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润泽教育理念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实践研究

2017-01-28 09:04郭叔娇翟烈钧利杰辉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麒麟武术文化遗产

郭叔娇,翟烈钧,利杰辉

(1.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东风小学,广东 广州 510900;2.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东 广州 510900)

在润泽教育理念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实践研究

郭叔娇1,翟烈钧1,利杰辉2

(1.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东风小学,广东 广州 510900;2.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东 广州 510900)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中国蓬勃开展,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东风村殷家庄麒麟舞、麒麟武术的传承问题,在学校的润泽教育理念下传承和发展麒麟舞、麒麟武术教育,提出相关传承、保护与发展措施,以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润泽教育;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麒麟舞;麒麟武术

1 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较为理想的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校园,这是实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城郊街东风小学和从化中学是从化区麒麟舞、麒麟武术(莫家拳)特色项目学校。教师结合学校领导提出建设“润泽教育”的特色校园建设理念,开展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润泽教育理念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实践研究》,整合殷家庄的麒麟舞、麒麟武术,滋养学生的心灵,锤炼和打造高品味校园文化,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积极推进“我的中国梦”活动。使东风小学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麒麟舞、麒麟武术,同时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文化。

2 麒麟舞和莫家拳传承出现的问题

麒麟舞是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东风村殷家庄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集歌、舞、乐于一体。麒麟舞文化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2013年7月,殷家庄麒麟舞传承人殷跃松申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家拳是广东5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殷家庄的麒麟舞、麒麟武术(莫家拳)作为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展现了岭南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农村逐渐空心化、老年化,殷家庄的麒麟舞、麒麟武术面临着传承困境。由于现代是经济社会,大家都要谋生,而麒麟舞没有经济收入,所以积极性也不高。还有在村里传承存在困难,没有固定的时间,召集人员困难,没有人去学习,成为了保护和抢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同时,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偏颇,文化价值的失落导致了麒麟舞、麒麟武术这支民间艺术奇葩也走到了文化失落的边缘。目前殷家庄的麒麟舞、麒麟武术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传承,以及怎样发展。

3 制订方案,实施行动

2014年11月,为了挖掘学校的本土文化,思维敏锐的翟校长得知东风村殷家庄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和莫家拳后,在翟校长的带动下,在东风小学和殷家庄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拉开了一场拯救民间文化瑰宝的行动。学校即邀请殷家庄理事会商议在学校开办麒麟舞及麒麟武术(莫家拳)培训基地。2015年3月11日,东风小学举行麒麟舞、麒麟武术开班仪式。麒麟武术传承班教练殷宏标、殷跃松、殷金泉及殷家庄理事会代表、东风村理事会代表和东风小学行政等出席开班仪式。殷家庄村书记、村长殷潘怀致辞,向麒麟武术传承班的正式开班表示祝贺并提出厚望。麒麟舞、麒麟武术总教练殷宏标希望,要将本村的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东风小学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而东风小学希望借此平台,借国学之精髓,强教育之效能,继承与发扬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师资状况、学生特点、校园资源、学校特色编制了《麒麟舞》《麒麟武术》校本教材,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传承了祖辈宝贵文化遗产,培养了学生爱家、爱国之情。开设麒麟舞、麒麟武术教学课程,利用学校的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及课外的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进行常态化、持续化地传承、发展这一乡土文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能力。在东风村殷家庄传承人的用心、无私指导下,如今全体学生都学会了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基本动作,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除了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外,还专门设有麒麟舞、麒麟武术提高班,这2个提高班的队员都是通过学校教师精心挑选及孩子们自愿报名参加的。目前,已形成具有麒麟舞、麒麟武术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呈现常态化、有序化、持续化发展趋势,真正将“学生每天1h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工程”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涵落到了实处。

4 效果分析

经过学校领导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麒麟舞、麒麟武术校本课程已初见成效。形成麒麟舞、麒麟武术促科研,以科研兴麒麟舞、麒麟武术的良好教学局面。东风小学是从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麒麟武术传承教育基地,其研究成果辐射到了市内外其他学校。麒麟舞、麒麟武术队多次被邀请参加各项活动:2015年麒麟舞队参加从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获得了第1名;2015年10月,参加了从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表演;2015年11月,参加了从化区第3届稻草节开幕式表演;2016年3月,参加了广州市荔湾区金兰杯”三棋赛颁奖仪式表演;2016年12月,参加了第9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广州荔湾区现场展示及研讨会表演。东风小学麒麟舞、麒麟武术在2015年和2016年从化区大课间操展示中,吸引了市教育局领导、从化区体育界同行、新闻界媒体的目光和称赞。学校开展的麒麟舞、麒麟武术特色教学分别在《今日从化》《文明导报》《乡村语文报》及在从化电视台、从化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了更好地传承麒麟舞、麒麟武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麒麟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达到推动麒麟舞、麒麟武术传播的目的,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级“麒麟舞、麒麟武术”比赛,对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进行评选优秀麒麟舞、麒麟武术学员等活动。学校经常利用各种场合,让麒麟舞、麒麟武术队员上台表演。麒麟舞、麒麟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麒麟舞、麒麟武术的热情。以美化人,以文化人,以武化人,调动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智慧、态度与价值观。

5 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加以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应开展《在润泽教育理念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探索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保护和传承好从化殷家庄麒麟舞、麒麟舞武术这朵民间文艺的奇葩更加美好地发展下去。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前途要看新一代传承人,对学校教育而言,这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我们要打破学校教育与民间传承间的壁垒,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成为教育资源,为新一代麒麟舞、麒麟武术艺人的培养奠定基础。在秉承麒麟舞、麒麟武术传统文化,追求学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将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在坚实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

[1]李小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学校武术教育理念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2]谭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5(1).

[3]翟烈钧.“麒麟文化”在农村小学的传承与发展[J].师道,2016(3).

G85

A

1674-151X(2017)18-153-02

投稿日期:2017-07-10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在润泽教育理念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麒麟武术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01542901)的阶段性成果。

郭叔娇(1978—),小学高级。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78

猜你喜欢
麒麟武术文化遗产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麒麟西瓜”成就“甜蜜的事业”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