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口译的挑战与机遇》述评

2019-02-19 13:17陈吉荣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口译公共服务语言

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1.0 引言

在世界历史上,自从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们第一次相遇并尝试交流开始,口译活动就出现了。早在书写被发明之前,人类就有了口译语言的需求,这种需求使得已发展出不同语言的群体能够彼此交流合作(Argyle,1972;Kramer,1995)。但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在发展方式、搭配和意义上很难完全对应,所以,尽管口译活动历史悠久,口译的难度却从未减少(Erasmus,1999)。近年来,随着口译领域需求的不断扩大,关于口译研究的新视角不断涌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书籍以及学术论文出版机构都在探索或尝试解释口译的复杂过程(Mikkelson,2000;Angermeyer,2009)。

2016年,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了Théophile Munyangeyo、Graham Webb及Marina Rabadán-Gómez合著的口译研究新作:《公共服务口译的机遇与挑战》(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inPublicServiceInterpreting)。本书既是对口译过程的进一步探索,又是对口译特殊分支的最新研究,其研究重点是公共服务口译(简称PSI )。本书对于PSI的范畴、特征、发展、课程培训等方面都有深入的分析,为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2.0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到第五章,作者考察了公共服务口译的行业历史与现状。(2)第二部分包括第六到第八章,突出了PSI口译理论与实践。各章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就公共服务口译所承担的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做了调查,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业界对于PSI口译培训、质量控制、道德规范、就业条件以及整个行业的看法和态度。

第二章注重对公共服务口译职业化问题的探讨。在本章中,作者描述了目前的PSI职业标准,分析了PSI培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目前可行的口译培训路径,以此总结在这一领域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第三章探讨公共服务口译涉及的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PSI培训与教育的方法,PSI口译经验的积累与职位定位等问题。作者分析了用户对PSI的需求以及目前签订的PSI合同概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框架。

第四章描述公共服务口译的两项主要考试,以及各种教学中心为口译受训者提供的课程状况。这些口译教学中心独立于考试机构,不同的教学机构之间也相互独立,体现在PSI口译培训标准上有很大差异。

第五章介绍由挪威一体化和多元化董事会所承担的PSI研究项目,分析该项目的背景与内容,以及这项研究所带来的重要发现。通过挪威公共部门PSI的实践案例,本章具体描述PSI译员与用户之间的责任,并阐明在促进国际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对话过程中PSI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第六章描述PSI口译多式联动的活动和过程,强调要在沟通模式中恰当口译。具体来看,就是从语言或者话语中的语义成分找到语用中介的关联,结合译员的多维方法,从而促使译者在跨语言、多维度的服务工作中实现PSI的口译目的。

第七章比较PSI口译与其它口译的共性和差异,突出PSI口译的角色和任务。本章重点介绍PSI这个特定的口译角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译员应具备怎样的口译能力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第八章重点描述希腊法院与警署的PSI口译系统,并探讨该系统在法庭调查和监狱管理方面的特殊作用。本章指出,针对相当数量的非法移民问题,PSI口译可以有效解决偷渡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语言沟通问题,帮助法庭和警察对非法移民的经历进行口译调查。与这一特例相关的探讨既包含PSI的特定范畴也包含PSI口译的伦理规范。

3.0 创新之处

本书围绕公共服务口译的发展、独特性、伦理关系、技术条件和课程训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书的理论创新点很多,突出表现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明确公共服务口译的定义与内容范畴。

本书首次明确界定了公共服务口译的定义和内容。从范畴上来看,公共服务口译是指在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口译交际行为,连贯性与及时性是公共服务口译的突出特点。从内容来看,公共服务口译与商业口译和会议口译不同,因为PSI译者通常不会像商业口译和会议口译的译者那样注重礼仪规范。同时,PSI口译员还要经历特殊的道德困境,这也是构成公共服务口译的特殊范畴。例如,通过PSI口译解释某人被迫遣送回国、从某个家庭带走孩子、通知病人他们可能会病死、在庇护法庭上翻译让人悲痛的证据等。实际上,PSI也包含对其他地域、政治、社会的关注,也会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和道德等领域。例如,在英国,所有的社会服务必须要立法,并且要对所有社会成员实施。因此,这些公共服务或以面对面的形式或以电话的形式为移民、收容所人员和其他来自非英语国家的人士提供口译服务。据统计,每年预计有一万名PSI口译人员投入到成千上万的公共服务案例中。不过,公共服务口译也是一个相对较为松散的行业。据称有95%的口译人员都是自由翻译者,他们通过与中介签约的形式找工作。这些中介包括:语言服务提供者、政府或地方管理部门。

第二,描述公共服务口译的独有特征。

近几年来,带有社会服务背景的口译,又称为联络口译(Gentile et al.,1996 )、社会口译(Hale,2007 )或公共服务口译(Corsellis,2008 ),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这种社会服务背景涉及面广、现场性强、口译形式多样、肩负多重口译责任的口译形式,形成了公共服务口译的独有特征。此外,与一般环境中的同声传译、交替传译不同,公共服务口译还涉及远程口译和跨境法律口译。这意味着某些PSI法律口译可能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Gentile et al.,1996)。鉴于公共服务口译与会议口译的实践环境和口译需求不同,二者在具体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差异。因此,本书作者提醒读者注意PSI的独特性。原则上,公共服务口译实践应包括一些互动的部分,即在适当的情况下增加交流的技巧,比如借助语言或者文化的媒介来推进交流的进行。

第三,分析公共服务口译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

本书分析了当前公共服务口译的市场情况以及近期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书还探究了PSI委托方和译者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从本质上看,付给自由翻译人员的费用的减少伤了口译人员提高口译能力的积极性。反过来,这也意味着赢得合同的语言服务提供者将基于他们自己支持的标准来检验口译质量。这样做的结果是,口译人员越来越难以达到语言使用者所规定的质量要求。面对现实,需要解决公共服务口译所牵涉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主要矛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进程。

为此目的,本书探索了有利于PSI社会关系发展的具体策略。例如,一些英国政府部门主张根据口译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程度来划分级别,这样既可使口译员遵从行业标准,也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口译任务付费。英国政府部门增设了许多地方权利和健康权利机构,重申了PSI口译服务范围,并重新协商了PSI口译服务的期限和条件,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改变。

第四,强调公共服务口译课程训练。

本书的重点内容是描述公共服务口译的课程训练。从2010年起,欧洲就发起公共服务口译训练,为在公共服务口译行业的新入职人员以及已经受过初级训练的口译人员提供网上训练课程。这些课程得到了利兹贝克特大学 (Leeds Beckett University) 的支持。公共服务口译课程主要由利兹贝克特大学的Théophile Munyangeyo博士主持。作为本书的作者,Théophile Munyangeyo拥有教授公共服务口译、交替传译、联络传译的丰富经验,也有研究口译行业训练和发展的背景。在公共口译的教学经验方面,还可由这一行业的推动者、公共服务口译的学术研究者和训练者们继续加以补充。

针对公共服务口译行业课程培训这一关键问题,本书提供了详尽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语言能力是PSI口译训练的准入条件,想加入到这一行业的语言学习者需要至少具有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授课成本和课程的灵活性也是影响PSI课程培训的主要因素。此外,大部分课程都使用特定的语言。针对调查结果,利兹贝克特大学的工作人员在设计口译教程时,考虑到上述因素。通过课程的不断发展,课程参与者已经学到了许多关于公共服务口译行业的知识,也了解了这一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在发展这一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编辑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并与其他同样研究公共服务口译的大学合作。

第五,客观阐述公共服务口译的期待与实践的差距。

为了能够深入解析公共服务口译行业的现状,本书作者研究了相关领域内具体的事件、经历、法规等资料,并在分析资料时使用“期望/现实”二分法来应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问题。本书不仅检验了PSI口译交际调节策略可以延伸的广阔领域及其对口译实践产生的影响,而且深入研究了造成PSI口译实际状况与听众期望之间差距的本质原因。本书明确指出,目前在很多欧洲国家,公共服务口译仍是一个不受管制且较为分散的行业。同时由于经济的限制,各国政府越来越难以满足多元化人口的PSI语言服务需求。

让每个居民遵守移民、司法、健康、住房、社会服务、就业和教育这些原则也是政府管理面临的一项挑战。由于PSI行业的政府调控缺失,语言服务提供商和服务用户之间建立起私有的行业职业化标准。由于公共服务口译培训机构经常选择见效快的短期课程来提高学员的双语能力,使得很多机构招聘了一些未经正规训练的口译人员。因此,在实际的PSI口译中,译员会表现出更多的紧张情绪。公共服务口译因为依赖口译行业的自由职业者,因此相关口译标准的制定较为困难。基于上述分析,本书指出需要在相应外部条件的约束下运行PSI,并就如何出台某些相关法律、促使PSI口译服务日趋标准化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4.0 结语

本书总结了当前公共服务口译的业务背景。本书认为,目前来说,缩小合格的PSI口译员的供需缺口非常重要。作者对于如何培养合格的公共服务口译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在对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本书还引发了关于PSI未来教育、培训、资格可能发生改变的深入讨论,其目的是探索使该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途径。

面对口译活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应对口译国际化、全球化的职业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双重挑战,值得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领域的学者进一步关注。《公共服务口译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口译公共服务语言
公共服务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我有我语言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