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思考

2017-08-28 10:02杨翠英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书包法治道德

杨翠英

摘 要

从“品德与生活(社会)”到“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用好统编教材,需要教师理解和把握多维教育内容的整合,以鲜活的生活素材进一步拓展教学时空,精心设计指向儿童实践智慧的学习活动,才能引领学生过更加美好的道德与法治新生活。

关 键 词统编《道德与法治》;课程内涵;课程性质;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4

作为义务教育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将从今年秋季在全国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并逐渐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从“品德与生活(社会)”到“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如何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以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结合几次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体会,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一思考。

一、拓展“宽度”——理解和把握多维教育内容的整合

“宽度”即拓展理解课程的综合性内涵。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为目标,为课程注入了丰富的新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突出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未改变其作为综合课程的性质。我们应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整合多维教育内容的性质,深化对课程内涵的了解和把握。

统编《道德与法治》以“三条主线 ”和“两个融入”为脉络线索,三条主线分别是“儿童生活”“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两个融入”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儿童成长的需要为线索,将道德、心理、社会科学知识、法治、国情、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生活经验等内容纳入课程,并有机融合,体现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要求。

许多教师初读《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会发现找不到“法治”在哪里。这是因为,《道德与法治》不是道德课程与法律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于学生生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中渗透法治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把握教材中的“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涵,相机展开教学。

教材的许多学习内容既是生活常识教育,又是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且伴随着学生年龄和经验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以“上学路上”(第一单元第4课)为例,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上学路”,学习交通规则,了解在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一些道德(公德);通过感受不同的上学路,体验上学路上的温暖。这一学习过程融合了规则意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等,着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好道德的感受力。这样的教学自然无法严格区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等內容,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性的“再创造”,体现生活处处有道德,生活处处有规则。

二、保持“鲜度——拓展道德与法治生活时空

“鲜度”即以更开放的思维理解课程的开放性,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时空。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注重遵循儿童特点,以图片为主,并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在描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时明确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可以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这要求我们深化对课程开放性的理解,进一步引入“生活”之源头活水,用最鲜活的素材丰富课程内容;采用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更加鲜活的道德与法治生活。

以“我们的校园”一课为例,教材呈现了学校的运动场、餐厅、宣传廊、少先队大队部、厨房、教师办公室等图片。现实中,不同学校的设施设备一定各有不同,教学不是让孩子认识“教材里的学校”,而是要认识自己学习生活的场域。这需要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将最真实、鲜活的学校生活场景作为课程资源,将校园变成开放性的课堂,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这些地方我没有去过”,走进校园,认识校园。具体可设计如下活动环节:

环节一:我们一起看,校园秘密多

师:你们知道学校除了操场和教室以外,还有哪些秘密的地方吗?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探秘,看谁最会观察,最会发现,回到教室以后要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老师要颁发最会发现的“小眼睛奖”,最会规矩走路的“小脚奖”,最会回答问题的“小嘴巴奖”。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的设施设备、功能教室、图书角、种植园、升旗台,特别是荣誉室等,可以激发学生向上的在校自豪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目前我们可以去的地方有哪些(如阅览室等),哪此地方要到高年级才可以去(如科学实验室),哪些是可以活动的安全区域等。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知晓哪些地方有哪些活动,路线该怎样走,有哪些规矩等。如此,为接来下的学习环节“我喜欢的地方”做好准备。

环节二:我们一起说——我最喜欢哪里?

教师可拍摄学生的校园观摩过程,或提前拍摄相关校园图片进行回放,让学生说一说:“我喜欢学校这里的理由是……”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加深对校园相关场室功能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过好学校生活。

而对于诸如“我认识您了”等课题,更需要教师以开放性的思维拓展教学。本课教学实际上隐含着友善、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科任老师,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校园中遇到不认识的老师也要有礼貌地问好;学校除了老师,还有食堂、保安、保洁、绿化等工勤人员,他们为我们美好的校园生活而辛勤服务,见到他们也要问好,进而延伸至日常生活,要学会友善待人。

身处自媒体时代的教师可结合实际,留心采集相关校园生活场景。如用手机拍摄“教师办公室日常”,在课堂上回放,或直接邀请教师走进课堂;或邀请孩子们“走进办公室”,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情感;还可以让学生认识教师和工勤人员的制服标示等,让学生知道见面要问好,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找相关人员寻求帮助。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强调教材与学习者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读教材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而是要引导孩子思考“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做得对不对”“他应该怎样做”……由此,将单向训导变为互动对话,让教材图文和生活场景变得鲜活起来。这要求教师要读懂并“解冻”教材,从而将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最鲜活的素材引入教学,引导孩子读懂教材背后广阔而生动的道德与法治生活。

三、强调“活度”——指向实践智慧的活动设计

“活度”即课程的活动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体现活动性。

在拓展课程内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某种技能的展示或者某种体验,而是指向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智慧的获得。”[1]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是简单告诉孩子“对不对”“该不该”“我们应该遵守协议”,“重要的不是规范,而是规范的理由”[2]。“法治”的学习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道德”的学习更不是让学生做道德论坛的指责者、评论者,也不是让学生做评判、裁决他人的“法官”。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體验,从而感悟到“我要这样做”,知道“该怎样做?”,进而用行动表明“我会这样做”。

以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之“爱新书,爱书包”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书本和书包的重要性,知道书包是自己学习的伙伴,书包的使用会影响心情和学习效果,要养成整理书包、爱惜书包的好习惯。

教师结合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关注“我的事情”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活动参与和分享中习得如何“爱新书,爱书包”。

环节一:“我”是谁的家

1.猜一猜:我是谁的家?

立足班上学生书包的主要类型、款式,以童话第一人称形式组织表演——“我是小书包,猜一猜我是谁的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书包的功能区,如课本、水杯、雨伞各归在哪个区域。

2.说一说:认识我们的小家

让每一个孩子认识自己书包独特的功能区,想一想,如何更好地使用书包,说一说我的书包可以做什么?

环节二:宝贝想回家

教师提前拍摄后,回放几种孩子日常出现的典型“问题书包”,如书本折叠、混杂无序(语文课本夹在数学练习册里)等。之后,开展“找不到家的宝贝”“问题书本自诉”等游戏,以“帮宝贝寻找家”为任务,驱动游戏活动。

教师请部分孩子做示范或讲解如何整理书包,包括如何分类、如何排队、如何分区……教师结合示范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新书,爱书包,用书包。

环节三:宝贝回家快

开展“谁家宝贝回家快”游戏,让学生分组比赛,谁整理书本又快又整洁有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好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哪些需要改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际的体验和经验。

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愉快而紧凑的游戏实践中理解了书包的作用,认识了书包的功能,并学到了整理方法。既富有童趣,又具有实效,闪耀着儿童实践智慧的光芒。

而诸如“课间十分钟”一课的“玩个课间小游戏”等学习内容,教材呈现了“丢沙包”等游戏。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感知课间大家可以一起玩游戏,体验课间的快乐;知道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找到游戏的窍门,可以玩得更开心、更安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地域和习俗的差异,或受场地的限制,不同学校学生的游戏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熟悉的游戏可能是跳绳、捉迷藏或“木偶人”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游戏实际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和领悟玩的乐趣,懂得该怎样玩。此类学习内容都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获得智慧成长。

“幸福始终是存在于行动中,幸福必须亲身体力行,是在‘做事情中做出的生活效果,所以除了自己亲自亲手去做出幸福,不可能有别的替代方法。”[3]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站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教师已有教学经验基础上,展开更具实践智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深切体验,获得感悟,实现智慧成长。

四、倡导“温度”——引领道德与法治美好生活

“温度”体现的是课程生活性内涵的丰富与深化。“生活的‘道决定了生活的‘德”[4],“使得生活具有趣味性和意义的事情都是来自道德与美”[5]。品德与生活课程将儿童生活视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强调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道德”与“法治”的组合,不是增加法律的“冰冷”,法治教育不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教育,更不是“吓唬”的教育和“听话”的教育,而是培养法治意识和理性思维的教育,期望让学生感受法治社会生活,在尊法“崇善”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生活的美好。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我是小学生》《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单元题名本身便洋溢着温暖的生活气息与爱的表达。“在生活的事情上,不能被情感所接受的东西终归是无效的。”[6]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一起学习、游戏等,在集体相处中学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爱,体会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融洽、温暖与和谐。由此,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社会正能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上学路上”之“交通信号要知道”,要让学生知道法治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法律,违法就要受到相应惩罚,交警叔叔严格执法是为了保障交通的畅通和我们的生命安全。“不许”的严厉背后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学生从交警的辛苦工作感受“路上的温暖”,由此获得体悟:遵守规则通行不但是遵纪守法的行为,也是爱的回报,更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课间十分钟”这样做好吗?通过案例让学生知道,诸如“上下楼梯靠右行”等规定是为了保证上下楼梯通畅,避免拥挤等事故的发生,是为了“我(所有人)”的安全,而有“别人”逆行将会对“我的”安全造成隐患。教学不是从“禁止”“你”(所有人)”的“冰冷”角度切入,而是從为了“我”(所有人)的安全的“温暖”视角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规定是为“我”好,自己要遵守,所有人都应该遵守规则。由此,让学生初步明白:“规范作为一种约束,它必定迫使我们的自由本性做出某些让步,出让某些权力和利益,如果不是因为规范带来的好处大于规范所造成的损失,人们绝不可能需要规范。”[7]

“快乐过新年”则通过“过节”这一窗口活动,让学生明白法律规定各个民族一律平等,各个民族习俗不同,要学会互相尊重,树立各民族之间和谐、包容、友善的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道德的基础是美好的情感而不是理性的规范,道德是为了追求人类的美好生活场面,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有利于生长一些感人和动人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产生规范。”[8]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即“道”),让学生深切理解,“因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因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进而体悟,“我这样做我安全、我幸福,而且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在一起高兴,我要坚持这样做”。如此,引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接受与认同,在感悟与反思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逐渐树立法治意识,并引领自身行为。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

[2][3][4][5][6][7][8]赵汀阳.论可能性生活(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38,241,119,228,103,215.

(作者单位:云南玉溪第一小学

云南玉溪 6531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书包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小书包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我的书包
道德
找书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