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仪式的作用

2017-08-28 13:03王燕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惩罚仪式班级

王燕

摘 要仪式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让参与者感受到角色的变化,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在班级管理中,针对一些日常事件,引进“仪式”,让其“对症下药”,发挥其教育作用,可以让班级更具凝聚力,更具自主力,也让班级赏罚更有力。

关 键 词班级管理;仪式;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3

所谓“仪式”,即举行典礼的形式。仪式能让参与者感受到自我角色的转变,拥有一种庄重感、神圣感和秩序感,对人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日常的班级生活大都是一些小事件,自然够不上“典礼”级别,但多年的经验表明,在班级生活中“仪式”感也不可或缺,班主任需学会自己“创造”仪式。

一、通过仪式增强班级同心力

在班级生活中,赋予活动一些仪式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仪式,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团结的精神增强了,不断感知和体验作为集体一员的“我”的存在,由此自然激发出参与集体、贡献集体的自觉行动。[1]

1.“拜师”仪式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确实需要帮助,这时学科教师往往会请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做他们的“小老师”,结成“学习互助组”。但我们发现,虽然人员指定到位了,然而效果却不太好。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对此都不够重视——“小老师”教得随意,“小徒弟”学得散漫,双方并没有结成互助成长的关系。

仪式能赋予事件正式感和权威感。根据“自我知觉理论”,人们有时会根据自己外在的行为来推测自己内在的态度(信念、态度、动机和感情)。 因此改变态度首先在于改变行为。由此,我想到在班级中举行“拜师”仪式。

参照我国传统的拜师仪式,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班的“拜师仪式”一般这样开展:由老师作为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其他学生作为见证人观摩整个仪式。老师请上一对对“师徒”,然后按照“师傅赠言—徒弟表态—徒弟鞠躬”的程序进行,最后老师总结,提出希望。虽然刚开始时有些学生显得拘谨,有些学生则觉得好玩,但经过这样的仪式后,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都会对彼此之间的这段关系重视许多。“小老师”教得认真了,“小徒弟”更是学得投入了。仪式“确立”这段互助关系,让他们慢慢改变外在的行为,进了而改变内在的态度。

2.生日仪式

生日对于学生而言,算是重要的日子,很多学生愿意与班上同学一起度过,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安排一场“生日典礼”。通过这个仪式,不仅能融洽同学之间的情意,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我班生日仪式的程序是:(1)班长宣布生日仪式开始。(2)“小寿星”入场。(3)“小寿星”发表生日感言。(4)才艺表演(主要是“小寿星”表演,其他同学也可助兴表演)。(5)送“小寿星”礼物,并赠言。(6)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切蛋糕。(7)拍特色纪念照留念。(8)写生日感言,签名,布置生日墙。

考虑到班级学生比较多,同一个月中可能会有几个孩子同时过生日,所以我们采用的是 “集体过生日”的办法。学生爱热闹,也很乐意接受这种形式。在仪式中,我们还加入了才艺表演,这也是学生们特别期待的一个环节。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为人知的才艺,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当然,对于生日礼物,我们提倡学生亲手制作或种植一个小盆栽,也有学生以一个节目作为礼物,代表自己对同学的情谊,都很有意义。

特别的生日就要留下特别的痕迹,因此我们为生日的孩子安排了拍照留念环节。这时,有的学生会摆出各种搞怪造型,有的学生会换上特色服饰,有的会邀请好友、老师一起拍照……生日墙是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让每一个过生日的学生都能留下自己的心声,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一面生日墙,写满了学生的肺腑之言,有的学生还签上名,印上了自己的手印。这样的生日仪式作为一种经历,其承载和蕴含的情感丰富多样。儿童也在仪式中锻炼着自己的内省认知能力和人际洞察能力,进而获得全面而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借助仪式强化群体认同感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为了让这个小社会秩序井然,规章制度必不可少。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规章制度很难真正落实,大多数时候沦为班级的“摆设”,这也侧面反映出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同感”较弱。而仪式能构建、强化群体认同感,使学生更加重视和遵守这些制度,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交接”仪式

每学期开学,班级一般都会改选新一届班委,很多事情都得重头教起,这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如何使这些新上任的班干部盡快适应新岗位,着手正常的班级管理呢?此时就可以组织一次“交接”仪式:(1)班主任明确仪式目的。(2)“新”干部谈自己工作的思与想。(3)“老”干部谈自己工作的得与失。(4)“新”“老”干部握手交接,“老”干部为“新”干部送上管理“法宝”。(5)班主任总结。

虽然整个交接仪式很简单,但是通过这一仪式,能让新上任的班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从上一任那里汲取经验,更快地胜任岗位。“老”干部送上的“法宝”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这样的“交接仪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工作方式,往后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借鉴使用。

2.“签约”仪式

在班级管理中总会制定班级公约,用于规范学生行为。但很多学生还是会明知故犯,这意味着班级公约未能成为大家的共识,未得到全班学生的认同和执行。

这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进行一个“签约”仪式就显得必不可少:(1)班主任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研究本班《班级公约》。(3)每组派一个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结果。(4)结合大家的意见进行整合,逐条进行研究,明确赏罚要求,记录员记录下来,产生本班的《班级公约》。(5)全班大声朗读《班级公约》。(6)班级每个成员依次在《班级公约》上签名。(7)班主任总结。

《班级公约》因为是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他们能从内心接纳。仪式的最后还要让学生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也是整个仪式重要的内容之一。签名是对自己、对他人做出的承诺。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签下名字的那一刻起,就对自己有一种督促鞭策,自我教育的作用。

三、设置仪式提升奖罚教育力

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有效的奖惩制度必不可少。低年段学生对于奖励更偏重物质的东西,而到了高年级,则更加偏重于精神层面的激励。因此,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于奖惩的办法,班主任要相应改变。

1.“授奖”仪式

为了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班主任或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但学生实际执行情况总是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学生在校学习任务比较重,课间基本没有时间阅读,回家后又没人监督,自然自觉性不高。要根本改变这一情况,发动家长监督,推动开展课外阅读是关键。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每月“阅读之星”和“课外指导优秀家长”的评比活动。家长通过记录《课外阅读评分表》来督促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每月月底上交。老师则根据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比,并举行颁奖仪式:(1)班主任宣布获奖学生(获得“阅读之星”的学生家长自然当选为“课外指导优秀家长”)。(2)获奖学生上台领奖(班级自制的奖状)。(3)获奖学生合影留念(合影有时候会单独进行,挑选校园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进行拍摄)。(4)获奖学生发表获奖感言。(5)获奖家长发表获奖感言(因为家长工作的关系,大多采用视频发言)。

颁奖仪式的反响很好,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家长也都格外配合。虽然只是班级的一个奖励,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第一个奖励,而且他们的照片将被放在班级群里,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能够看到,这种自豪感就更强了。因此,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从月头就开始盼望了。可以说奖励仪式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2.“惩罚”仪式

班级管理中自然不能少了惩罚。在制定《班级公约》时,惩罚措施也是必须相应制定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有些惩罚措施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无关痛痒”,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而仪式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庭广众”下获得奖励是莫大的荣幸,反之则会觉得特别难堪。因此对于惩罚仪式,班主任一定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犯什么错误都启动。但如果学生确实做了影响他人,影响班级荣誉的“特大”事件,班主任则要相机举行,以儆效尤。惩罚仪式可以这样进行:(1)班主任明确仪式开展的事由。(2)犯错当事人讲述事件原委(表述不清的,可以由其他人补充)。(3)大家开展讨论,就事论事,说说这样做的后果。(4)当事人承认错误(不善言辞的,可以读自己写的反思)。(5)当事人自己决定惩罚办法(不表态的,其他学生可以讨论,从各种意见中选择,最好选择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6)班主任总结。

从上述仪式中可知,惩罚只是一种让犯错学生自我反省的办法,通过自我反思、同学讨论、自我惩罚等过程,对自己的错误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认识到这样做的后果,在今后的生活中“戴罪立功”——为班级做好事。这样的仪式,可以让犯错的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从内到外建立稳定的秩序感,也让其他学生能“以此为鉴”。

仪式运用于班级管理,赋予“小事件”更大的意义,让班级更有凝聚力、自主力,赏罚也更有力。每一个班主任都应找到属于班级的仪式,固化它、美化它,坚持下去,必将成为班级管理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散发出其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張志坤.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教育?[J].人民教育,2015,(17):23-26.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168 )

责任编辑 湛园园

猜你喜欢
惩罚仪式班级
班级“无课日”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Jokes笑话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Talking strategies
真正的惩罚等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