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2017-01-28 09:04孙磊磊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

孙磊磊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当代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孙磊磊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项传统运动项目。由于受到武术自身限制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代武术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本文在当代武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武术发展困境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引起人们对传统武术的重视,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武术发展;对策

1 武术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其概念、内容、形式等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冷兵器逐渐被历史洪流淹没,开始出现大量武术套路并生产专门的武术器械,武术从一种军事技术演变成体育项目,从战场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传统武术形式。随着武术竞赛规则开始制定,武术竞赛逐渐规范化,竞技武术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武术体育化使得武术逐渐衍生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体系。

“传统武术”的概念是在“竞技武术”概念出现后才被提出的,在此之前中国武术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现在所说的“传统武术”形成发展过程。学术界对“传统武术”的定义众说纷纭,并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分析学者们对武术的研究,笔者认为周伟良对传统武术的界定比较全面,即它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兴起并发展至今的,一种以套路、散手等技法为主要活动内容,以提高道德修养和技击能力为目标,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过吸收中国哲学的精髓,形成的一种集修养身心、保身立命、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竞技武术”是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下,从传统武术演变而来的一种体育运动。竞技武术是专业人群围绕竞赛项目、竞赛规则而进行武术训练,以提高武术运动者的竞技水平并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一种武术运动。

这池塘不是她家的,里面有没有麦麸,关她什么事!青蛙叫不叫,关她什么事!这深更半夜的,她一个人在池塘里捞麦麸,简直是疯子!

2 当代武术发展现状

2.1 武术在国内的发展

首先,弘扬中华传统武术的国产影视作品涌现,如《卧虎藏龙》《英雄》《叶问》等一系列电影上映,让人们更深入认识到武术的精神内涵,激起了群众对中华武术的热情。其次,武术类电视节目空前发展,如河北卫视的《英雄榜》、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深圳卫视的《功夫之星》等节目以中华武术为核心内容,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让更多的观众对武术形式、武术类别、武术门派等有更多的认识,使普通大众对“武术”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会打”的阶段,而是认识了解到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

2.2 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

首先,中华武术受到好莱坞影视制作的追捧,《功夫熊猫》系列的电影以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为主要文化元素,在全球热播,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2016年春节的上映《功夫熊猫3》北美票房排行榜中以单周票房过万(10 438美元)的成绩高居同期票房榜首,中国功夫借助好莱坞电影被世界观众所了解,扩大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同时,李小龙、杨紫琼等大批中国功夫影星在好莱坞的走红为弘扬中国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传统武术在国外受到推崇,咏春拳、太极拳等传统拳种在国外受到追捧,习武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来华参加武术比赛的外国选手也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武术得到了世界人们的认可。再次,越来越多的国际武术组织建立,国内武术名家奔赴国外教学,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3 当代武术发展困境分析

3.1 传统武术种类大量消亡

中国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衍生出了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大众武术等不同武术形式,形成了一个多元发展格局。它从民族走向世界,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被世界人们所熟知。但受现代化冲击和文化入侵的影响,当代武术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明清时期不仅宗派林立,而且器械、拳术和套路等武术种类繁多,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鼎盛期。但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后习武人数急剧下降,诸多武术种类因失去传承而消亡。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显示,全国传统武术拳种套路有2 000多种,而到了80年代,只剩下129种,其中近70种拳种已无人会练没有传承人,只剩下名目,面临失传困境,仅太极拳、咏春拳、螳螂拳、八极拳等共28套拳种有正宗传承人,随着传承人的过世已逐渐面临失传的境地,处在消逝的边缘。

3.2 竞技武术一枝独秀,传统武术备受冷落

控制变量有:(1)trade,贸易依存度,即一国商品贸易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2)inv,一国接受FDI占该国GDP的比重;(3)hc,人力资本指数,基于一国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回报率计算得到。

在中国体育强国之路上,为了迎合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优先发展竞技体育成为我们国家发展体育的战略重点。竞技体育成为体育文化生存形态中的强势文化,至今仍处于体育运动的主导地位。国家政策在对武术的发展也将重心放在了竞技武术上,使得竞技武术得到了良好发展。全国各省市纷纷建立专业竞技武术训练队,全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已开始设立竞技武术项目。受当时国家对武术发展政策的影响,人们对武术的认识逐渐局限于竞技武术中,认为传统武术仅是竞技武术的分支,逐渐把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而忽略了其文化内涵,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了武术的良性展。

3.3 大众武术的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1.1 传统武术理论研究不足,迷信色彩较重 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传统武术具有天然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武术创作者创作的武术套路往往被加上神秘色彩,如“踏雪无痕”等,加上现代武侠片中的电脑特技以夸张的手法将武术呈现出来,容易误导观众,带有迷信色彩。由于武术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鲜少留下相关文字记载,对各武术创作、武术套路等的研究缺少历史资料,因而导致了传统武术自身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一天转眼过去了,我们得回家了,和妈妈走在通往村口的路上,回头看那一幢幢新楼房,我还有点依依不舍呢。听着那喧闹的人声,我们不住地感叹:“变了,一切都变了!”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瑜伽、跆拳道等时尚体育项目被引入国内并受到追捧的同时,中国传统武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西方国家逐渐兴盛起来。以中国功夫而出名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尽管已经去世,但他在国外的影响力仍在,并深刻影响外国朋友对中国武术的热情。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外国人纷纷来华习武,到中国工作、支教、旅游的国外友人对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浓烈的兴趣,他们聚集到少林寺、青城山、武当山等各派武术发源地寻师学艺,习练中国传统武术。随着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一味追求西方体育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崇尚个人竞争,重视竞技武术,这种因社会环境变迁而造成的体育文化的改变,使得国人对传统武术的态度越来越淡漠。

3.4 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内冷外热的反差局面

眨眼间,陈山利的后卫队和救护队就成了一个单独的行动单位。陈山利忙对紧随其后的李晓英使使眼色,无奈李晓英根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管按照自己的速度行走。突然,陈山利发现了藏匿在丛林密处的日本兵士的枪口,对准了她。

4 制约当代武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4.1 制约武术发展的内部因素

大众武术来源于日常生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现在大众武术的老龄化、妇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体育健身项目中逐渐被边缘化。受发展竞技武术政策的影响,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不够明确,将大众武术与竞技武术混淆。目前,群众基础较广的大众武术仅表现在几类拳种上,如陈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这些拳种的习练人群大多是退休人员,呈现老龄化趋势,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武术却只剩老年人坚持习练,缺少创新的大众武术已经离开群众太远,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它将被越来越多简便易学的时尚体育项目所取代。

4.1.2 武术门派繁多,不利于推广传播如前文所述,现存的武术拳种有129种,而且每一个拳种都有独特的套路与器械体系。不同门派不仅使用的武术招式不尽相同,各自使用的武术器械也是五花八门。这种武术派别所谓的繁荣发展景象不利于武术形成统一发展规模,难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阻碍了武术圈的整体传播与推广。

4.2 制约武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一方面,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传统武术兴起与封建社会的军事战争背景下,为防身自卫,武术得以发展。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技击在军事战争中的作用已被热兵器所取代,传统武术也就逐渐失去了其生存土壤。另一方面,受西方体育精神的影响,中国的体育发展重心开始放在竞技体育上,武术不可避免地出现分化,以比赛夺冠为目的的竞技武术得到发展,而以强身健体,内外兼修的传统武术逐渐衰落。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 论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武术需要我们继承下去,在武术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的环境下,需采取积极措施以保护武术传统与武术精神。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重视传统武术文化,对待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态度不能厚此薄彼,应在政策上支持传统武术,提升传统武术的文化战略地位;同时,加大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传统武术重新回归群众生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武术段位制,加强对武术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武术运动向国际接轨。尽管武术段位制自1997年就已开始实施,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群众对其都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可见对武术段位制推广成效不够,因而要加强推广,让全民对武术段位制有一定了解。再者,武术传承人要转变旧思想,推动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革。并不断简化和优化武术套路,以便更多的人习练,如现在的“五禽戏”是武术传承者简化、优化的结果,目前影响范围较广。武术传承者是传统武术套路和武术文化的最好载体,他们要为武术传承和发展做出努力。

5.2 建 议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处境,国人对武术的态度越来越淡漠,国外却有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纷纷来华习学正宗武术。由于武术理论研究不足,门派繁多,难于管理,加上传统武术生存土壤缺失和西方体育的冲击,武术的发展面临困境,传统武术种类大量消亡,竞技武术备受追捧,大众武术逐渐萎缩。面对这些困境,需要从政府重视、武术段位管理、传承人推广等方面来采取措施,以保障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粟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唐志云.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2).

[5]马文国,邱丕相.文化争夺的时代:传统武术的无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6]郭玉成,等 .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4 ).

G85

A

1674-151X(2017)18-145-02

投稿日期:2017-07-11

孙磊磊(1994—),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74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竞技武术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