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发展意识开创三级教研工作的新思路

2017-03-14 16:03孙波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学校

孙波

编者按:

各地教研机构在政策与课堂、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国际教育与本土教育之间发挥着连接转化的作用,服务于教师的分科、分层发展,有“现代化立交桥”的功能。2016年全国教研工作会议提出,教研系统内部要不断创新,形成全国教研一盘棋的格局。要坚持协调合作,促进教研工作形成合力。纵向上,要加强统筹,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协调配合;横向上,要加强地区间和部门之间的协作。近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依据哈尔滨市教研一盘棋的工作部署,按照全国教研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黑龙江省教育厅和哈尔滨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把一盘棋的思想上升为工作自觉,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由市级教研部门牵头,整合市、区(县)、校三级教研力量,构建市、区(县)、校三级教研网络,完善教研指导、协调和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和自下而上执行反馈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注重创新教研工作方式,促进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更加重视市级教研部门的主导作用,统筹全市教研工作改革发展,调动区县级教研力量的参与,为教师的成长搭设平台,为校本教研提供支持,发挥学校教研团体的主体作用,推动本土问题研究和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加重视教研工作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功能,面对学校、教师的多元需求,更加重视个性化、差异化的指导与服务。

我国教研制度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拥有10多万人的教研队伍,形成了有效的、体系化的教研机构和工作机制,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形势下,各级教研工作都面临新的挑战,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研转型发展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自下而上的主动探索与实践,需要各级教研人员更新观念,找到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传承中实现发展与创新。

2016年初,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出台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关于加强市、区(县)、校三级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更加强调全市教研一盘棋的思想,明确了新形勢下全市各级教研机构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推进三级教研工作。

一、增强新发展意识,着力从指导思想、职责和要求上推进三级教研工作

一是三级教研,即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教研、以各区、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区域教研和以市教研院为主导的市级教研。加强三级教研工作,其目的就是强化市级教研部门对全市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宏观统筹、整体协调和指导评估;强调三级教研部门各自的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使三级教研制度在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形成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全市教研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为教育改革服务的宗旨,坚持“研中带训”的专业化发展方向,立足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育人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着眼点,以专业化的“教学评估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能力”为切入点,更加重视教研工作的专业指导和服务,更加重视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关键问题的把握与指导,努力实现三级教研工作的转型发展。

二是市级教研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制订全市教研工作规划,把握全市教研工作方向,监督、检查、指导、评估各区、县(市)教研工作,围绕全市教育的中心工作指导各区、县(市)教研工作的开展;区、县(市)级教研部门要依据市级教研部门的总体要求和区域实际制定区、县(市)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方案,帮助和指导区域内学校落实教育目标,检查、评估区域内中小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提升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主动与教研部门联系,制订校内教学研究工作计划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设计精准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研的主要目的。指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是市、区(县)教研部门的重要职责。教研指导要体现价值,就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源于对教师教学和专业素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切实体会和把握。要做到这一点,教研人员就必须深入到学校教学实践中去研究、指导和服务。

三是明确教研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教研工作标准。衡量各级教研水平高低的最终标准,在于教师是否在参与中产生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化,是否潜移默化地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实践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研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才能在教师的自我完善中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增强任务意识,着力从研究的重点领域上推进三级教研工作

一是明确教研工作的基本导向,开创三级教研工作的新思路。在专业人员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和有组织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途径,是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渠道。教研的基本任务是改善教师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教师面对复杂的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不同个体——学生,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而这些思想、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内化。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途径。所以各级教研部门要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构建以教师个体实践为基础的教研网络,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捕捉信息,在教研组指导下,筛选信息,生成创新思路。

二是明确教研工作的新任务,努力探索教研工作的新方式。进一步加强课程育人的研究与指导,提高课程育人的水平。按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指导本区域中小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导学校和教师整体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环节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有机衔接;指导学校和教师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综合育人的价值,发挥各门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指导学校和教师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课堂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指导力度,提升区域课程实施质量。在督促区域各中小学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指导学校认真落实,开展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制订科学并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校课程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不断总结提炼区域课程改革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形成有效的课程制度,进一步提升区域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推动教学提质增效。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指导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指导,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根据国家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方面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区域实际,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组织实施过程的研究,不断完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中高考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三是明确教研工作重点研究内容,切实提高教研工作水平。各级教研员要读懂国家教育政策,悟透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保证学科教育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市级教研部门要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学习和借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要研究和掌握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特点,制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教材编写意图,改变对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要从教育本质层面,对学科教育进行理性探索,从更大范围研究教育现象,探索学科教育规律,把握学科教育的方法。区、县(市)级教研部门要认真研究本区域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诊断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实践中发现蕴含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典型,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要以多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与诊断,正确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三、增强创新意识,着力从建立多种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上推进三级教研工作

一要强化教研工作转型意识,建立多种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是不断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为此,各级教研部门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市级教研部门要从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对教研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课程改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追踪研究机制。要积极建立教研部门牵头、教学研究基地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基地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级教研部门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联片教研、区域教研的积极作用,建立多种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网络教研体系,通过网上研讨交流和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

二要强化校本教研的要素意识,开展精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和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它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师当前面临的现实的问题为目的。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校本教研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和制度,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反映了学校的教研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实践精神,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要强化校本教研的校本意识,开展因需而用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切实问题,又注重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总结与概括。它具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显著特征,强调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人,参与教学研究是所有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员。学校要发展壮大,不能靠简单的“移植”与“取经”,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与自我提升。所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工作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校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校本教研要基于本校实际,把“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等研究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实践平台,并能在实践中灵活组合,形成因需而用的校本教研机制。

四要强化教研工作协作意识,开展实效性强的教研。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主题研讨、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学科工作室、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研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参与教创造条件。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基础;专业引领在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要重视规模较小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研工作,为他们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便利与指导。

四、增强使命意识,着力从教研队伍的建设上推进三级教研工作

一是强化教研部门的引领意识,不断提高其教学领导力。两级教研员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专业性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教研员作为一个区域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其工作特点是针对学校教学,直接指向教学实践,注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重在对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与指导。市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解决课程与教学技术层面问题的主导作用,带领全市教研部门不断提高解决真实而具体的教学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各级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体现。各级教研部门要以“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建设为重点,创新教研方式,认真及时总结各区域在实践中探索的“结对式教研”“订单式教研”“网络和数据教研”等好的经验,充分发挥以教研员为导师的学科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努力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以现场参与,能够反复揣摩的在线直播、点播的“名师课堂”,反复放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真正惠及每一位教师的新教研。

二是强化教研部门的规划意识,不断提高其组织力。首先是教研部门及教研员的工作要远有规划、近有计划,特别是作为活动的创设和组织者既要能高远立意,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和新背景下去把握、规划和统领教研工作,又能立足现实,从细节上精心计划,理清思路,从而防止“近视”、盲目和随意,以求预期教研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教研人员要能独当一面,要有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教研和组织开展专项研究的能力。教研活动是教研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设计组织得好,才能惠及更多的教师。

三是强化教研部门的专业意识,不断提高其评估力。在当前形势下,教研工作只有在对事实和数据的教学诊断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诊断的基础上,才能提供切实的专业化指导。市级教研部门要负责全市教研人员“两个能力”的培训与评估,并逐步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提高教研员的专业化水平。教研员要机智敏锐地发现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并通过分析来透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从而剖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代表教研员或教研部门的“专业能力”。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学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校推介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