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健康教育在孕产妇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5-13 09: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孕产妇母婴体验式

近年来,我国医改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社区护理重要性日趋突出,在为患者提供精准照护,保障生命健康方面价值显著。孕产妇为相对特殊的群体,为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干预对象,对母婴保健事业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体验式健康教育是采取“做中学”的形式,促使患者在对某项护理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将知识点掌握,并促自身潜能充分发挥的一项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将之用于孕产妇的社区护理,对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意义重大[2-3]。本次研究选取孕产妇100例,就体验式健康教育实施成效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孕产妇100例,均为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年龄22~41岁,平均(32.4±1.6)岁;孕周28~40周,平均(33.6±1.4)周;对照组50例,年龄21~39岁,平均(32.5±1.8)岁;孕周28~39周,平均(33.8±1.3)周。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于本社区居住≥6个月,或为常住人口;(2)孕周≥28周;(3)依从性好;(4)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并自愿对知情同意书签署,并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2)机体其它系统合并严重疾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行常规健康指导,即通过开设讲座、发放宣传册、电话随访等方式行健康干预。观察组孕产妇重视体验式健康教育的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1.3.1 组建体验式健康教育团队 积极对体验式健康教育团队组建,由具丰富工作经验、扎实专业基础及善于开展宣讲工作的社区护理人员组成,所涉专业包括营养学、心理咨询、护理、母婴保健、催奶技术等。将每4~6个孕产妇家庭组成1个小组,经团队合作形式,行跟踪管理。在管理期间,进行极具前瞻性及预见性的护理实践活动,经团队成员亲身模拟训练和一对一示范,促使孕产妇对母婴保健技能及保健知识有效掌握。

1.3.2 体验式健康教育内容 (1)心理干预:由心理咨询师负责,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解答疑惑、组织开展心理游戏等方式,行心理干预。文化水平高者,可提供相关书籍等纸质宣教资料;文化水平低者,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行面对面宣教,以保持乐观情绪;(2)孕期及分娩体验:组织孕产妇及家属行孕期及分娩体验,使其知晓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具体应对措施。掌握胎动计数方式、分娩先兆、宫缩特征等;(3)母婴喂养体验:就母乳喂养知识予以介绍,包括催乳方法、正确哺乳方法、乳头护理方法等,强调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由催奶师就喂养方法予以示范,对孕产妇开展系列的模拟训练,以使其掌握相关技巧;(4)新生儿护理体验:就新生儿护理知识开展理论方面的授课,并行实际操作,如婴儿洗澡:包括婴儿洗浴注意事项、步骤、用品选择技巧等;婴儿抚触:包括抚触方法、力度、部位及顺序等;新生儿护理:包括换尿片、更衣、脐部护理、奶具清洗消毒等;(5)免疫接种及营养干预:首先,就计划免疫概念及内容向孕产妇及家属指导,包括疫苗适应证、接种不良反应及计划免疫程序等;其次,行营养辅食添加指导,包括辅食合理添加知识及婴幼儿营养需求特征等。

1.4 观察指标

(1)孕期知识知晓程度:对比两组干预后孕期健康知识知晓程度,采用自制问卷评估,包括孕期营养、孕期自我监测、新生儿日常护理、母乳喂养知识,单项100分,分值与结果呈正比;(2)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包括产褥感染、乳头皲裂、便秘等;(3)对比两组产后家庭功能状况及抑郁程度,前者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量表[4]评估,分值越高,家庭功能越理想,后者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量表)[5]评估为分值越低,状况越佳。

1.5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采用SPSS 17.0,组间计量资料如孕期知识知晓评分、家庭功能及抑郁评分采用(±s)表示,行t检验,自然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知识知晓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知识知晓评分(分,±s)

表1 两组知识知晓评分(分,±s)

观察组(n=50) 91.8±3.9 88.2±7.1 94.8±2.2 98.7±1.0对照组(n=50) 62.3±2.4 60.9±4.5 65.9±3.3 64.3±3.9 t值 45.552 22.965 27.381 60.41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自然分娩与并发症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然分娩及并发症对比[例(%)]

2.3 孕产妇状况

观察组干预后家庭功能评分、产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状况对比(分,±s)

表3 两组孕产妇状况对比(分,±s)

观察组(n=50) 27.6±1.8 10.8±1.1对照组(n=50) 24.4±1.4 13.5±1.2 t值 9.922 11.728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医疗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体验式健康教育作为新型教育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通过患者直观体验,来对疾病基础知识、照护技能掌握,在增强遵医依从性,促进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方面作用十分突出,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6-7]。

相关研究显示,围生期妇女普遍存在对母婴保健知识认知缺乏的情况,对健康教育有较高的要求,开展体验式学习,可在他人构建的程序及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确的健康行为及护理方法掌握,经反思、评价、讨论、分析等,促新的适合个体情况的行动、情感、认识产生,并在实践中运用、检验,以对生活方式加以指导和规范[8-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所选孕产妇,在社区护理中,重视体验式健康教育的实施,首先,通过体验式健康教育团队的构建,可确保护理人员更具专业性,护理措施更具系统性、计划性和适用性,便于每个孕产妇家庭均可获得适宜的健康指导[10-11]。其次,行全面的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如提供心理咨询,可使产妇情绪保持稳定,为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提供良好条件;行孕期及分娩期体验,可增强相关认知,消除紧张感;行母乳喂养指导,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保障母婴整体健康水平;行新生儿护理知识指导,可使孕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照护技巧全面掌握,便于保障新生儿安全,营造健康生长发育的环境;行免疫接种及营养辅食添加指导及体验,便于产妇对计划免疫程序配合,并掌握正确的营养辅助添加技巧,从根本上改善了整体人口健康状况[12-1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4%,高于对照组6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庭功能评分、产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孕产妇在社区护理干预中,重视体验式健康教育的实施,可增强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家庭功能,防范产后抑郁,保障母婴安全,具非常重要实施价值。

猜你喜欢
孕产妇母婴体验式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