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导课堂中自学环节应该把握的几个环节

2018-12-20 02:27江苏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冯建平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质问新知自学

江苏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冯建平

学导主要模式为:课前,由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质问,针对问题讨论交流各自的原始认知,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展开辩论,学生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自学方案,主要包括个体试验、查阅资料、先试后看等三种方式。学生自学后班内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主要倾听学生言论并做出分析判断,侦测学情并且寻找良好的教学切入口。当然,若学生的争论误入歧途或陷入僵局时应及时纠正。笔者认为学生学习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自主质问激发源动力

对于学生来说,质问比答问更重要,自问自答比回答别人的问题更有效。初始阶段学生不懂如何质疑发问,教师应该先用一些粗浅的共性问题来做诱导:学习新知的目的是什么?新知与哪些旧知有联系?新知的重难点是什么?学生学会模仿提出共性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提出个性问题。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不妨质问“长方形面积公式怎么来的”;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质问“因数变化为什么会引起积的大小变化”;教学“画角”时,可以质问“角的角尖能化成弧线吗”;教学“三角形”时,可以质问“三角形为什么不叫三边形”,等等。

二、以原始认识触发生长力

教师提问中有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弄懂的,有的是一知半解的,有的是一窍不通,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学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提出了移动的方式有哪些和变化的情况有几种两个问题,对于移动方式有的学生说“左右移动”,有的学生说:“正反移动”,有的学生说:“一格一格跳动”,对于变化情况有的学生说:“变大”,有的学生说:“变小”。师生都要认真倾听发言,教师不要随意打断插话,如果发现错误可以等到导学时再提出。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注意点评或者表态,对发言精彩的要表扬、对有新意的想法要赞许,卡壳时要提醒,暂时遗忘时要耐心等待,出现分歧时可组织学生辩论。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将一个长方形斜拉成平行四边形并出示图(见图1),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时出现分歧:一种是邻边相乘,一种是底乘高,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的论据是形状变了但是四条边长没变,所以面积仍是长乘以宽;第二种观点的论据是“把图中(见图2)右边的三角形剪切到左边的空位处,上方空出的矩形就是减少的面积,分析可知,下方的长方形面积等于变形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长,高=宽,于是得出“S平行四边形=底×高”。

三、以自主学习诱发创造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方案主要有三种:(1)对相关知识已经形成较多的前期经验基础,通过自我摸索可以掌握,此时不妨让学生“独立尝试”。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课时,可以借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自行尝试探究。(2)虽然学生凭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自行理解,但是可以通过看书辅助理解,可采用“先试后看”的方式。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看图模仿试验操作探究圆形周长与半径的长度大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看书认识圆周率。(3)学生没有任何经验基础但是可以通过看书理解,不妨采用“阅读课本”的方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圆形面积没有任何现实的模型,即使接触过也难以理解,像这样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学生看书时要划重点、对照课本填空,重点思考“书上究竟怎么推导的,还有没有类似的办法”。当然,具体采用何种自主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判调整。

那么,教师导学的时机是什么呢?一是“导”在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沟通时。数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核心思想方法,都是逐级递进编排的,不同的知识点之间也有紧密的逻辑关联。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重视不同知识之间的串并结合,让学生学会归纳不同知识间的异同点,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导”在学生对推导过程的把握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某些公式定律的推导过程只是一知半解,没有深入消化吸收,做不到融会贯通,应用时只是机械记忆生搬硬套,无法运用自如;三是“导”在学生对概念方法的理解处。有些数学概念和方法表述简洁精练,往往只有寥寥数语,但其内涵本质却博大精深、意蕴无穷,理解起来绝非易事;四是“导”在学生发现规律规则之后。有时候学生明明已经知晓了规律定则,但是没有弄懂,只会无意识使用;五是“导”在学生对思想方法的感悟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靠教师的空洞说教、灌输,而是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领悟。

“学导课堂”的本质就是要做到“先学后导、学导融合”,学和导相互穿插,“先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后导”的过程中则要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学。♪

猜你喜欢
质问新知自学
显得可爱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感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