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跳远的起跳技术浅析

2018-12-20 10:52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李嘉杰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节奏课题分析

文/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 李嘉杰

本学年,我任教五年级1、2、3班的体育课程,在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小单元学习时,各个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因助跑问题导致助跑速度慢、起跳违例、无法起跳等问题。经过分析,我发现影响学生掌握蹲踞式助跑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助跑节奏、助跑距离和心理因素。

针对上述情况,我运用“5W2H分析法”,以 “5W2H”七个维度进行评判,分析了该课题在第一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立课题改进的小维度。

5 W 2 H 层次1 层次2 层次3 层次4 结论W h o 五年级 1、2、3班因为本课题选择研究的对象为五年级没有更适合的人W h e n 单元学习,5节课没有更合适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五年级学生初步的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为后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别技术做好铺垫。五年级学生在体型、力量、和心里方面都比较适合学习蹲踞式跳远。W h e r e学校本学期2—4周单元学习:五年级学生“蹲踞式跳远”是课堂单元学习内容。没有更合适的地点通过教师技术指导,学生认真练习,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校W h y由于学生没有发现前期助跑的的重要性,只把问题归结于跳的技术上,因此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不够理想。要提高学生掌握这项技术,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错因并且归类,写出对应的解决策略。没有更合适的理由追因索果,只有真正了解影响蹲踞式跳远的三个因素,针对这类问题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掌握技术。分析错因,细化归类,找出解决策略,更好的掌握技术W h a t制定系统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助跑效果。分析自己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分析问题,对三个影响的因素制定的系统练习,学生在有针对性的练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更合适的事情H o w m u c h参照教学内容的学习方法。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确定助跑距离和助跑节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音箱、小游戏器材从动力定型出发,体会不同场地的感觉,再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定标志加速跑练习。有更适合的方法课堂教学不同于专业的训练,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反复的提高练习。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技能。H o w采用游戏和技能学习相结合,在各种旋律氛围中愉悦的学习。五年级 1、2、 3班通过音乐和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小音箱、小游戏器材程度 低→高没有更合适的花费因为这三个班的任教老师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这种方式是近几年区提倡用来活跃课堂教学的手段。

通过科组的讨论,反复研究,对教学方法归结如下:

1.根据学生本人的特点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起跑姿势,一般分为站立式起动和行进间起动。通过反复做30-40米的起动加速跑练习,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保持稳定。起跑姿势和加速方式,一经确定就不轻易改变,形成一种动力定型的概念。

2.为了在助跑最后阶段保持正确的节奏并准确地踏上跳板,可在助跑途中设标记,检查助跑阶段的加速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一般在助跑的最后6-8步处设置第二个标记,以调整跑的节奏。这样就会帮助运动员在最后6-8步中进行步幅调整,从而在较大程度减少速度损失。

3.在跑道上找出步数相同,脚迹相对集中的起跳点,然后测量出起跳点至助跑起点的距离,确定学生助跑的距离。

4.增强助跑的节奏感。步频或步幅某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助跑节奏的改变,从而影响踏板的准确性。练习全程助跑,根据标记反复强化肌肉感觉,改进助跑节奏。

5.经过一段训练,学生熟悉了在普通跑道上进行标记跑后,在不同场地采用快速度30—40米的反复跑,最后移在跳远助跑道上,放上标记反复进行助跑练习。

综上所述,要确定正确合理的起跑姿势,稳定的加速方法,在背景音乐和游戏创设的愉悦、趣味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全程助跑的节奏感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节奏课题分析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YOUNG·节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