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法应用于哮喘疾病护理带教的研究

2019-05-13 09: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内科哮喘常规

改进教学法是医院为有效提高护生护理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它能有效综合护理、实践及医技等各专业技能于一体,提高临床护生的实践经验,使护生能根据标准化模式照顾患者。本研究对比应用常规呼吸内科护理方法与在常规内科护理带教学中改进教学法的教学质量,现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大学本科三年级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护生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年龄18~21岁,实习前的综合技能评分为(75.7±10.1)分。观察组:年龄19~22岁,实习前的综合技能评分为(75.4±10.3)分。两组护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对护生实施常规内科护理带教学方法,带教老师介绍相关哮喘疾病护理教学内容,根据拟定好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1-3]。

观察组:护生实施常规内科护理带教学中改进教学法,教学中采取实验性哮喘小鼠为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情况如下:(1)体内实验:构建慢性哮喘小鼠模型,HDAC8特异性抑制剂(PC1-34051)干预动物模型,经FITC右旋糖苷灌注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C1-34051对哮喘小鼠气道血管网络的影响。双染: CD31/desmin 双染。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和数量的变化[4-7]。气管微血管双重染色、PT-PCR等方法明确HDAC8-PDGF-P13K信号通路以及ERK和FAK通路在支气管哮喘血管再生与重塑中的作用[8-9]。(2)体外实验:体外培养哮喘小鼠肺动脉,PDGF刺激和HDAC8特异性抑制剂干预后,体外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10-12]。

1.3 考核指标

对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总分是100分,其中考核指标:理论知识占总分45%,操作实践占总分45%,综合应变能力占总分10%,综合能力评分85~100分为优、65~84分为良、低于65分为差。护生填写教学满意评分表,特满意95~100分,满意85~94分,一般70~84分,不满意69分以下,教学满意率=(特满意的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13-14]。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教学满意度用(%)表示,以χ2检验;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实践成绩以(±s)表示,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成绩比较

经过3个月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成绩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成绩比较(分,±s)

常规组(n=50) 80.5±1.6 81.6±2.6观察组(n=50) 93.5±2.3 94.6±3.9 t值 6.558 6.489 P值 <0.05 <0.05

2.2 两组护生的综合护理技能对比

常规组综合护理技能优良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教学满意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因传统的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每天需完成大量的带教工作,造成整个教学内容存在较大随机性和随意性[15]。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及学生学习的被动性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学到的内容相对比较片面及零散,从而很容易脱离教学大纲。而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呼吸内科的患者护理工作形成具体的认识,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对医生对于患者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改进后的护理带教方案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教学资料,使教学流程得到规范,使教学目标得以明确,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改进后的呼吸内科护理带教方案能够使教师充分重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起到了充分的激发效果。而在开展经改进的护理教学方案后,学生在实际进行临床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规范的临床带教、临床教师的言谈举止均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的道德行为,有利于培养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客观辨证的临床思维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使护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表2 两组护生的综合护理技能对比[例(%)]

表3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吸内科护理带教学中改进教学法,选取实验性哮喘小鼠为具体教学对象,阐明HDAC8特异性抑制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血管再生与重塑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综合护理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教学中以具体对象为教学内容,使教学操作具体化,进一步提高了护生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推动了呼吸内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护理技能,促进其在临床实际操作的能动性。这是由于在吸内科护理带教学中改进教学法,通过以小鼠模型开展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不仅为护士提供了实际的实践平台,而且针对疾病相关的情况也能更为明确地掌握,进而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更有利于护士理解与记忆。

综上所述,吸内科护理带教学中改进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帮助护生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提高护生实践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内科哮喘常规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内转科型
常规之外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