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烤烟膜下移栽期研究

2017-03-26 08:24权文彦杨树勋李玉良
作物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烟苗烟株烟叶

权文彦,杨树勋,李玉良,李 琅,郭 亮

(甘肃省烟草公司陇南市公司,陇南746000)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植烟区“两头低温”的区域性气候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1,2]。大量研究表明,烤烟移栽过早或过晚都会使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3]。近年来徽县烤烟种植区由于移栽前期低温干旱及烤烟成熟后期低温多雨造成烟叶贪青晚熟,严重影响了徽县烟叶的产质量。而膜下移栽技术可以优化烟株的大田生长环境条件及烟叶的内在和外在品质[4~9],促进烟株健壮生长,提高烟叶产质量[10~14]。因此在徽县烟区开展移栽期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徽县烤烟膜下移栽的最佳移栽期。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5年4月在徽县银杏乡关坡村进行。土壤类型红黏土,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秦烟96’。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设3个播种期,分别为3月1日、3月6日、3月12日,膜下移栽烟苗达到5叶1心时移栽,膜上移栽烟苗达到8叶1心时移栽。试验设4个处理,即:T1.4月15日膜下移栽;T2.4月22日膜下移栽;T3.4月29日膜下移栽;T4(对照).5月5日膜上移栽。小区面积60 m2,3次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行距1.2 m,株距60 cm,垄高20 cm,垄宽40 cm,穴深15 cm,直径20 cm,带水、带肥、带药移栽。

每公顷施烟草专用肥 (N∶P∶K=8∶10∶18)750 kg,腐熟的饼肥300~450 kg,同时加施过磷酸钙300 kg,施肥方式为条施。移栽前对试验地进行深翻、整地、起垄。根据徽县生态条件,对于膜下移栽烟苗在栽后10~15 d,当烟苗长至离膜顶1 cm处及时进行掏苗压土,并将薄膜口扩大到直径为15~20 cm,然后用土围住烟苗的基部封严实薄膜口,让烟苗伸出膜外生长。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照当地优质烟叶栽培管理规范进行。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烟苗成活率调查

烟苗移栽后,每个小区选择生长势一致、有代表性的烟株50株,调查移栽后3、6、9、12、15 d时的烟苗成活率。

1.3.2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在烟株大田生长的平顶期,每个小区选择生长势一致、有代表性的烟株50株,调查烟株的有效叶片数、株高、节距、下部叶长和宽、中部叶长和宽、上部叶长和宽等农艺性状。农艺性状调查方法按YC/T142-2010[15]进行。节距计算方法:

节距(cm)=株高(cm)/有效叶片数

1.3.3 主要病害调查

在旺长期,调查田间普通花叶病、赤星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状况。每个小区选择生长势一致、有代表性的烟株50株进行调查。病害分级以及调查方法严格按照 GB/T23222-2008进行[16],并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或叶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最高级值)×100

1.3.4 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烘烤后,对每个处理根据 YC/T142-2010方法[15]进行烤后烟叶分级,统计产量、等级结构和均价。

1.3.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SPSS Statistic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膜下移栽对烟苗成活率的影响

在移栽6 d时,处理T2和T3烟苗成活率为100%,处理T1的成活率为98.4%,CK的成活率为96.2%。在栽后9 d时,处理T2的烟苗成活率为99.6%,处理T3的烟苗成活率为99.2%,处理T1的烟苗成活率为97.7%,CK的烟苗成活率为95.3%。在栽后12 d时,其他处理烟苗成活率趋于稳定,而处理T1成活率变为96.3%(表1)。可以发现,膜下移栽处理T2和T3烟苗成活率明显高于T1和常规移栽烟苗,其中处理T2移栽成活率最高,比CK提高了4.3个百分点。

表1 烟苗成活率(%)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tobacco seed ling survival rate(%)

2.2 膜下移栽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通过对徽县2015年气象数据分析,获得徽县烟叶生长期间大田温度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徽县烤烟移栽期日平均气温要求≥13℃的时间在4月中旬,烤烟成熟期日平均气温≥20℃在6月中旬到9月上旬之间。所以,在4月中旬到9月上旬作为大田生长期是最适宜优质烟叶生长的时期。

对不同处理的生育期进行观察,发现‘秦烟96’的大田生育期为133~142 d左右(表3)。处理T1、T2和T3烤烟到达不同生育期的时间都比CK的早,且烟叶长势较好。移栽期较早的 T1、T2两个处理表现出较明显的前期生长优势,旺长期以后差异逐渐缩小,而且,处理T1、T2和T3比CK生育期分别延长了5、9和4 d。处理T2生育期延长最大,有利于优质烟的生长和发育。

表2 2015年烤烟大田生长期平均气温(℃)Table 2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during the grow th period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2015(℃)

表3 烤烟各处理主要生育期Table 3 Themain grow th period of flue-cured tobacco at different treatments

2.3 膜下移栽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在每个处理到达平顶期时分别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并对统计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表4可知,4个处理之间的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长与宽及有效叶数差异都不显著,而株高和节距处理T1、T2、T3与CK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膜下移栽株高比膜上移栽要矮,节距较短。其中处理T2的株高最矮(140.6 cm),比CK矮6.7 cm;处理T2的节距也最小(6.9 cm),比CK减少1 cm。

表4 烟株田间长势调查(平顶期)Table 4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obacco grow th situation(plateau period)

2.4 膜下移栽对主要病害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处理T1、T2、T3比CK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低,其中处理T1的发病率(17.33%)和病情指数(7.56)最低。处理 T1、T2、T3比CK赤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低,其中处理T2的发病率(3.33%)和病情指数(0.37)最低(表5)。

表5 不同处理烤烟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Table 5 The occurence ofmajor diseases of flue-cured tobacco w 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2.5 膜下移栽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对不同处理烤烟的经济性状对比发现,处理T1、T2、T3的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都比CK要高,其中处理T2效果最为明显,其平均产量达到 2476.95 kg/hm2,比 CK提高 124.2 kg/hm2,增幅为5.28%;产值比CK增收0.68万元/hm2,增幅为14.08%,上等烟比例比CK提高了3.5%,中上等烟比例比CK提高了6.69%(表6)。

表6 不同处理烤烟的经济性状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econom ic benefits of flue-cured tobacco w 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3 讨论

通过以往的试验发现,在4月中旬到9月上旬是最适宜徽县优质烟叶生长的时期,而且膜下移栽采用壮苗移栽可以有效提高烟苗成活率[17,18],所以确定好壮苗移栽时期是培育优质烟叶的关键。徽县烟区烤烟适时早栽,可以延长大田生育期,从而有利于烤烟干物质积累及烟叶充分成熟[19~22]。烤烟膜下移栽的花叶病、赤星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种植,说明烤烟膜下移栽对于提高烟株苗期抵抗性,减轻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18,21]。研究发现,适宜的移栽期可以通过改变烤烟生育时期所处的时间,使温度、光照和降水等气候因子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内的分配更加合理,获得更佳的烟株长势、经济效益和化学成分协调性[23]。本试验还发现,膜下移栽的株高和节距都比常规移栽小,这一结论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不过膜下移栽烟叶的株高和节距更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此结果可能是由于配套施肥及环境因素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徽县膜下移栽最佳时期为4月22日左右,其大田生长期处于最适优质烟叶生长期,可有效提高烟苗成活率,比常规移栽提高了4.3%,减少了烟叶的大田发病率,延长了生育期9 d,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有效提高了烟叶产质量。采用适时膜下移栽,有利于烟叶干物质积累和充分成熟,利于优质烟的生长和发育。

参考文献:

[1] Sinsabaugh RL,Lauber CL,Weintraub MN,etal.Stoichiometry of soil enzyme activity at global scale[J].Ecology Letters,2008,11(11):1252-1264.

[2] Turner BL.Variation in pH optima of hydrolytic enzyme activities in tropical rain forest soil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0,76(19):6485-6493.

[3] 徐茜,周泽启,巫常标.烟苗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8-10.

[4] 时修礼,李国栋,杨庆敏.利用气候资源发展豫西烤烟生产[J].河南气象,2002(3):38.

[5]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温小云.石城县烟稻轮作气候分析与区划[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5):143-144,149.

[7] 李 蒙,杨 明,王 伟,等.云南普洱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J].作物杂志,2010(6):75-79.

[8] 莫建国,汪圣洪,谷晓平.基于GIS的贵州烤烟种植气候区划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1,27(3):64-69.

[9] 郭兆夏,贺文丽,李星敏,等.基于GIS的陕西省烤烟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2):21-24.

[10]何余勇,罗定棋,张永辉,等.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品种KRK26的影响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1(3):16-17.

[11]张开辉,张黎明.高海拔地区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1,25(5):459-460.

[12]马本宁,熊 晶,张荣春.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烤烟移栽期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161-162.

[13]刘德玉,李树峰,罗德华,等.移栽期对烤烟产量、质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7(3):40-46.

[14]王克占,孙伟奇,王玉军.不同移栽时间对烟草长势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2):48-49,61.

[15]YC/T 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S].2010.

[16] GB/T 23222-2008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S].2008.

[17]陈 旭,石 磊,袁 坤,等.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1963-1964.

[18]周黎,李宏光,付亚丽.烤烟膜下小苗栽培优势及主要技术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3):42-43,60.

[19]秦世春.普洱烟区优质烟叶生产综合配套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0]刘广玉,杨举田,田雷,等.小苗膜下移栽对烤烟生长及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6):27-32.

[21]孔银亮.膜下小苗移栽对预防病毒病、烟草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1(9):75-80.

[22]何义.延安烤烟膜下移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3]陈福新.吉林省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猜你喜欢
烟苗烟株烟叶
关于一种烟叶植保机抑芽剂定株喷洒的控制原理概述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
有利于炼苗的带脚垫漂浮育苗盘烤烟育苗技术研究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移栽期和施氮量对烟株个体发育的影响
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生理及质地变化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苗病毒病检测及防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