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自主探究,构建活力课堂

2018-01-26 11:29江苏无锡市新吴区高浪小学韩瑞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磁铁解决问题科学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高浪小学 韩瑞娟

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小到细胞。需要探究的问题太多太多。因此,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学习是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怎样使学生从感性表象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思维高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中的学生观要求 “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感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科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但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解决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自主探究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

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起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用教学内容去吸引学生。它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材,用心设置教学流程,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和组织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活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认知需要得到强化,并通过营造开放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在积极探索和交流的愉悦气氛中。

《研究磁铁》一课,让学生在“玩磁铁”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和发现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体验过程。刚开始,笔者设置的教学设计是,发给学生各种材质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自主去“找朋友”,看看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进一步引出磁铁具有磁性的特点。通过玩,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原理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磁铁有的部位吸的回形针或者大头针多,有的部位吸的少?”

还有的学生在玩的时候发现“为什么把磁铁放到桌子下面,桌子上的铁性物质也能跟着移动?”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进一步探索磁铁的其他性质。“为什么两块磁铁靠近会弹开,而有时候又会吸在一起?”还有一个同学带来了梭形和球形的磁铁玩具,正好激发了全班的热情,大家都想知道这类特殊的磁铁的磁极在哪里。“为什么没有靠近磁铁,这几个回形针也能吸在一起……”让学生针对身边事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是有关科学方面的问题。针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动手实践、请教他人、小组合作,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在学中领悟科学的魅力,经历了一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类似的探究活动中,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一些追求知识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学会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入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选材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的实验活动是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时运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在学习探究时也会被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现象和结果吸引。在准备实验材料时,最好选用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而又节能环保的东西,这样学生在做活动时更加感兴趣,并且也能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环保观念。

比如《搭支架》这课,教材选用的是吸管,可是我买的吸管一个班用了第二个班级就不能用了,感觉很浪费。后来在其他班级我选用的材料是废旧的本子或者报纸,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卷小棒,再利用卷好的小棒搭建属于学生自己的高塔。学生的兴趣浓厚,卷得高兴,搭支架的时候既有一种成就感,又懂得节约,不会浪费一根小棒,力争让每根小棒都有用武之地。在加固易变形的支架时,学生的创意十分多变,同一种形状的支架,别出心裁设计出四五种加固的方法。

教学《变色花》时,选择用紫甘蓝做指示剂检测物品的酸碱性时,选择什么样的物品非常有考究。比如,橘子和橙子,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都是酸性的,可是检测的效果就不是特别明显;而教材中提到,家中的大部分洗涤用品都是碱性的,可是现在市面上很多洗涤剂宣称不伤手,无残留,很多牌子的洗涤剂就是中性的;肥皂也有区分,洗手洗脸的香皂,很多牌子是中性的并不是碱性的,而只有洗衣服的肥皂含有碱性物质。所以课前教师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多尝试,亲自实践一下才有对比性。

三、联系生活大课堂,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课外有着更宽广的探究空间,更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如学完《月相》,可以引导学生坚持长期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不同的时间,月亮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展开长期而认真的观察,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观察和记录的科学好习惯。学完《心跳和呼吸》,让学生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变化,联系学生体育活动的实际经验和感受。这些课外探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找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学生的课外研究要比相对封闭的课堂研究更具挑战性和多变性,更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设计过程和方法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泛的探究空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用于生活的道理,学会学以致用。

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运用各种策略,使学生爱学、乐学,学得快、学得好。将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的落到实处。构建开放的课堂,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磁铁解决问题科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解决问题的设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玩磁铁
衰落的科学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