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2019-05-13 09: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肾衰竭肌酐肾功能

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特征典型,主要包括低蛋白、蛋白尿、血脂异常等,常并发急性肾衰竭,可造成患者肾小球过滤能力大幅度降低,伴随血肌酐、血尿素水平升高等问题,对患者危害极大,在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后,易导致患者死亡,且临床并无预防药物,预后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而就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来看,可采用药物控制或血液透析进行治疗[1-2]。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64例肾病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药物控制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64例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药物控制的对照组(n=32)与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实验组(n=32)。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8~64岁,均数(55.3±8.2)岁,病程1~5年,均数(2.7±0.8)年,实验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7~65岁,均数(54.8±8.4)岁,病程1~5年,均数(2.9±0.9)年,其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即血浆蛋白含量低,血脂、水肿、蛋白尿超标。(2)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即伴有血管内溶血、休克,血容量偏低,尿路不畅,脱水,经过对症治疗后,尿量仍然在17 mL/h或400 mL/d标准之下,且尿比重小于1.015,尿液渗透压异常[3]。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及精神疾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排除肾后性少尿及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4]。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控制,采用100~400 mg呋塞米配比25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并根据患者情况补充血浆与人血清蛋白。同时以20 mg多巴胺、20 mg酚妥拉明配比25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根据患者每日显性失水量进行补液,在失水量基础上多补充500 mL。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方案治疗,开启血液透析仪后接入导管,并启动血泵,以生理盐水排气,后调整泵入速度,炼乳透析液以及透析器旁路,并以生理盐水预冲[5]。于患者静脉动脉内瘘穿刺,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同时对选择穿刺点进行消毒,以先静脉后动脉的顺序完成穿刺,注射肝素,后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垫入无菌治疗巾,并取下内层敷料固定,后以注射器抽回肝素,进行透析。透析时间3~5 h,透析液流量控制在每500 mL/min,血流量250~300 mL/min,以肝素抗凝[6]。每周透析3次,持续治疗3周后对比疗效。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临床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血肌酐、尿蛋白、血蛋白指标回到正常水平,判定为显效,血肌酐减少50%以上,尿蛋白检验结果呈阴性,血白蛋白基本正常判定为有效,有一项为达到有效或持续恶化判定为无效[7-8]。(2)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以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指标评定[9]。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肾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组间对比表 [例(%)]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所造成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多发于老年患者,对患者健康有严重威胁,存在一定的致死风险,在采用药物控制时,效果并不理想,故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疗[10]。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可通过替代肝肾功能,为肾脏的恢复创造条件[11]。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后,患者肾功能水平将明显降低,且由于肾小球功能的弱化,患者体内环境平衡将打破,进而导致全身脏器受累。对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上可以血液透析的方法,替代患者肾脏的部分功能,可为肾脏的再生创造时间基础。利用血液透析,能够明显排除患者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多于水分、电解质等,可净化血液,缓解患者的水肿问题,且可平衡机体的循环,能够减少体内毒素对患者肾脏的伤害。有研究指出,相较于传统用药控制,加用血液透析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控制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水平,有助于实现对血内生肌酐的有效清除[12]。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其疗效显著,在肾功能指标上,其治疗后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方案可明显增强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在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该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肾功能的恢复,切实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组间对比表 (±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组间对比表 (±s)

干预前 对照组(n=32) 942.18±158.37 10.53±6.74 49.83±7.39实验组(n=32) 944.62±161.78 10.38±6.64 48.91±8.10 t值 0.061 0 0.089 7 0.474 6 P值 0.951 6 0.928 8 0.636 7干预后 对照组(n=32) 547.82±169.46 16.51±7.28 28.47±9.61实验组(n=32) 220.48±143.28 23.58±9.21 15.72±8.40 t值 8.344 3 3.406 7 5.650 8 P值 0.000 0 0.001 2 0.000 0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肌酐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