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四是要结合学生思想、专业等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评价,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3]。

2.档案记录法。学习档案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师生互动情况的集合体,基本框架可由个人信息、学习记录、学习成果、学习资源、评价反思等模块组成。可由两个层面进行。一是要求学生自己建立关于思政课的学习档案,记录自主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心得、存在的困惑、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业反馈、试卷记录、收集的有关资料等,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思想、情感和能力发展过程。这一层面强调学生个人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二是思政课教师建立师生互动学习档案,如记录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答问、讨论、演讲、参观、调研、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甚至包括考勤在内的活动过程。这一层面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强化,所以要求教师做出的评价应客观、公正和科学。

3.调研法。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研可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问卷调查既可即兴调查,也可精心设计问卷。即兴调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现场就突发性的某一种现象如学生玩手机、聊天、听歌等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提供纸质意见和建议(避免学生当场碍于情面而不便回答或意思表达不真实的情况)进行调研。这一调研法主要针对突发性、偶发性事件。精心设计的问卷既可打印出来现场发给学生作答然后回收,也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通过网络进行收集信息,即教师可把问卷发布在BBS论坛上与学生进行讨论,或通过E-mail发到学生信箱,由学生回答后反馈结果。这一调研法利用了最新科学技术条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神秘感,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访谈法如随机邀请几位学生召开小规模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关于思政课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做到教学相长。观察法如在实践课讨论活动中,教师可选取一个小组观察他们讨论的过程并进行适时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每一次调研之后须给学生适时进行反馈,反馈时运用思政课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以达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的。

有学者将形成性评价分为六个维度,即学习动机、目标、态度、内容、方法、意志。具体的评价主体、对象和方式分别为:学习动机(含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等)、态度和方法,对其评价采取学生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自评;学习目标和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由教师评价;学习意志(含学习过程监控)的评价可采取由学生填写每周学习档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或学习小组成员互评或由教师通过学习档案评价[1]。其主要的作法也基本上是问卷调查、访谈、自评、互评、学习档案评价、教师评价等几种方式。该学者在其论文的结束处遗憾地告诉我们:“但是,该体系(指思政课自主学习体系)难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体验等内容进行客观评价,评价内容也待细化和完善。目前全校仍实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如何使该体系和学校统一的评价标准互相协调和补充,还需要深入探讨。”[1]

本文以下终结性评价的综合测算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该学者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细化方案的一种探索,其中包含了对学生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力等这些难以定量测算的量化考核方案。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侧重于结果,注重对学生进行分等定级。传统的作法是以一张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因弊端很多早已遭诸多专家诟病,也不受学生欢迎。鉴于此,笔者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摸索了一种综合性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具体做法是把学生课程结业成绩主要分为平时成绩(10%)、实践课成绩(30%)和考试成绩(60%)以及绩效奖励分(10分为限)四部分进行综合测算。

1.平时成绩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占总成绩的10%,考核内容主要是上课考勤和课堂纪律。采取的方法是惩罚性的扣分制,平时成绩基准分为10分,学生如果出现迟到、旷课、玩手机游戏等现象将记录在学生学习档案里,并纳入到总成绩考核中酌情扣分(具体参看表1)。旷课实行抽查制,一学期抽查4次,每次旷课扣2.5分,如果4次全部旷课,可视为拒绝参加本门课程的学习,则该门课程直接记为不及格。表中的“其他”如是否参加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等也可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之中。基准分扣完为止。

表1 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扣分细则

惩罚性扣分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基准分应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促进其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完善,这也正是思政课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所以,思政课教师在记载学生扣分情况时,要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如课间十分钟找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改正。

2. 实践课成绩考核。实践课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内容主要分为课外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和网络实践三大块。课外校园实践内容主要有观后感、读后感、讨论、主题演讲、辩论等,社会实践主要有参观、访问、调研等,网络实践主要有浏览课程网站并在互动栏目提问、发起论坛、完成作业等(具体的活动安排方案见表2)。

表2 实践课活动方案

实践课的活动内容全部在课外进行,不占用课堂理论授课时间,因课堂理论授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为防止学生流于形式、马虎应付,其中有些活动如讨论、主题演讲等要求学生提供相关的活动记录和照片资料,以此督促学生切实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思政课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来合理安排某一学期的实践课内容。不求多,但要求精。重点是要围绕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来进行,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高级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的发展。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主要是在评价、反馈、提高等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

3.试卷成绩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核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对思政课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命题之前,“概论”课程组的全体教师要先召开专门会议对命题方案进行研讨并形成共识:考试命题应注重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考核,遵循题型多样化的原则,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即使是客观题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也主要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概念辨析、命题、关系等),尽可能减少对单纯记忆性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党的会议等)的考核。主观题如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考核。

4.奖励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以上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合起来已占总成绩的100%,那么这里的奖励分就是在100分之外实行的。之所以将奖励分放在学生总成绩100分以外来进行考核,主要原因是在目前仍然是中班或大班教学情况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些没有积极参与的学生有的并非不愿意,若因这样的原因而造成失分则有失公平。同时,奖励分太多也不合时宜。

奖励分以10分为限(太多有失公平),根据学生在整学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定。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答问、课堂模拟教学、课前案例分析、时事述评等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主动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些表现性项目(具体加分细则见表3)。

表3 奖励分细则

实行奖励分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形成互动式的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单列奖励分项目有利于将一些敢于表现、善于表现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激发出来,也可让其合作能力以及胆量、意志力、精神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综合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评价模式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改进思政课的学习评价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综合评价模式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通过活动项目法、档案记录法、调研法等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纪律观念、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核。即使是终结性评价,也突出了综合考核,是对学生平时表现(考勤、纪律等)、实践表现(讨论、辩论、演讲、观看影视剧、阅读原著、调研、网络学习、撰写论文和调研报告等)、考试表现、参与课堂表现(答问、案例分析、时事述评、模拟教学)等各方面表现的一种综合考核模式。此与传统的简单的纸笔测试方式相比,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个性的发展

思政课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容易让学生形成学习是为了考试的观念,从而造成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达不到教学目标。综合性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把学习注意力转向高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意志力、纪律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如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表现,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样不仅能充分呈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而且能随着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获得与智力因素发展相适应的积极态度、健康情感、科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如调研、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等实践活动,考察的是学生对日常真实生活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方法性知识(信息收集、沟通与交流、调查访问、统计测量、讨论评价等),方法性知识是学生思维力、判断力、问题解决力的基础,能有效克服信息社会条件下海量信息与有限生命之间的矛盾。加强思政课综合评价中的实践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实践课活动中获得方法性知识,这在某种意义上比单纯给学生灌输一般性知识更为重要。再如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课堂表现、平时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能更加全面考评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与进步,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丰富发展。

(三)有利于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

思政课综合评价方式能促使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在综合评价模式中,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担当好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之外,还有更多更有难度的角色需要担当,如实践活动的策划者、管理者、引导者、评判者、教育者等。要担当好这些有难度的复杂角色,教师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些身份上的新变化。思政课综合评价模式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考核,所以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等。

总之,综合评价方式对于改进思政课课程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李红军.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4):63-66.

[2] 姬会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表现性评价方法探讨[J].理论探讨,2010(2):34-37.

[3] 杨玉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多元学习评价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下期):181-182.

Briefl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Courses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HEN Quanxin

(School of Marxism,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China)

Due to the simplicity of the assessing model and the narrowness of assessment range,the traditional standardized examination in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an hardly produce sound terminative appraisal about th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It can hardly check the students′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their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as well as their personal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ssess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terminative appraisal.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focuses on the process and puts st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ir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while the terminative appraisal is centered on results and lays emphasis on grading of students. Such a comprehensive pattern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in the courses,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ir ability as well as their personality,and to the renewal of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ir teaching methods.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a comprehensive assessing model;teaching effects

2016-05-17

陈全新(1974-),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医药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9.010

G642

A

1008-6285(2016)09-0041-05

*湖北医药学院2014年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方式研究”(2014029)之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考核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