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1522例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2020-12-22 03:50魏菁菁王冬梅丁进亚何咪霖刘双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霉素支原体

魏菁菁 王冬梅 丁进亚 何咪霖 刘双凤

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14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以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两种为主[1-2]。支原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其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能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妇女的宫颈炎、子宫内膜炎、习惯性流产和不孕症等[1,3-5]。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医生的经验治疗,导致支原体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逐渐上升[1]。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支原体的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合理并足量的用药。为了解本地区近年来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近3年来在本院体检中心、妇产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等科室送检的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1522例。年龄13~70岁,平均(33.3±8.5)岁。

1.2 样本采集

使用无菌扩阴器,先用无菌棉签拭去宫颈口黏液,再用第二支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2~3cm处,旋转1周,停留15~20s后取出分泌物。采集后置于无菌管中立即送检。

1.3 试剂与方法

1.3.1 试剂 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Uu/Mh)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

1.3.2 方法 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将采集的拭子标本插入培养瓶与培养液充分混匀后加入检测卡各孔,并滴加2滴无菌矿物油,于35~37℃培养24~48h。24h判读Uu结果,48h判读Mh结果。阴、阳性判断:黄色或橙黄色→阴性;清澈透明红色→阳性。药敏结果判读:每组药设低浓度孔(上孔)和高浓度孔(下孔),高、低浓度孔均无支原体生长报告敏感(S),低浓度孔有支原体生长、高浓度孔无支原体生长报告中介(I),高、低浓度孔均有支原体生长报告耐药(R)。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因尿道刺痒、尿频、尿痛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异味以及月经不调、停经、人工流产术后等就诊的女性患者。所有纳入研究的均为初诊患者,并且患者在两周内未使用抗生素,3d内未进行阴道灌洗。排除标准: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等疾病的患者。

1.5 分组

所有患者分为≤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这5个年龄段组,并对不同年龄组支原体的检出率进行χ2检验。按照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进行季节分组,并对每个季节的支原体检出率进行χ2检验。根据受试对象临床症状和宫颈刮片、尿常规、B超等检查结果,给予临床诊断,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2]。根据临床诊断将1522例女性患者分为三组,一是体检组,包括来我院健康体检或者备孕体检的无症状患者,共455例,该组患者无自觉症状,妇科检查无阴道炎体征,宫颈光滑,阴道分泌物镜检排除真菌、滴虫、淋球菌感染;二是炎症组,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以及混合泌尿感染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有尿道刺痒、尿频、尿痛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异味等,共882例;三是其他组,该组患者亦无自觉症状,妇科检查无阴道炎体征,阴道分泌物镜检排除真菌、滴虫、淋球菌感染,但是合并有月经不调、停经、人工流产术后等非炎症疾病。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522例女性患者支原体检出率和构成比

1522 例女性样本中,支原体阳性标本为611例,检出率为40.14%(611/1522)。其中单一Uu(+)检出率最高,为30.03%(457/1522),占阳性标本检出数的74.79%;单一Mh(+)的标本的检出率最低,为1.64%(25/1522),占阳性标本检出数的4.09%;Uu和Mh混合感染检出率为8.48%(129/1522),占阳性标本检出数的21.11%。见表1。

表1 1522例女性患者支原体检出率和构成比(n=1522)

2.2 各年龄段支原体感染构成比情况

611 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集中分布在21~30岁和31~40岁,支原体感染构成比为分别为46.15%和32.24%,21~40岁支原体感染构成比为78.40%。≤20岁和≥51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支原体感染构成比较低,分别为2.13%和2.78%。Uu单独感染和Uu/Mh联合感染患者的年龄集中分布在21~30岁(47.05%和48.84%),而Mh单独感染患者的年龄集中分布在31~40岁(52.00%)。见表2。

2.3 不同疾病组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

体检组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32.75%(149/455),炎症组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44.78%(395/882),其他组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36.22%(67/185)。支原体感染在炎症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体检组(χ2=18.022,P=0.000) 和 其 他 组(χ2=4.570,P=0.032)。体检组和其他组的支原体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8,P=0.400)。各组Uu(+)、Mh(+)和 Uu+Mh(+)的检出率,见表3。

2.4 不同季节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分析

不同季节支原体感染情况(表4),其中支原体在夏季的检出率为47.22%(195/413),高于其他季节(χ2=13.642,P=0.003)。Uu(+)和 Uu(+)Mh(+)的检出率也高于其他季节,分别为34.14%和10.65%。支原体在冬季的检出率最低,为34.30%(106/309)。

2.5 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抗生素耐药情况

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见表5。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单独感染Uu和Mh时,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大于96%;患者联合感染Uu和Mh时,对这三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仍高于其他抗生素。单独感染Uu时,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普遍不敏感。单独感染Mh时,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红霉素普遍不敏感。Uu和Mh联合感染时,对罗红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80%以上。

3 讨论

支原体检出率各地区报道不一[1,3-5],可能与各地环境,检测试剂敏感性,标本采集以及保存方法不同有关。本研究1522例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为40.14%,低于刘志敏等[4](52.9%)、白志敏等[5](50.2%)、周青雪等[6](49.41%)所报道的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和国内其他研究相似[3-7],本地区感染支原体类型以单独感染 Uu为主(30.03%),其次为Uu合并Mh感染(8.48%),单独感染Mh检出率最低(1.64%)。本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年龄集中在 21~ 40岁,这与各学者[4,8,9]的研究是相一致的。女性性成熟并经历过性生活后,支原体检出率增加,所以在性活跃期的妇女应该加强对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此外,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建议支原体阳性患者的性伴侣一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查,若均为阳性,二者应共同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并减少支原体耐药的产生。支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可正常定植于女性生殖道,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时可发展为致病菌。赵红英等[10]研究表明,患者组与无症状体检组微小支原体(UP)的检出率分别为 58.86%和40.75%,Uu在患者组与无症状体检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0.74%和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志敏等[4]研究表明,813例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中大部分为阴道炎和宫颈炎,13.04%的患者无临床症状。说明泌尿生殖道感染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炎症组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说明伴有生殖道炎症的患者免疫力低下,并且更容易感染支原体。

表2 不同年龄段女性支原体感染构成比比较[n(%)]

表3 不同疾病组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n=1522)

表4 不同季节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n=1522)

表5 支原体阳性标本对12种抗生素药敏时的试验情况

关于支原体感染是否与季节相关存在一定的争议。张华萍等[11]研究表明,支原体在夏季检出率最高,为78.8%。韩淑霞等[9,12]研究表明,支原体在不同季节的检出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表明夏季的支原体检出率为47.22%,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这可能与武汉地区夏季湿热多雨的气候相关。一些研究表明阴道炎在夏季的发生率较高[9,13],当会阴处温湿度增加时,一些生殖道炎症尤其是假丝酵母阴道炎病发生率更高。当患者生殖道处于炎症环境下时,支原体的检出率可能会更高。

本研究中Uu感染的患者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高(>95%),对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性较差,尤其是联合感染Uu和Mh的患者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几乎不敏感,这说明Uu合并Mh感染增强了对药物的耐受性,扩大了耐药的范围[14-15]。Duffy等[16]研究结果发现,Uu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可能与其DNA解旋酶的变异有关。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支原体治疗的首选药物。Uu和Mh单独感染和联合感染时,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临床需根据培养分型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必要时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霉素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