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

2017-08-28 19:53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私德树人道德修养

谢维和在《人民教育》2017年第11期《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五》一文中指出,私德的培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学以为己”的中国教育思想传统。“学以为己”至少包括了两重含义:第一,它强调道德修养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领会和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弥补自身的某些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再由内而外地进行。第二,这种“学以为己”一定是身体力行的,即必须把学到的东西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而不能仅仅是作为显摆自己或者换取名利的资本。“学以为己”的思想并不否定学习和德育的社会责任,而是强调两者的一致性,并且认为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人的修行与道德修养。

“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一种学科学习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贯穿与体现学生自我修养的取向,包括在学习内容中提供個人修养的空间,在学习评价中形成自我修养的要求,以及在学习方法中涵盖自我修养的途径,等等。它的具体实现路径则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把认识外部世界与认识自己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私德树人道德修养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Gwendolyn Brook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