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关怀在艾滋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探讨

2019-05-13 09: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满意率艾滋病人性化

艾滋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组传染病,是因为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相对比较长,在发病之前可能会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发病后艾滋病病毒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带来损害,导致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进而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对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且死亡概率比较高,严重危害艾滋病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予以艾滋病患者积极临床治疗和对应护理服务非常关键。本文统计资料是本医院收入治疗的60例艾滋病患者(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4月),评估并研究将人性化关怀实施于艾滋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本医院自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入治疗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予以分组,一组入组30例。对照组: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2:18,年龄最高69岁,最低23岁,其年龄均值为(37.56±4.15)岁;试验组: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1∶19,年龄最高67岁,最低21岁,其年龄均值为(37.51±4.14)岁。分析及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艾滋病患者性别、年龄均值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纳入标准:(1)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及的艾滋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2)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签名知情同意书,得到医学伦理会相关工作人员盖章通过。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病情危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告知患者注意项目,予以患者环境护理,对患者开展用药指导等。

1.2.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开展人性化关怀的优质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护理干预:护理工作人员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予以严密关注,如果患者发热需予以物理方式降温或是药物降温干预,增加漱口次数,对患者的被褥予以及时换替,采取清水对患者的肛周予以清洗等。

(2)饮食护理干预:护理工作人员应鼓励患者多进食,保证多餐而少量,使患者进食含蛋白高、含纤维高和含热量高的饮食,如果患者进食比较困难,需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或肠外营养支持。

(3)予以患者人格尊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隐私予以保护,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患者进行情感交流,沟通的时候保证言语温柔,带着微笑,予以患者充分理解以及包容,增加对患者的尊重。

(4)予以患者同伴教育干预:多数患者对治疗比较消极,且常自暴自弃,可以推荐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患者予以同伴教育,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提升,使其积极对待治疗。

(5)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心理状况,为其制定人性化心理干预,采取音乐疗法等方式将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将患者对疾病存在的恐惧感消除,将其存在的心理压力消除,提升患者的治疗自信心。

1.3 评价指标

评估及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2],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配合良好,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不配合,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治疗依从性良好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评估及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采取本医院自己设计的满意调查问卷开展满意度评定,共100分,评分项目主要包含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状况、对护理态度的满意状况等,对护理服务满意标准:患者的评分值高于60分,护理服务满意率=护理服务满意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开展检测和统计,计数资料(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护理服务满意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开展χ2检验,P<0.05,证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

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患者有22例,护理服务满意率是73.33%(22/30),试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患者有28例,护理服务满意率是93.33%(28/30),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指标,χ2=4.320,P=0.0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发免疫功能降低及丧失而出现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几率比较高,死亡病例数也逐渐提升。艾滋病患者主要在青壮年中比较多见,可以通过血液途径、性途径、母婴传播等,艾滋病患者多存在头晕症状、咳嗽症状,出现疱疹、红色斑疹等情况,对艾滋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导致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所以,对艾滋病患者开展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有效护理十分关键[3-4]。优质护理服务是新型的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保证以人为本,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予以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干预[5-7]。鉴于艾滋病存在的特殊性,应重点关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予以艾滋病患者人性化关怀,将艾滋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缓解或改善,将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明显提升,构建治疗信心[8-10]。艾滋病存在比较高的死亡率,多数艾滋病患者存在厌恶心理,对于周围事物多存在敌对和抵触心理,容易引发护患之间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对艾滋病患者予以人性化关怀能够改善其心理,将艾滋病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予以有效缓解,可以提升艾滋病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有助于缓解护患之间关系,将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明显提升[11-12]。此文数据展示出,试验组予以实施人性化关怀护理,该组依从性良好率、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指标。试验组配合医护治疗、服药等方面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也显示,加强试验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予以患者人格尊重与同伴教育干预,重点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明显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人性化关怀呈现较优的临床效果。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对比

猜你喜欢
满意率艾滋病人性化
《 世界艾滋病日》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