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管理:多校区学校德育管理路径探索

2017-08-28 12:40夏健君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校区统一协同

夏健君

摘 要从协作到协同,多校区德育从垂直管理,到综合、合作式管理。通过既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活动,实现多校区下品德教育共性与个性、全体与差异的和谐,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推进家长民主参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关 键 词多校区;德育;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2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各地先后出现了许多多校区学校。由于学生陡增,校区分散,有些甚至距离甚远,导致学校面临的德育管理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多校区学校管理者往往会制定相关制度,而这些制度大都只考虑了管理者的工作方便,而未能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施行管理,因而导致了种种学生行为问题,给德育管理带来多重困难。[1]如何规避这些困难,做好多校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一、更新认识,推进理念认同

综观我国多校区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多校区管理的初期基本都属于协作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关注的是多校区间的分工与定位,管理层级是垂直型结构,表现为以条状管理为主。这使得各分校区之间的交往频率及信息传递程度较低,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多校区由于牵涉到不同路段、不同学生水平、不同教师群体,因而容易出现不同步乃至不同心的情况,给德育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另外,我国小学多校区大都是合并旧校而来,从原有的独立办学,到现在的“听命”于中心校区,分校区的师生们难免产生“边缘化”“不是亲生”等种种心理,由此而产生隔阂、冷漠、懈怠等诸多情绪问题。而如果有中心校的老师被委派去分校上课,则更是有被“降格”的感觉。如此种种,都说明多校区管理绝不是几个分校区分开办学如此简单。因此,传统的德育管理理念需要更新。

一方面,学校要统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德育目标,规范德育行为,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多校区的个性化特质决定了必须施行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在核心文化统领下,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校区特色及师生个性特长,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如此师生认可,多校区共融,协同一致,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效。

如:为了统一多校区教师的认识及其教育行为,学校每学期都会召开一次有明确主题、形式新颖的全校德育工作会议。如以办学理念“尚德多元”文化为主题的德育工作会议报告, “寻找身边师德学习好榜样”师德建设活动等。又如创新利用“亚投行”“毕福剑视频”等时事资讯,让教师紧跟时代潮流,用创新、多元的教育观念与方法,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这样的系列活动,从统一文化的引领,到个性凸显的发扬,从教师为主,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影响了教师行为,构建了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构建平台,提高管理效能

多校区管理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并不突出,但时间一长,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和利益博弈问题就将不断积累,多校区间的关系也因此容易转变成不规则竞争的“婆媳”关系,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层级,也就是学校总部的协同管理机构。

从系统学的角度看,协同管理就是通过对若干子系统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协调”的关系,产生远大于各子系统之和的新的功能效应。将此原理应用于小学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即是把多校区看作是“若干子系统”,实施多校区学生协同管理,利于提高工作效能。

为此,多校区须建立共同愿景,并通过教师参与制定、宣传推广、活动渗透、环境熏陶等方式,让其深入人心,得到认可,逐步形成学校核心文化。

在依據年级划分的多校区学校,既有学校统一的文化特质,又存在不同校区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差异,因此,构建跨校区统一而各具特色的德育管理平台必不可少。开展统一的德育主题活动,既能构建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德育体系,也必须“因校制宜”地开展差异化活动,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2]就此,学校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利用新媒介突破时空、地域限制的特点,构建各校区基于“新媒介”的统一而和谐的德育工作管理平台。

首先,制定统一规划、分层实施的管理目标。既有学校层面的与学校办学理念协调统一的媒介教育目标,面向所有校区渗透学校核心文化;也有学生层面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分年级、环境、水平开展特色媒介素养教育。其次,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平台。包括信息交流平台与物质共享平台,如多校区共享资源库;多校区交流平台(网站、即时交流平台、少先队电视台的vod广播系统等交流平台);多校区环境建设,即统一的宣传栏、标语牌、小册子等。再次,建立活动交流平台。如每年一、两次的全校师生统一活动,或统一主题而各校区分别开展的主题活动等。

此外,多校区学校由于差异明显,家长容易产生对比心理,且迫切希望能了解或参与学校管理,因此极为有利于推行家长参与的家校社联动管理。比如,学校在“尚德多元”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家长、社区、学校三方联动,创建“惠”育家长、“培”育学生、“馈”育社会的“三育”家长学校体系,开展多元化教育。这一体系在提升家长素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服务回馈社会,对家庭教育是一种重要补充。同时,与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破解了家庭、社会教育低效的难题,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参考文献:

[1]张育广.黄桂标.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的整合与优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1):36-38.

[2]刘刚.多校区办学视角下学术型学生社团运行及德育工作研究[J].广西教育,2013(15):27-28.

(作者单位: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校区统一协同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淝水之战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京津冀协同发展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