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控制运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价值评价

2017-03-07 05:48杜保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骨盆四肢病患

杜保印,刘 丽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骨科损伤控制运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价值评价

杜保印,刘 丽*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目的 观察分析骨科损伤控制运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价值。方法 抽我院收治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90例为实验对象,试验组患者予以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治疗。结果 经治疗之后,组间患者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位情况较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值得推广。

骨科损伤控制;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价值

不稳定骨盆骨折作为骨科中常见的且较为严重的损伤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四肢多发骨折和内脏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容易造成严重的威胁[1]。所以治疗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及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评价骨科损伤控制运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我院对其开展了深入探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共分两组:试验组共有45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是(46.13±2.34)岁。对照组共有45例患者,其中患者男性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是(47.06±3.52)岁。所有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相应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之后,送进手术室实施救治。

试验组进行骨科损伤控制的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骨盆带的方法对因骨折引起的出血来止血,对出血量进行控制,预防患者出现休克。若患者为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治疗时则采用外支架固定等。第二阶段对患者实施手术后立刻送进ICU,并纠正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恢复等。第三阶段当病患的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四肢骨折的治疗,等到患者的四肢骨折情况出现好转后,进行骨盆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的手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2]

实施治疗之后,①优:经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最大分离移位距离小于4 毫米;②良:经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分离移位距离在4-10 毫米之间;③可:经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分离移位距离在10-20毫米之间;④差:经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分离移位距离在20毫米以上。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分析。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中为优10例,良15例,可9例,差11例,故对照组的优良率是55.56%;试验组优21例,良19例,可3例,差2例,试验组的优良率是88.89%;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组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照组内发生皮下软组织感染的患者3(6.67%)例,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3(6.67%)例,发生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患者2(4.44%)例,发生坐骨神经牵拉伤的患者2(4.44%)例,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22.22%,试验组内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2(4.44%)例,发生坐骨神经牵拉伤的患者1(2.2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6.67%,组间患者对比,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骨折损伤控制是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项针对遭受了严重的创伤而造成大量失血失液患者的一套理论[3],该理论表明,在治疗中应以患者的生理耐受程度及其基本情况等作为依据,实施分阶段的治疗。其治疗的目标是保证病患生命安全,同时采取相应方法进行重症监护及临床复苏的工作,当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之后对患者进行确定性的手术,使患者的机体功能有所恢复。

此种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治疗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首要目的是确保病患的生命,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趋于平稳;第二阶段则是进行复苏治疗,对三联症实施控制或者纠正,从而达到保障后期治疗的目的;第三阶段则主要为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实施者要对手术的禁忌证严格掌握,从而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的效果有保证。与直接对患者进行手术相比,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对患者的预后有促进作用,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术后的预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1] 冯延冰.观察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106-107.

[2] 苗连宝.骨科损伤控制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773-3774.

[3] 金 超.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63-6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18.3447.02

刘 丽

猜你喜欢
骨盆四肢病患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跟踪导练(四)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