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方法

2017-04-13 02:37王静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院校情感音乐

◎王静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方法

◎王静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人的性格完善还是对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着重对音乐本身艺术性的分析,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以至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被搁置。文章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侧重情感教育应用方法的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实践方法

传统教育侧重于应试技能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方向集中在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上,而事实上学生进入社会后,专业知识并不能发挥所有作用,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学生行为最主要的还是受情感的引导。情感教育扭转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其目的在于以情育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实体性存在。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

情感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态度以及价值观取向,一般而言情感和人的心理需求以及人的客观认知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情感一般很难被细微的观察到,而且更难用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一般情感都是较为抽象化的,但是情感又是较为稳定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情绪。情感主要是人所在的生活环境对他所起的作用。情感教育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情感被作为教学的重点看待,教育不再局限在智力上而是对人的情感的重视,强调情感的作用。[1]情感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教育理念,它认为情感应该被放置在教育活动中的各个领域中,而作为一种方法,它注重的是在教学操作方面,强调对学生的情感开发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塑造。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将有助于陶冶学生性情,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具有美妙的旋律,动听的语言以及乐词,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会自觉的进入一种想象的美之中。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够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感受自己情感的动向。音乐教学对各种类型音乐进行诠释将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音乐教学对人的智力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将促进学生对右脑的开发,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将调节人的认知能力。[2]积极的情感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能够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感,能够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在音乐的情感教育中,学生吸收音乐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与学生的情商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将帮助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较为舒适的心理状态上。音乐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意境中,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也是在认知的过程,学生接受同样的音乐作品,虽然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可能存在着不同,但是由于作品的文化特性是同一的,所以接受音乐作品的学生将会形成共同的文化共识。拥有相同文化共识的学生无论是在交流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考虑对方,都能够弱化个人的主观情绪,促进学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情感教育理论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应用在高职院校中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的信号,尽管高职院校中应用情感教育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期,但是在现实的实践中却因为理念与现实的冲突而造成了各种问题。在各种困难面前,高职院校中情感教育很大程度上被师生所忽略。

(一)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式适用范围有限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式使用主要是根据教师的意向来安排,教师按照自己的课堂计划安排相应的情感教育环节,紧密围绕着课堂,学生在适应教师的方式方法后就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会在相同的教育环节中产生同样的情感,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教育方法很可能会引导学生在课外的实践中形成类似的情感。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方法的使用局限在课堂内展开,而不能将这种教育方法延伸到课外,将课堂内的效果迁移到课外。[3]音乐情感教育以教师主导的方式进行,这样教师的情感很容易对学生形成影响,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来理解音乐,但是在生活实践中缺失教师的角色担当,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体验生活。

(二)音乐教学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问题

学生个体生活环境以及接受的知识宽度与深度不同,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也存在着差异性,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感培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悟,以统一的标准对待学生,使学生严格按照社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较为笼统较为概括的教育标准对待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4]尽管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能量,有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但是对学生负面情绪的调节却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从宏观上帮助学生社会化,但是没有在微观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生成与稳固。

(三)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目的偏离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重视学生的主观情感,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但是情感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没有将学生从毫无生命力的应试中拉出来,相反,情感教育强调着对高尚的情感以及道德的追崇,使学生陷入到为情感而情感的状态,本来情感是学生自身一种自然的状态,但是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却要按照情感教育的标准来操作,以至于学生在处理自己的情感时无法真实性的追求生命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意义。一些较为积极的情感被高度的标榜赞扬,而负面的情感则被认为是一种对朋友家人社会无益的负能量,学生就会在这种舆论氛围中保持对负面情绪的远离,学生不能真实的体验生活。

(四)音乐教学情感教育过分技能化

情感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审美教育抑或是德育,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在情感教育中人的理性不应该被过分的重视,以至于情感教育就被认为一种道德说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能够利用这种情感价值服务于音乐教育教学。情感教育这种概念泛化的现象造成了我国的情感教育一直按照道德教育的标准与要求展开的,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教育情感教育只关注对情感概念以及情感知识的重视,即注重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将情感道德内化在学生的内心中。情感知识的过度重视与行为之间的偏离造成情感教育的实际性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情况是向学生灌输一种情感理念,特别是音乐教育中,每一种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一种情感都需要听者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中,一旦脱离这种环境,情感就会失真。灌输的情感理念造成学生不能感受音乐魅力,同时也混淆了音乐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区别。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的实践方法

人的情感与认知有较强的联系,它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育的改革转型。情感教育的作用效果不仅是在理论上的还是在实践上的,但是实践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偏差,学生的情感教育失落,教育的价值功能流失,利用情感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等愿望落空。为了实现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功能的发挥,音乐教学在利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发展智力与培养情感相互促进的原则,情感教育目标与手段相一致的原则以及引导培养与自主感受相统一的原则,为此在落实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路径出发。

(一)培养情感教育意识,注重情感教育规律

情感教育方法运用的前提是要能够培养情感教育的意识。正确的情感教育意识指导将使教育者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将能够促进接受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培养情感教育意识的过程中要区分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误区,能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行为。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5]情感教育方法运用还要考虑学生个体的特性以及教育规律。情感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师利用情感教育方法时要能够从学生特性出发,以受教者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渐进的思维方式,善于观察学生情感反应,能够利用学生情感来适当的控制教学内容。

(二)创造情感教育环境,优选情感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才能发挥实效,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环境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现实的条件创建,使学生能够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感受与鉴赏教学、感受教学以及创造教学等途径方式来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率。以欣赏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够培养音乐兴趣,增加音乐知识,而且能够发展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利用情感教育的方式时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活经历,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全面了解下能够明白音乐作品产生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情感体验。其次要通过音乐自身语言来提高情感体验,音乐语言具有一种特定的旋律和节奏,在欣赏这些语言的同时也是对各种旋律符号的把握,学生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语言,因此也会积累更多的情感体验。最后当然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三)提高教师素质,科学运用教学手段

在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堂仍旧是由教师主导的,教师的思维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情感教育方法论的运用中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使优秀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课堂角色。教师要在自己情感上加强内在的修炼,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把握,熟练规划教学课堂,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情绪,引导课堂走向。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因此教师要能够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知到自己的存在,特别是自己情感的波动,因此需要教师能够采用多种创新性的教学手段。

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人的行为要受到情感的影响,因此对情感教育的重视也是对人行为规范的重视。音乐本身具有愉悦身心,引导行为的功能,将情感教育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将能够发生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推动教育的完善。

[1]程一萍.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3(16):135.

[2]孙冠宇.论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3]张波.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4]陈金涛.中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5]曾荷花.中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探究[J].北方音乐,2015(22).

(责任编辑 倪玲玲)

G718.5

A

1671-9123(2017)02-0065-04

2017-04-26

王静宇(1973-),女,山西运城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院校情感音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