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2018-12-20 02:27江苏灌南县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特产活动课家乡

江苏灌南县实验小学 赵 兵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在综合实践课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综合实践课的目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设计,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在校执教的《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谈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策略的理解。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的内容

《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是学生充分参与家乡特产的问卷调查、采访、宣传动员等实践活动一节课。在《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通过以学习内容,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发展等,来改变学生对特产的原有认知,锻炼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等综合能力是综合实践的目标之一。

(一)以指导促进学生综合实践学习能力的提升

特产是生活环境的一种物质存在,特产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文化。而如今受到社会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人口交流的广泛性、民族融合的多样性等,给特产的传播、认知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本节课以猜特产、听特产、说特产为切入点,把握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度;以回顾以往的采访经验了解学生对采访这一探究方式的掌握度;以小组间的合作了解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技巧和能力……通过对每一环节学情的关注,及时在课堂中灵活调整教法、学法。

在《家乡特产知多少》这一教学主题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生活经验向课堂学习的转化,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帮助小学生获得综合实践学习的方法,掌握所需知识的内容,提高其综合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水平、综合实践的学习目标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教师指导服务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

(二)关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维度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效果,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学生学情。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实现教学效率提升的基本依据,是引导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结合学情、目标,做好指导方法、指导手段、指导过程、指导环节的设计,以此来促进小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效果的提高。其次,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的方法来看,教师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实施探究式、调查式、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进而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以及教师课堂传输的模式。

结合《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笔者在设计采访问题的环节中采取的是范例引导法。通过出示一段学生采访视频和一份完整的采访提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等能力,让学生在范例的引领下,掌握设计采访问题的基本要领,而教师也参与大家的讨论,关注学情,适时给予适当指导,让教师的教法润物无声,让学生的眼里只有课堂,教师转变为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既是伙伴又是助手。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动脑、交往、创新能力,教师在实施课堂指导的过程中,要切实围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展需求来完成。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的指导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施主题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明确综合实践学习的内容导向。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艺术生成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用好课堂突发事件,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障碍,发掘更多的潜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师的指导要结合评价的方法来实施。这是因为在指导的过程中鉴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性的特征,评价同样需要遵循开放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师生。并且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关注过程、注重合作、重视创新,在不断的相互评价和学习评价中,获得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要把多元评价渗透于每个环节之中,在整体设计评价活动时,笔者考虑了如下问题:选择什么方式的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活动的设计需要遵循哪些原则?本课理念如何在活动中得以体现?评价范围要广、渗透要深、方式要全,但内容不宜过多。每一环节的评价都应该在教师充分关注学情、及时给予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内容既要预设又要生成,只有及时、适时、合理的评价,才能真正推动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用好生活情境知识,释放活动主题生成源泉

小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离不开生活情境,这是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是其成长的基本要素,在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尝试、行为印迹、探索发现等都是其从事综合实践学习的基本要素。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师的指导效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文化基础等,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正是面向学生的“家乡世界”,生活中所听到、看到、想到的关于特产的体悟,都是本节课生成活动主题的引线和动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到亲友中、到长辈中去多进行特产的调查、整理、发掘,积累更多的对家乡特产种类、特点的了解,为学生日后的搜集、整理、发掘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扩大课堂关联知识,丰盈教师指导的方法策略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过程中,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与活动主题关联的知识、方法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须的条件。从课堂教学的要素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了同教学主题关联的专业理论、学科知识、环境文化等。因此,为了更好提升教师的指导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丰富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指导策略,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与指导,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家乡的特产源自不同区域的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因此,这节课既包含了显性的特产内容、特产特点,也包含着学生们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特产认识中,取得更为全面的对特产特点、特产起源、特产变迁的了解,进而借助教师的调查指导、学习指导、交流展示指导,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盘活方法体系知识,选好活动主题实施工具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作为方法传授与知识应用的课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课指导、课评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思维方法、操作方法、展示与表达方法,才能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家乡特产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通过调查了解特产的地理分布、特色等促进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以及对必备工具的使用能力。

(四)掌握活动规则知识,确保活动主题实施的保障

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主题的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从课堂实施的环节分析,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课中指导、课后交流等三个环节的工作。从活动的类型分析,主要有综合实践理论知识学习、综合实践调查研究学习、综合实践动手操作学习、综合实践交流讨论学习、综合实践学习成果展示等。为了更好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师指导效率,需要教师在把握好课堂主题的基础上,遵循安全性、交往性、发展性等原则,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质量。

《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的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要求学生在父母陪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让学生认知和掌握活动规则等知识,增强其人际交往的信心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合作与分享的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指导作为学生学、教师教、师生互动与课改的抓手之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指导效果,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指导方法,高效实施指导,为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保驾护航,进而为实现学生综合实践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猜你喜欢
特产活动课家乡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江阴特产——马蹄酥
活动课
欢迎订阅《中国林副特产》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夏天的家乡
杭州特产
家乡美等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