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书香家庭 助力亲子成长

2017-08-28 12:22朱海文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书香读书家庭

朱海文

摘 要

构建“书香家庭”,家长可从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与好书为伴;创设阅读氛围,让宜人书香溢满家庭两方面入手,培养孩子好读书、乐读书、善读书,助力亲子共同成长。

关 键 词书香家庭;亲子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3

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孩子一生受益。为此,学校大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家长们各出奇招,培养孩子好读书,乐读书,善读书。

一、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与好书为伴

兴趣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也是影响阅读活动的最直接的因素。孩子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增强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1.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的限制,阅读图书时有一定困难。如果不能解决这一困难,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慢慢消减。因此,在这一阶段要适度降低阅读难度,尽量使之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有效保持并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可挑选一些图文并茂、情节简单、色彩鲜艳、趣味性强的故事书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知道这么好听的故事是从书里找来的,从而对书本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当孩子读完一页又一页、一本又一本时,兴趣自然会慢慢增加。随着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为孩子选择的书可以逐渐从图多字少转变成图少字多。家长也可以搭配一些稍有难度的书籍,以扩大孩子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尽量与孩子一起看书,解答孩子的疑问。

小学中高年段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读物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家长在为孩子买书时,既要参考专家、老师的意见,向孩子推荐经典书目,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尽量考虑他们的阅读兴趣,挑选他们喜欢的读物。在选书的过程中,重视孩子的主动参与,一起去书店买回来,或者让孩子自己说书名,家长在网上购买。即使有的是家长认为值得读的好书,最好也经过孩子的同意才买。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识别并剔除不健康的读物,但不过多干预孩子所读书籍的内容、类型。只有让孩子先乐于读书,才有可能从中受到教益。

2.增强孩子趣味体验

家长可适当使用一些创意读书法,加强阅读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强化孩子的阅读体验。

(1)角色扮演法:寓教于乐,想方设法把孩子与故事联系起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有的家长在孩子读完课外书时,拿出动物公仔,让其扮演故事中的某个动物角色,孩子则模仿动物的语气来为公仔配音,朗读表演,最后由家长来评分。

(2)学以致用法:鼓励孩子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激发孩子的成功感和求知欲望。如有孩子在《疾病与急救》上看到嚼口香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后来在奶奶说牙疼时,他主动给奶奶出谋划策——嚼嚼口香糖就不会疼了。家长知道后对他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做法加以表扬,这下孩子看课外书的劲头更大了。有的家长在亲子旅游前,让孩子先翻书本查阅资料,看看各个地方有什么好玩和好吃的。孩子对这件事乐此不疲,首先翻出了中国地图,然后分区域圈画起来,出色地当了一次“小导游”。

(3)创编激趣法:有的家长注意利用有趣多变的形式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如“绘本四读法”:第一阶段,让孩子讲述绘本故事,要求把故事讲完整,讲通顺。第二阶段,“听故事,找错误”。家长故意讲错绘本内容,让孩子发现并纠正错误,进行简单的阅读互动。第三阶段,由孩子选择故事的结局,自己设计故事情节。第四阶段,自己编故事,配上图画,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另外,还可编儿歌、绕口令,出题考读者,画插图,写出最想对书中的人物说的话……鼓励孩子用喜欢的形式去记录读后的感受。

(4)悬念激趣法:以书中的精彩片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悬念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走进书中天地。如有一位家长给孩子下载了许多国内外获过大奖的故事的音频,让孩子在睡前收听。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孩子每晚一定得听完才肯睡觉。这样过了大概一个月,妈妈为孩子订了一套国外的优秀获奖小说,其中有孩子特别爱听的《时代广场的蟋蟀》。可是妈妈故意只下载故事的前几集,后面的都没下载。孩子迫不及待地找来原著阅读,寻找往后几集的故事。

(5)“厚-薄-厚”读书法:课外阅读内容丰富多彩,掌握阅读方法非常重要。有些家长有比较强的方法意识,注意引导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读物进行鉴赏、评价,学会做读书笔记。如指定一本好书,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让孩子读完后,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全文,把厚书读薄。家长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书籍的教育意义,提出问题让孩子解答。和孩子一起赏析文笔优美的片段,引导孩子做批注,适当摘抄,画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写博客,让孩子随心所欲地抒发出内心的感受,把书越读越厚。孩子读完书后有所感有所获,体验到更高层次的快乐。

二、创设阅读氛围,让宜人书香溢满家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良好的阅读环境具有导向、激励、陶冶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着孩子,常年累月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丰富家庭藏书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布置书架,买书、摆书、适当装饰书架,尽可能在家里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读书环境。有的家长在孩子一两岁左右,就将许多世界一流插画师绘制的手绘本,放在家里便于孩子取阅的位置,孩子自然会经常翻看,由此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2.积极以身示范

身教胜于言传,因为榜样具有直观形象性,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对孩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父母如果也爱看书,就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典范。获评“书香家庭”的家长普遍热爱学习,崇尚知识,喜欢阅读。如有的家庭立下“家规”:上小学后,明确周一至周五不得开电视和电脑,孩子看书时,家长也得看报或读书。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看电视,少用手机,给小孩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3. 固定读书时间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是反复强化的产物。设定固定读书时间,有利于孩子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行为,形成阅读习惯。对低幼年段的孩子来说,家长在固定的时间陪伴他们一起阅读,或者让孩子每晚听着故事入睡,更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有的家庭把晚上八点半到九点作为亲子共读的固定时间,孩子完成所有作业,妈妈停止做家务,爸爸关闭手机、电视和电脑,全家人一起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4. 成为休闲方式

有些家长经常会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或书店买书,读书成为家庭节假日的一种休闲方式。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孩子像走进了大观园,总会莫名兴奋。图书馆或书店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地方,在这里人人都看书,阅读氛围浓郁,看着大家着迷的神情,孩子会感受到阅读吸引着很多人参与其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从图书馆借出的书是有期限的,需在图书馆规定的时间内看完并归还,这也督促孩子每借到一批书后,就制定好阅读计划并认真实施。

以阅读为纽带,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机会,使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共同感受阅读世界的喜怒哀乐,分享读书的乐趣,也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在家庭教育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提很多问题,这是引导孩子的最好时机,家长要认真解答。但父母不是百科全书,如果遇到连家长也不懂的问题,应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找答案。在查找答案的过程中,家长不仅可以加深思考,还可以增进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孩子从中同样会体验到乐趣,感受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渐渐体会到学海无涯,书本可以带给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的道理。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區环市路小学

广东广州 510060)

责任编辑 湛园园

猜你喜欢
书香读书家庭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墨韵书香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
寻找最美家庭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