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功的喜悦照亮孩子的心田

2017-08-28 15:38沈伟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情绪心理家长

沈伟

男生小Q,因抑郁症休学一年后转入我班。虽经休养治疗,但小Q仍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眼神有些呆滞,上课总低垂着头,成绩落后其他同学一大截。下课时从不和同学玩,而是默默地做作业。

对于他,我十分担忧和心疼。这除了出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还因为我的妈妈和外婆都患有更年期抑郁症,外婆甚至因此自杀了。看到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被精神压力所困扰,我下决心要帮助他。

由于不是心理老师,不能开展专业的心理治疗,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干预者和帮助者。在一边学习理论一边摸索中,我了解了抑郁青少年的情绪特征:成功时,他们的惊喜和感恩情绪与正常孩子差别不大,自豪和欣慰的情绪却远低于正常孩子;失败时,则主要表现出自卑和愤怒两种情绪。而对于此类青少年的心理辅导,除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与温暖外,主要还是让其拥有成功体验。

小Q生活在一个文化层次较低,而又保护过度的家庭里,加上他本身性格非常内向,不善沟通,和周围孩子很难融合在一起。他在文化课方面禀赋不高,学业压力很大。但对艺术体操悟性很强,且他身材高挑,做事认真,动作非常标准优美。为此,我安排他和一位较安静、没有攻击性的男孩和他同桌,希望他俩性格相投,相互陪伴,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同时,尽快帮他订了一套高二校服,免得他穿着上一届的校服显得太格格不入,自己也生出一种与别人“不一样”的情感。此外,我还和任课老师打招呼,要求他们尽量不公开他的成绩,以维护他的自尊。之后,在学校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他进行了辅导。

1.发现优势,积极强化

抑郁症主要是消极思维作祟,因此要想彻底摆脱它,首先要以积极思维来代替消极思维。于是,我从小Q的优势入手,让他把艺术体操的先天禀赋充分发挥出来,及时给予鼓励,正面强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一方面,安排他做领操员。由于他动作标准,姿态优雅,该用力时稳重有力,该活泼时轻盈优美。其他班老师看了,都禁不住夸赞他说:“这娃不错!动作很标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获得了校啦啦操表演一等奖。大家都很开心,小Q领操也更努力了。

另一方面,我让他加入了学校体操队。我们学校的体操队素来有“梦之队”之称,每年都会在省赛中取得很优异的成绩。今年比赛的前一晚,我特地去观摩,我们班的几个孩子见我来了,都特别兴奋,连小Q也走上前来问好。这时,我惊喜地发现,他的脸色比平时健康红润许多,看起来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我灵机一动,说:“来,同学们,平时老师看不到你们训练的样子,现在来表现一下,老师给你们拍照!”

几个孩子立刻欢呼雀跃起来,我站在一边,看到小Q立马坐在垫子上压腿,然后一声不吭地做了一个标准的一字马。大家顿时像炸开了锅,纷纷说:“小Q平时都下不去的,今天老师来了,他第一次做这么标准哎!”我马上帮他拍了好几张照片,他脸色绯红,满心欢喜。那一刻,他是那么的快乐和自信。

后来,我把他们几个做一字马的照片放进家长群里,家长们都赞不绝口。小Q家长更是开心地感谢我,说他们为孩子感到骄傲。我也发现,小Q在比赛的那个月里,比平时要开心很多。为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让这个孩子真正自信快乐起来,就得让他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磨练意志,体验改变

小Q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想真正帮他建立起自信心,还需在其不擅长的方面,帮助其获得成功体验。

这时已到小高考备考阶段,小Q的成绩再次成了科任老师的心病。他几乎每门课都停滞在40分左右。上一次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因扛不住压力而退学的,因此他和家人都有很重的心理负担。

为此,寒假前我找小Q谈话。我告诉他每一科老师都没有放弃他,我们为他制定了很细致的复习计划,希望他假期照着去做。我还告诉他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他对此很感激,说他愿意在妈妈的监督下认真复习,备战小高考。

接着我找来家长,发现家长对学校“有所保留”。家长说,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把高中念完,哪怕小高考不通过,拿不到毕业证,我们也都无所谓的。但千万不能让他压力太大,受不了再休学。

听到孩子妈妈啜泣着说完这些话,我感同身受。想到自己的妈妈在抑郁症最痛苦的时候,我和爸爸也是觉得失去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所谓,只要她能平安地生活下去就好。现在我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班级通过率而去逼孩子“苦读”,而是希望小Q能通过几个月的拼搏,从这段经验中获取自信。让他知道自己和同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选择这个目标,也是因为从客观条件分析,小高考是过关性考试,这个目标是很有可能达成的。

于是,我对家长说,孩子现在每天都觉得自己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考试考不过别人,每天都在重复、强化自己的这种挫败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多少句赞美的话都不能真正鼓舞他。而只要有一次成功的体验,就会胜过一百句失败后的安慰。并且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他的情绪也会高涨起来。听我这么一说,小Q媽妈终于同意配合我们把小Q的小高考复习搞好。

在开学后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小Q每天都很努力。他课后找老师背书、问问题,上课听讲也更专注了。他从一模的4D渐渐地变成了二模的3D,又进步到了2D,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甚至连年级组长都和他交流,鼓励他能成功。但在私下里,任课老师还是告诉我说,这孩子仍然是整个年级最可能通不过的一个。但我没有向孩子流露半点放弃的意思,仍然坚持检查他的背书,鼓励他,肯定他的点滴进步。

终于发榜的日子到了。下课后,小Q主动跑到办公室,忐忑不安地看着我,因为紧张还说了南京方言:“老师,怎么样?”我笑着看着他说:“过了。”他显得有点不敢相信,诧异地问:“都过了?”我确信地告诉他:“每一科都过了!”他立刻如释重负,兴奋地睁大眼睛,第一次因为学习露出满面笑容。我主动地拥抱了他一下,说:“祝贺你!”他也紧紧地拥抱着我,很用力,甚至于有点不肯松手。等他平静下来后,我直视着他的眼睛,郑重地告诉他:“小Q,这么难的事情你都可以做好,说明你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将来你还会遇到很多事,只要你像现在这样努力去做,就都会做好的。”他开心得一直点头。

从此之后,小Q开朗自信了很多,开始主动和同桌聊天了。我由衷地为他感到喜悦。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并没有多少专业心理知识,凭着一点亲身经验和对孩子真诚的关爱,边学边做,帮助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尽管我知道,抑郁等心理问题和遗传、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关系,我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小Q的问题,但不断帮助他进步,体验成功,让他觉得自有其价值所在,这就够了。这样,在不断的正面强化下,帮助他逐渐摆脱情绪的阴霾,让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异类”,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思维。而这点对于平衡他的心理,帮助他的心理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中

江苏南京 210007)

责任编辑 湛园园

猜你喜欢
情绪心理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错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