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启示

2017-01-28 09:04王惠敏张子健杜相儒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劳动思想体育

王惠敏,张子健,杜相儒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启示

王惠敏,张子健,杜相儒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展开了研究,以得出其体育思想的精髓。并结合其思想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体育思想:强调健康是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体育教育孕育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育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体育活动要与儿童的运动天性相符合,遵循其发展规律。

裴斯泰洛齐;体育教育思想;体育生活化

诞生于19世纪的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为教育史上书下了光辉一笔,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并开创出其特有的体育思想体系,为现代学校体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从经历到认知,从认知到研究,从研究到实践,每一步都体现了裴斯泰洛齐在教育方面的主导性。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延用至今,甚至与如今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纵观当前研究现状,教育界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对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展开了研究,如段长波、黄贵和苏永骏等人就针对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展开了研究;吴值敬、范哲林等人就针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展开了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本文将结合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和教育思想,对我国现有的体育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瑞士教育学家,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的儿时非常坎坷,在他5岁时,其父亲因病逝世,兄弟姐妹因不幸夭折,为此他的母亲也郁郁而疾,由于家庭的不幸变故,儿时的裴斯泰洛齐是在仆人巴贝丽照顾下长大的,她将裴斯泰洛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教育。这使他终生难忘,这也为后来裴斯泰洛齐用尽一生推行的“爱”的教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引导下,裴斯泰洛齐立志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以此来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用以解救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贫苦人民,他坚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并且只有通过教育的手,经过道德、体育、知识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之人生得以正确发展。而裴斯泰洛齐更是把体育看做人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受到17世纪初期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所影响,放弃其先前所做的神学研究,在38岁时开始从事贫苦儿童教育计划的研究,让儿童一面学习生活技巧一面学习知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开始了创作。《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于1780年出版,全书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须顺乎自然”的理论。他认为,人性中具有无穷无尽的自我应变能力,人的道德素质修养和知识的造诣完全由人自己负责,而教育只是发展人性的优势,使其能够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其先后主办过两个学校作为他的教学实验基地,以证实他在德、智、体3方面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自给、自足以及助人的能力。

2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体育为教育之首

随着现代化发展,知识与经济成为了世界发展的共同体,许多快捷又简便的时代产物应运而生,人们甚至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大幅度体力活动的减少使得体能在劳动中的运用迅速降低,并且许多的劳动职业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显得多此一举。不过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有益于身体的生活方式,这就为体育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因为体育是生命质量的坚实基础与基本保障,所以体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而体育课程作为如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这更加印证了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而裴斯泰洛齐也说过:理性上也规定必须在能力训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而不能把这一顺序颠倒过来。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体育——首先训练一般的能力,然后再训练专门的技能。

2.2 体育与生活相结合实现“体育生活化”

裴斯泰洛齐在《天鹅之歌》中,谈到其最重要的思想“生活教育”。他认为学校只是提供教育知识与方法的平台,而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中才是学生真正成长的舞台,毕竟只有将学校里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能学以致用。裴斯泰洛齐主张并推行体育能力的教育要在学校中以及生活中同时发展,他认为,在学习与训练中充分利用儿童的感官,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裴斯泰洛齐将体育劳动与知识学习相结合视为帮助苦难中人民掌握劳动技能加以运用并脱离困境的重要途径,而且将劳动教育和体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德、智、体和谐教育发展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体各种机能训练、职业专门训练、生活技巧训练和其他一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训练都在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理念”里。他认为通过劳动教育能巧妙的将德、智、体完美的贯穿从而实现他的和谐发展教育理念。而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裴斯泰洛齐的思想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先导性,把“教劳结合”体育生活化作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把体育看成是劳动教育的最初阶段。而日常劳动也是一种体力活动,所以人的基本运动方式也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劳动技巧、劳动方式、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建立在健康身体的发展基础上的。

2.3 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早年裴斯泰洛齐因受到文艺复兴的洗礼从而树立了价值平等的人生观,并提出了“心的教育—手的教育—头的教育”,即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如他的“要素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到了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中”,他认为,道德教育的要素是母爱,体育的要素是人体的关节活动。所以,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打造学生良好身体条件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无形的不同程度的内心发展。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有别于智育教学、德育教学的那种紧张学习氛围,以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放松作用。

裴斯泰洛齐把德、智、体及劳动教育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体。他曾说过:道德、爱心和忠诚的发展,只有通过将这些美德付诸实践。智力的发展主要来自思考,而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发展自然来自运用我们的感官和四肢。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可以通过体育课教学中的编排和组织,向学生传递团结一心、永不言败等良好品德。他对德、智、体3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在和谐发展中起到平衡的作用;知识能力与智慧影响着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体育充当着劳动能力提高的关键,所以说体育是德育、智育的最好的表现体。而且裴斯泰洛齐还认为,要在智力训练的基础上组织体育。前面我已经论述了道德和智力的实际训练的要素,接下来就对体力方面进行论述。因为倾向是道德和智力发展的首要源泉,所以身体方面实际能力的正常训练也需要类似倾向的激励,人们发现它也是我们感官和四肢的特性,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活动正在到来的智力和体力的刺激,使那种倾向的实现成为实践的必然性。但是,尽管有效的资源有很大的不同,而我们对它们的利用——德、智、体的——却是服从于不变的法则的,因此,它本身也是不变的。所以体育是裴斯泰洛齐教育方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2.4 体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则

“自然”,人们所熟知的是一切因自然规律的循环而自我存在的事物,而裴斯泰洛齐所认为的“自然”是指儿童天生所具有的天性,并用教育的手段保留这种自然的天性,用教育所特有的统一性、无私奉献巩固并促进这种天性的发展。他认为,人类在自然进程中是不可改变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两种好的教育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建立在自然永恒法则基础上的教育方法。所以,德、智、体以及劳动教育之间是缺一不可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只传授孩子们知识能力的形式,还应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实践能力优劣的前提就是儿童自身的身体条件。进行体育的目的本身不是对人的改造,而是通过体育锻炼完成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同时也是身与心统一的必要手段。以上是裴斯泰洛齐把自己的总结当作教育自然化的实验,自然进程是人在特定空间所能发展出来的才能。

而初级教育只是引导并辅助的一种过程,儿童就像新生的胚芽,教育则像篱架一般引导它们的成长,保证它们不走向歧途。所以遵循自然的教育,就应该放任其自然成长,使其独立发展,培养孩子们的应变能力与独立能力,而教育只需加以引导并及时纠正。这正是现代体育教育的方向,要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所特有的吸引力,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使其尽可能的放大。重视过程的参与以及如何培养积极的情绪,通过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独自锻炼能力或独自的体育兴趣爱好,而非强制,我们营造轻松愉快地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3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3.1 遵循体育在教育中的位置

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为教育之首,必然有其道理,因为健康的身体才是各项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的加油站,拥有充足的燃料,才有强大的动力。拥有良好的体质,才能快速完成各种技能的学习,所以裴斯泰洛齐充分证明了体育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更应该树立体育在当代教育中的位置,如今当代校园教育中,体育课经常被所谓的主科课所占用,为此我们应该杜绝这种现象,并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增加体育课的课时同时将体育放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首位。

3.2 提倡体育运用在生活之中

裴斯泰洛齐提倡体育生活化,目的将体育融入到生活之中。而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走向大众化紧密联系生产生活。而体育与教育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一次证明裴斯泰洛齐的正确思想,所以应该丰富现代教育的方式,将生活技能融入体育课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3.3 弘扬和谐与自然的教育观

裴斯泰洛齐主张德、智、体和谐教育发展,而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两者可谓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入自然的法则。所谓自然就是在不误入歧途的情况下,顺其自然的发展。而这一宗旨在体育方面可以得到更为突出的发展。体育就可以顺其自然的根据学生所喜好进行培养,而非定向发展。同时运用竞技体育中的精神加强学生的道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1]段长波.体育生活化: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J].体育与科学,2012(1):112-114.

[2]黄贵,苏永骏.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33-39.

[3]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扬州大学,2009.

[4]范哲林.裴斯泰洛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5][瑞士]约翰.亨利希.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G80

A

1674-151X(2017)18-075-02

投稿日期:2017-07-21

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现代欧美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启示(项目编号:JY162049)。

王惠敏(1985—),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思想文化。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37

猜你喜欢
劳动思想体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