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2019-05-13 09: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危重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危重患者存在诸多特点,包括:病因复杂、病情严重和治疗过程存在复杂性等,在治疗和护理期间会有较高的风险发生率,因此,对于该类患者而言需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不仅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死亡率也会明显降低,从而使患者治愈率提升[1]。风险管理指在风险确认条件下将风险降至最低,该模式属于全新的管理方法。曾有专家表明:对危重患者开展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临床需加强危重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从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危重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有39例。研究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51.3%),19例(48.7%)。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均值(53.77±8.12)岁。参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2例(56.4%),17例(43.6%)。年龄:最大77岁,最小24岁,均值(53.80±8.15)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危重患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依据 [3]

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年龄分布在23~78岁;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排除:伴有肾脏疾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意识障碍。

1.3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加强环境的护理,对患者开展用药指导,对其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研究组患者则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为:(1)风险管理小组予以构建。该小组主要成员包括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护士长需在护理小组中完全参与,并对护理人员予以鼓励。小组内部需将沟通情况进一步加强,将自主介绍自身的护理经验和日常工作中的护理。组织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对护理技巧和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期间,护士长需深入了解此类患者的病情,与具体状况相结合:患者数量和病情,将护理任务合理分配,这样可使护理人员职责的明确性得以保证,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另外,定期组织培训活动,让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从而使专业程度显著提高[4]。(2)护理流程进行规范。小组成员在实施护理工作之前,需仔细对医嘱和治疗方案仔细检查,核实无误后询问患者的病情,并对其护理要求进行掌握,之后依据护理标准完成以下工作:日常查房和基础护理。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并指导相关护理流程,若存在疑难问题可立即提出,之后由护理人员总结并归纳家属提出的问题,经会议进行探讨,有效预防护理期间潜在的风险因素。另外,风险评估和管理用具需严格考察,若与本院危重患者监护需求存在较大出入,可事先分析原因,之后将整改措施拟定,从而为后续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5]。(3)管理方案进一步完善。危重患者具有特殊性,病情变化速度较快,从而将护理风险几率提升。因此,护理人员要将自身护理经验和患者病情结合在一起,拟定护理风险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出现风险事件。一旦危重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需遵循制定好的风险管理方案将管理措施顺利开展,并将记录工作做好[6]。这样不仅可将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同时可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1.4 观察指标 [7]

观察对比两组危重患者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相对满意、不满意)。

十分满意:分数超过90分;相对满意:分数介于65~89分;不满意度:分数低于65分。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纳入SPSS22.0中进行收集校正,计数资料(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和计量资料(平均年龄)分别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比较

通过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发现,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满意度97.4%,高于应用常规护理后的参照组77.0%,χ2=7.341 2,P<0.05,如表1。

2.2 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组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有1例(坠床),比例为2.6%,参照组组危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发生风险事件的有7例(坠床3例,跌倒4例),比例为17.9%,对比后可知,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6%,低于参照组的17.9%,χ2=5.0143,P<0.05。

3 讨论

危重患者的病情存在诸多特点,如:复杂、特殊和多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长期在临床高度紧张的工作会提升风险事件发生率。因此,对危重患者护理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解,可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升,从而确保医疗和护理安全。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巩固,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康复训练,不仅改善患者的自身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快康复进程。但是,就危重患者而言,疾病和自身素质的困扰会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需将护理质量进行提升,从而使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得以保证[8]。

护理风险管理为现代化护理模式,在护理期间通过将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强化,并将针对性护理流程予以制定,可降低护理风险,从而使危重患者的安全得以保证[9]。与此同时,通过危重患者住院期间的专项质量控制进行强化,并实施各工作情况量化考核,可将潜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使危重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得以保证。曾有专家表示,对危重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同时可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从此次数据可以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4%,高于参照组的77.0%,风险事件发生率来看2.6%,低于参照组的17.9%,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上述专家的报道存在一致性[11]。充分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为临床有效手段,可对危重患者存在的风险有效预防,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提示:护理风险管理较比基础护理更具有针对性[12]。

表1 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例(%)]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猜你喜欢
危重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