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可溶性CD163水平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2020-07-15 11:51楚振飞琚然刘平施有海高航
疑难病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化脓性亚组性反应

楚振飞,琚然,刘平,施有海,高航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染造成的胆囊炎性反应[1],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炎性反应恶化,感染胆囊壁全层,白细胞呈弥漫性侵染,进而形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据报道,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多发生于老年人[2],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等合并症,在炎性反应期间极易发生胆囊缺血、坏死、穿孔。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是一种重要的血清标志物,机体受到感染时,可引起炎性因子释放入血[3]。近年来,sCD163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李志强等[4]研究发现,sCD163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是心力衰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作为诊断和监测相关炎性疾病的指标。Suzuki等[5]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sCD163水平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有关,提示sCD163可作为新的预后标志物。笔者对sCD163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诊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52~69(61.10±6.82)岁;依据病情严重程度[6]分为轻度亚组47例,中度亚组55例,重度亚组48例。同期选取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急性胆囊炎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50~68(59.58±6.74)。2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化脓性胆囊炎诊断标准[6],经腹部B型超声确诊,胆囊直径≥10 cm,胆囊壁厚度≥0.5 cm;②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块且阵痛明显;③症状持续时间>72 h。(2)排除标准:①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或近期有免疫类/激素类药物服用史;②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③精神方面疾病。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3.1 血清sCD163测定:所有患者于入院12 h内、健康体检者空腹12 h于次日清晨取静脉血5 ml,4℃下离心,上层清液转移至干净EP管中,-20℃保存待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D163。试剂盒购自上海振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方法执行。

1.3.2 外周血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和炎性因子测定:利用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检测血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联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步骤严格执行。

2 结 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胆结石病史、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血清sCD163及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sCD163、CRP、IL-6、IL-1β、TNF-α、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各亚组患者血清sCD163及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清sCD163水平、CRP、IL-6、IL-1β、TNF-α、HMGB1水平随着病情加重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血清sCD163水平与炎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血清sCD163水平与CRP、IL-6、IL-1β、TNF-α、HMGB1均呈正相关(P<0.01),见表4。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2组血清sCD163水平及炎性指标的比较

表4 血清sCD163水平与炎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否发生为因变量,以sCD163、CRP、IL-6、IL-1β、TNF-α和HMGB1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D163、CRP、IL-6、IL-1β、TNF-α和HMGB1均为影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5。

3 讨 论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急腹症,主要特点为发病急骤、病因复杂、诊治困难。由于患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往往影响早期诊断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利于针对性治疗方案的确定,耽误患者病情[7]。因此,需找到一种可以明确指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表5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清道夫受体(SRs)是一种多结构域膜相关蛋白,最初发现其可以识别和内化性改造脂蛋白,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8]。随后发现SRs在机体生理、病理活动中起关键作用,包括清除病原体,运输脂质,保持体内平衡,具有免疫作用等[9]。根据SRs序列和结构特点,可将SRs分为10类[10],其中Ⅰ类SRs包括CD163、类CD163同系物、WC1和SCART1。CD163是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清道夫受体,参与结合血红蛋白—珠蛋白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介导血红蛋白的清除作用,可分为膜性CD163(mCD163)和可溶性CD163(sCD163)[11]。

sCD163是抗炎性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12],炎性因子刺激巨噬细胞活化,促使单核巨噬细胞由M0/M1向CD163+M2转化,激活特异性金属蛋白酶,使mCD163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脱落,sCD163大量生成,产生促炎作用。苏柳杭等[13]利用免疫组化法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163与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WEAK)的表达,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D163显著抑制TWEAK蛋白的表达,降低核因子κB(NF-κB)水平,提示CD163可通过抑制TWEAK/NF-κB途径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Sapa等[14]研究sCD163、降钙素原和新喋呤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结果发现sCD163和新喋呤对脓毒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在各种皮肤癌病变中,CD163+巨噬细胞是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刺激癌特异性基质因子如POSTN、IL-4、RANKL等产生多种趋化因子[15]。研究表明,血清sCD163水平在肺炎、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等疾病中升高,反映疾病炎性因子活性[16-18]。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血清sCD163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患者严重程度加重,sCD163水平呈上升趋势,提示血清sCD163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病、发展有关。

表3 各亚组患者血清sCD163及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轻度亚组比较,aP<0.05;与中度亚组比较,bP<0.05

本研究还探究了其他炎性指标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的水平。CRP、IL-6、IL-1β、TNF-α作为机体内重要的炎性因子,可以较为敏感地反映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状态[19]。这些炎性因子在正常人体内处于低水平,一旦发生急性感染,表达水平明显上升。HMGB1由巨噬细胞产生,自身可介导刺激人单核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已逐渐在感染性和无菌性炎性反应信号传导和协调中发挥核心作用[20]。Aucott等[21]研究发现,在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模型的小鼠体内出现明显血脑屏障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GB1表达上调,表明细胞HMGB1可引起血脑屏障破坏,并激活其他神经炎性成分,阻断HMGB1表达可能改善脑卒中和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血清CRP、IL-6、IL-1β、TNF-α、HMGB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呈高表达状态,且随患者病情进展而升高,提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反应,各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可体现炎性反应程度,进而对患者病情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能机制为分布于人体各脏器细胞的HMGB1在受到细菌感染刺激时,其B-box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炎性因子,炎性反应被激活,进而发挥促炎作用[22]。

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sCD163与CRP、IL-6、IL-1β、TNF-α、HMGB1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CD163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发生独立相关,提示血清sCD163是影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其水平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血清sCD163水平呈高表达,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呈上升趋势,提示血清sCD163水平可作为指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化脓性亚组性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