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公式

2017-08-28 15:28杨颖珊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迈克印章班干部

杨颖珊

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总结了几个爱的公式。对我来说,它们就像一根根魔法棒,一次次带领我们创造着奇迹。

公式一:耐心-偏见=孩子需要的关心

有段时间,和迈克同住的孩子总向我告状:“杨老师,迈克在排队时不守规矩,总是推我撞我。”“杨老师,我们都洗完澡穿衣服了,迈克还在玩水,把我们的衣服都溅湿了。”“杨老师,迈克起床折被子是全部寄宿男生中最慢的。”

我压住怒火,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对策。我首先找投诉的同学了解情况,然后找来迈克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开始时,我平静地告知迈克别人对他的看法:“你排队撞到同学5次了;你玩水把同学衣服弄湿了;还有你是不是折被子折得很慢呀?”迈克脸上现出一丝歉意。看他有所醒悟,我就改用理解和安慰的语气说:“我觉得你可能需要我的帮助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迈克听到这话,神情立刻放松下来,但眼神还是很迷茫。

我安慰他说:“前两个事情很好解决,你只要知错了,以后不再犯就行了。至于被子折得慢,我倒是有两个办法:一是,周五放学后留在学校,我陪你练习折被子。二是,你也可以回家去练习,然后让妈妈向我反馈情况。”

迈克点头表示赞同,说:“两种都可以。”

我接着说:“另外,我送你一本‘进步录。只要有老师在本子上打钩证明你在某方面进步了,我就额外给你奖励印章。”

迈克立刻兴奋起来,问:“只要是进步的事情都可以写吗?那我吃饭快算吗?”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鬼精灵,谁都知道他吃饭全校最快!但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表示同意。迈克也跟着笑了起来,说:“杨老师,我还可以帮宿管老师和妈妈做事情呢。”

“哇!迈克真棒,那你一定要记得登记哦,做一次好事就奖励一个印章;若做错事了,则倒扣印章,并且还要将功补过,做回两件好事。”

从这天起,迈克的“改造计划”就开始了。迈克非常积极,也乐在其中。一段时间下来,虽然偶尔还会犯错,但他已懂得了将功补过,经常积极地帮班级或老师做事。

冰心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孩子就是孩子呀,会淘气、会犯错,老师的使命理所当然就是要教导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因此,教育者不应把孩子看作麻烦制造者,而要把他们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对于犯错的孩子,甚至别人眼中“可恶至极”的坏小孩,都应该耐心等待,机智教导。迈克从2岁时起就常受家庭暴力,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从小养成了不少坏习惯。他之所以反复犯错,也是因为他不懂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通过客观描述错误,和他一起商量改正的方法,让其体验错误行为后需承担的责任,并引导他将功补过,同时辅以奖励,最终帮助他一步一步改正了坏习惯,增强了自理能力,树立了自信心。

公式二:信任+欣赏=孩子需要的自立

和我们班学生相处已有一年半,我变得非常喜欢待在教室,因为我很期待,期待我在故意显露出需要帮助时,他们提出的“金点子”。

“你们说选出的班干部是一直当下去好,还是多长时间换一次好呢?”“杨老师,我们觉得五个星期评一次,考核过半数通过就留下,否则就撤职。”我笑着点点头说:“好的,班级小主人们,就听你们的。”——当然,我会引导孩子善意提出班干部失职的地方,并鼓励被“撤职”的孩子尝试到其他岗位“任职”。现在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当一次班干部,体会当班干的苦与乐,管理能力也迅速增强。

“我看你们饭后的餐桌都很油腻,为什么总是不记得用小抹布擦桌子呢?”小妮悄悄告诉我说:“杨老师,其实他们不擦桌子是因为懒得跑去洗手间洗抹布,我在想能不能装桶水放到课室里。”——小妮的建议让我如醍醐灌顶,于是我在班里设立了“小义工”奖,谁帮忙提水,就奖励三个印章。自此,每个孩子都养成了饭后擦桌子,自己洗小抹布的好习惯。

他们还给我提了许许多多的好点子,比如:

“杨老师,如果另外准备一个文件袋,用来装第二天要交的作业,大家就不会遗漏作业了,也不用在要交作业时在书包里翻来覆去地找了。”

“杨老师,我们多放一条红领巾和一个胸卡在书包固定的小格里备用,就不会被扣分了。”

孩子再小,也应该被当作独立的生命平等对待。对待孩子,我们要做的不是担心,而是信任,信任他们能够达到目标,信任他们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信任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带着这种对他们的信任,我们就等于向他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你能行!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赞美、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将尽全力达成对方的期待。

因为相信孩子,我把班里的問题“移交”给他们“自行解决”。渐渐地,孩子们变得独立自主,甚至让我这个大人也忍不住想要“依赖”他们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信任和欣赏的魔力吧!

公式三:理解+尊重=孩子需要的爱

“涛涛,你是最棒的班长啊,叫口令能不能大声点?”“小庭,你的小嘴巴能不能拉上漂亮的小‘拉链呢?”“桂欣,请用你精灵般的耳朵认真听课!”——这些都是我在教学时常说的话,我一直认为这些是带着爱意的善意提醒,直到这个学期的一次规范课,我才发现自己竟然是大错特错了!

那天,我上了一节“我和你分享心”的规范课,我用卡纸做了一个能遮住孩子小脸的大麦克风,让孩子对着麦克风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悄悄地说出开学一个月以来一件开心和不开心的小秘密。我首先做示范说出了我的小秘密,没一会儿,一些开朗活泼的孩子就开始诉说他们的真实感受了。涛涛说:“我很高兴我是最棒的班长,但我说口令时总会很紧张。”小庭说:“因为每节课都很有趣,所以我管不住嘴巴,想跟老师分享课上有趣的事情。”桂欣说:“我很开心杨老师喜欢我,但课堂上很多时候我都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我惊呆了,原以为鼓励和善意的话,竟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压力!我当机立断,让孩子们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小秘密。课后,我根据孩子们的秘密,私下找每个孩子商讨解决方案。完满解决后我就亲自在他们的“秘密小纸”的右下方写上我的名字并画个笑脸,笑脸上写着我们共同解密的结果,如:善于思考,专心致志,有礼貌,爱劳动等等。孩子们对这些“秘密小纸”可谓视为珍宝。

赞科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志向、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一向自许最爱孩子的我,差点就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像戴帽子一样戴在他们头上。其实孩子的要求真的很简单,就是理解、接受和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那就是他们需要的,也是我们老师应该给予的真爱!教师育人,育的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而是一个有素养、有自我的人!

给孩子需要的爱,是将心比心的耐心和谅解的爱;给孩子需要的爱,是等待花开的信任与欣赏的爱;给孩子需要的爱,是换位思考的尊重与理解的爱。孩子若拥有这些爱,教育将变得很简单,也很纯粹。

(作者单位:广州市沙面小学

广东广州 510120)

责任编辑 湛园园

猜你喜欢
迈克印章班干部
一口袋的吻(上)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迈克和宝宝
迈克和宝宝
竞选班干部
印章
竞选班干部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