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近10年排舞科研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7-01-28 09:04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育研究教学

陈 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对我国近10年排舞科研状况的调查研究

陈 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我国排舞科研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我国排舞科研的成果、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我国排舞;科研状况;不足;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公开发表于2008—2017年5月近10年间的排舞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筛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研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研文章的统计与分析

2008—2017年5月我国学者对排舞的研究发表相关文献共计331篇,总体来看,科研成果的数量呈现起伏增长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随着排舞的深入推广并普及到各级工会、社区、单位,由此激发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特别是普及范围深入高校,而高校体育专业教师作为排舞科研的主力军参与其中,从而助推了排舞这一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科学研究。

2.2 研究学科领域的分析

根据我国的学科体系以及排舞科研文章的数量统计可知,自然科学领域1篇,占总数的0.3%;农业科学领域0篇;医药科学领域5篇,占总数的1.5%;工程与技术科学4篇,占总数的1.2%;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 321篇,占总数的97%。

2.3 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情况分析

2.3.1 研究方向 对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归类可知,我国排舞的科研文章涉及的研究领域大致可以归为以下6类:关于排舞项目推广及可行性的研究有122篇,占36.9%;排舞功能价值及项目理论体系的研究有98篇,占29.6%;排舞教学研究有53篇,占16 %;排舞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37篇,占11.2%,排舞的创编及竞赛规则研究有13篇,占3.9%;排舞与广场舞等项目比较研究8篇,占2.4%。

2.3.2 主要研究内容评述 (1)排舞项目推广及可行性研究。此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排舞在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课程的推广普及可行性方面。陈燕(2008)发表了作为我国排舞研究中发表时间最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排舞的健体、健心、健脑、健美和终身锻炼价值,并提出了学校推广排舞课的实施对策。随后,焦敬伟等(2008)提出了排舞具有较高的社会推广价值,对排舞作为我国全民健身项目的推广提出更为宏观的总结和具体可行措施。王美等(2014)分析了我国排舞运推广的途径,总结了我国排舞良性开展的同时存在舞曲创编上呈空白区、过多借鉴国外舞蹈和音乐元素、没有突显本国的传统文化特色等弊端,深度分析了排舞在我国的推广策略。常蕾等(2016)提出了我国排舞推广的创新策略选择,论证了“互联网+”时代带给排舞运动发展的新契机,以及从思维模式、网络技术手段、认知途径以及推广环境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与国际排舞相接轨,为我国排舞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不同地区及学校开设排舞课程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2)排舞功能价值及理论体系的研究。排舞自传入我国之后,以其自身特有的价值迅速在全国推广,并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一组织和推广,可见其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价值。关于排舞功能价值及项目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对排舞项目的界定与介绍;②对排舞兴起原因的探析;③对于排舞功能价值的研究;④排舞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排舞对学生体质状况及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

(3)排舞教学研究。排舞教学的研究层次不尽相同,研究内容多围绕高校排舞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对教学考该和教学评价的研究很少,53篇研究中排舞课程研究就有17篇。例如,石兰萍(2012)提出了排舞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优势,从实践、理论、校园活动、比赛以及师资五方面资源途径对排舞课程进行开发;唐晓义(2015)对排舞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傅芳香等(2016)对普通高校排舞课程的总体框架进行了构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对排舞课程教学具体目标进行设计和教学实践。

(4)排舞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该方面的37篇研究文献中共有32篇是对排舞在我国市区、高校的开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前景的研究。另外5篇以全国排舞大赛为契机,对我国排舞教练员和裁判员、参赛运动员以及老年人参与排舞的现状的调查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地域上,多数作者选择单片区域为调查源,都分别以所在地为调查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和学校,针对排舞在农村的开展的研究仅有1篇。如王明明(2013)指出我国高校排舞教学存在专业教师少且教龄短、教材紧缺、教学大纲不统一 、教学实施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高校排舞教学问题提出了建议;李忠梅等(2015)提出了我国排舞将走向人才培养、竞赛训练、产业化、生活化及社会化发展模式,排舞的文化内涵需要不断丰富.

(5)排舞的创编及竞赛规则研究。排舞的创编的研究领域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少。鲍其安(2010)认为音乐的选择、乐曲的分析、舞曲图表的制作、舞蹈要素的确认、舞蹈间奏的编排、舞蹈水平的准定、后续工作的确保作为排舞创编策略和方法;李遵(2012)提出了排舞创编应把握结构、风格、舞步、舞谱4个创编要素特征;苏丹(2014)提出了我国本土民间特色排舞创编的基本步骤及创编思路。

(6)排舞与健美操等项目比较研究。排舞这一健身项目传入我国,作为新兴的流行元素,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势必对我国本土广场健身舞以及传入我国较早的发展较成熟的健美操、体育舞蹈项目相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产生相关的比较性研究研究成果有8篇,其中李鹏鹏(2013)通过对健美操和排舞的比较分析,认为排舞负荷特点更适合于中老年人,而健美操其项目特点更适合于年轻人;廖敏(2015)对排舞和广场舞的起源、特征、分类、功能、竞赛规则进行了比较;王欣等(2010)认为排舞发展的空间非常大,且比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具有更好的交流特性,但是排舞运动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虽易被接受,但降低了观赏性。

2.4 我国排舞科研的特点分析

2.4.1 科研成果服务于排舞推广与发展排舞科研成果科学地总结了排舞在全国、各省市和学校的推广普及的理论经验和不足,为排舞这一新兴的时尚健身项目在我国能够快速健康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助力。

2.4.2 科研成果的社会公益性强 排舞是作为我国全民健身及高校教学中的新兴项目,其发展惠及受众广泛。排舞科研要履行“为全民健身服务、为排舞发展指引”的职责,其科研成果也必定要体现公益性,具有服务大众和公共性等主要特点,要为全民健身、排舞进校园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2.4.3 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强 排舞科研成果已经并将会广泛应用于排舞创编、推广及发展过程中,具有指导及规范作用。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得到转化,解决排舞在我国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排舞在我国的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3 近10年我国排舞科研的不足及建议

3.1 近10年在中文期刊上发表排舞文章数量,相比较健美操、广场舞等项目的发表文章数,居于下游,虽然自2008年起呈逐年递增趋势,但2016年起文章数量已呈现下滑,显示出科研体系和管理缺乏规范和成熟的一面。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排舞项目本身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学科建设和排舞专业人才的培养。

3.2 核心刊物发表排舞科研文章缺乏,基金项目比例较低,被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录取极少;2008—2017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14篇,基金资助论文8篇,其中国家级课题1篇,省、市级管理课题为7篇;在2015年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录用排舞方面的论文仅3篇,分量之少可见一斑,这说明我国对排舞的科学研究基本是以自发性研究为主,研究层次不够深入且研究质量需要提高。

3.3 我国排舞的“基础理论”研究观点相对较多且零散,深入研究较少,只是从单纯的工具视角进行论证而较少从文化内涵中进行分析;只注重单纯的资料挖掘而没有借助其他学科进行综合研究,且研究方法较单一,与相关学科如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较少。

3.4 排舞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介绍和推广普及方面,在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介绍,相应的实证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和管理方法的文章数量太少,成为排舞科研的瓶颈。此外,研究创编的文章较少,而对排舞如何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欠缺;

3.5 外文文献引用较少,对排舞研究视野不开阔,排舞的国际化研究欠缺。中国排舞走向国际化,是排舞在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世界排舞引领我国排舞发展,使中国排舞具备国际范式。与此同时,如何提升中国排舞的文化品性,如何创编充满民族特色的原创排舞,使排舞成为宣传与弘扬中国文化的载体,需要我国排舞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3.6 研究作者地域分布不均且重复研究较多,对欠发达及农村地区科研开发不够。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促使排舞这一具有群体特征的项目成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和繁荣的重要路径,期待排舞学者的深度开发。

3.7 在我国互联网和科技跳跃式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新媒体模式,信息化、科技化地将不断出现的新的舞曲和舞步进行传播和推广,以排舞在我国推广效率和发展水平,值得我国排舞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1]鲍其安,周亚军.研制排舞竞赛规则的原则和方法[J].福建体育科技,2010(1):20-23.

[2]李遵.排舞运动兴起的四大因素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54-57.

[3]白光斌,高鹏飞.“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J].体育与科学,2012(3):105-109.

[4]孙林.排舞运动的发展及其文化品性[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6):22-23.

[5]李遵.排舞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6]常蕾,马鸿韬,王艳.比较视野下排舞的推广过程、推广模式及其策略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1):41-45.

G83

A

1674-151X(2017)18-061-02

投稿日期:2017-07-25

陈娟(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30

猜你喜欢
体育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