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2020-12-22 03:50刘荣添陈家颖匡素素刘丽辉石景喆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足月儿胎龄早产儿

刘荣添 陈家颖 匡素素 刘丽辉 石景喆

1.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深圳 518035;

2.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河池 547000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合并呼吸衰竭危重新生儿的重要治疗措施,也是最重要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之一,尽管十分有效,然而由此带来的呼吸道屏障受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较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较高(10% ~ 65%),是机械通气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亦是危及生命的重要并发症和常见的院内感染。维生素A(vitamin A,VA)又名视黄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上皮组织功能和结构完整所必需的物质。国内婴幼儿VA缺乏普遍存在,蒋依伶等[1]研究提示我国儿童VA缺乏率61.7%,有调查发现55.87%的新生儿存在维生素VA缺乏,在早产儿中VA缺乏程度更严重。研究证实,VA的代谢产物视黄酸可以上调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B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在动物实验中还发现,补充视黄酸能够使小鼠的肺泡数量增加50%影响其肺泡化。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VA水平与VAP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改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8月~2019年8月于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及广西河池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治疗并进行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48h,住院时间>5d;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肺部原发性感染;全身慢性疾病(结核、肿瘤等);因非VAP原因死亡;放弃治疗。本研究最终纳入136例。按照是否发生VAP将所纳入患者分为VAP组和对照组。根据文献研究提出的VAP诊断标准[2]:(1)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部炎症。(2)体温>37.5℃,呼吸道吸出脓性分泌物,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外周血象白细胞增多(>20×109/L)或CRP增高(>3mg/dL);(3)肺部X线片检查示肺部有浸润阴影;(4)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5)对考虑肺部已存在感染者,应在上机前和上机后48h分别做痰培养,如病原菌不同可考虑VAP。

1.2 VA检测方法

新生儿脐带结扎并断脐后,医护人员使用5mL注射器抽取3mL脉带静脉血,并迅速注入肝素抗凝管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脐带血中的VA含量。结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3]及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标准[4]:血清VA<0.7μmol/L为VA缺乏,其中当血清VA<0.35μmol/L为临床型VA缺乏,当血清VA 0.35~0.69μmol/L为亚临床型VA缺乏。

1.3 数据采集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EMR)采集患者如下方面的数据: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及分娩方式等)、孕期并发症(胎膜早破、糖尿病、高血压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纳入研究对象共136例,其中男79例、女57例,胎龄29+1~38+6周,平均(34.65±3.58)周,出生体重 980~ 3800g,平均(2335±675)g。根据胎龄将其分为早产儿(GA<37周)88例,足月儿48例。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82例;多胎妊娠13例;围生期窒息27例;孕母妊娠期并发症45例(感染8例,糖尿病21例,高血压16例),胎盘早剥8例,前置胎盘12例;胎膜早破31例,本研究患儿发生VAP 75例(55.1%)。

2.2 调查136例新生儿VA水平

本研究对象中有88例早产儿,48例足月儿,早产儿血清VA水平为(0.42±0.18)μmol/L,足月儿 VA水平为(0.57±0.1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VA缺乏诊断标准,早产儿VA缺乏率为67.0%(59/88),其中VA<0.35μmol/L占20.5%,足月儿VA缺乏率为52.1%(25/48),两组VA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VA水平VAP的发生率

根据不同的VA水平分组,其中VA<0.35μmol/L,VAP发生率高达79.2%,VA为 0.35~0.69μmol/L,VAP发生率为58.3%,VA≥0.7μmol/L,VAP发生率为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胎龄分组,早产儿在不同VA水平时其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65.9%、3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在不同VA水平其VAP发生率分别为66.7%、42.1%、4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胎龄患儿血清VA水平比较

表2 不同血清VA水平VAP发生率比较[n(%)]

2.4 VAP组与对照组相关资料比较

根据是否发生VAP分组,VAP组75例,对照组61例,两组在性别、胎龄、胎膜早破、孕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VAP组早产儿比例更高(70.7% vs.5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VAP组出生体重更轻[(2268±856)g vs.(2428±743)g]、剖宫产率更高(68.0% vs.51.8%)、VA水平更低[(0.35±0.14)μmol/L vs.(0.51±0.19)μmol/L]。在早产儿中,VAP组VA水平为(0.34±0.12)μmol/L,对照组VA水平为(0.46±0.20)μmol/L,在足月儿中,VA水平分别为(0.38±0.14)μmol/L和(0.63±0.1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全国各地新生儿区域救治中心的成立,危重新生儿入住NICU后得到救治,其中MV在新生儿救治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加,VAP是MV最主要的并发症,对患儿影响也最大,是机械通气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延长撤机时间及住院时间,易增加患儿的医疗总费用、院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据报道,院内感染发生率中VAP排第2位,仅次于泌尿系统感染,而在所有重症监护病房中却排在第1位[5]。新生儿VAP的发生,不但与患儿的内在因素有关,而且与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和医疗环境密切相关。国外研究报道VAP发病率为7%~28%[6],而我国VAP的发病率为30%~65%[7-8]。本研究结果VAP发生率为55.1%,与国内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但高于国外水平,可能与医疗环境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普及率不高有关。本研究提示,VA水平与VAP存在相关性,在VA缺乏症组,VA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VA正常组,在外在因素未能改变的情况下,是否出生后予常规检测VA水平,尽早补充VA,可以减少VA缺乏及VAP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证明。

表3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VA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机体生长发育、器官形成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维持上皮组织功能及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并参与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其中在肺部早期发育以及肺泡形成过程中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国内外均无新生儿VA参考值,一般选用儿童血清VA水平作为诊断标准,VA<0.7μmol/L诊断VA缺乏症,其中<0.35μmol/L为临床型VA缺乏症,0.35~0.69μmol/L列为亚临床型VA缺乏症。VA缺乏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TO)列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症之一。本研究VA缺乏率为61.8%,其中早产儿缺乏率为67.0%,足月儿为52.1%,提示新生儿普遍存在VA缺乏,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特别是早产儿,其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9-13],新生儿VA水平与其出生后原发病及并发症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支 气 管 肺 发 育 不 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视 网 膜 病 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VAP等密切相关。这些新生儿并发症大部分发生于早产儿,其中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本研究的VA主要在孕晚期通过胎盘运送至胎儿,存储在胎儿肝脏及脂肪组织中,一旦出现早产,那么VA储备是肯定不足的,容易出现缺乏,陈露等[14]报道早产儿出生后血清VA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与国内外研究报道及本研究基本一致。

本研究探讨新生儿出生后VA水平与VAP发生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VA水平VAP发生率存在关联,其中在早产儿组,VA水平越低VAP发生率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缺乏者,其VA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早产儿VA体内储备不足,出生后容易出现HMD、BPD等呼吸道并发症,但仍有一大部分新生儿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特别是使用有创呼吸治疗很容易发生VAP。VA缺乏时,将会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降低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影响患儿外周血中B细胞IgG的合成与体液免疫,导致发生感染风险明显增加,提示VA缺乏患儿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15-16]。本研究结果提示,发生VAP患儿VA水平更低,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外源性的VA摄入,可能会减少VAP的发生;VA有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原理是VA可加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成熟及其在组织中的基因表达,从而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17],同时对患儿其他各系统的发育及远期影响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生儿期,特别是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早产儿,应积极、尽早补充VA,不但对近期新生儿并发症的恢复有辅助作用,而且对远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等预后也有作用。

综上所述,VAP的发生与性别、胎龄、胎膜早破及孕期并发症无明显关联,而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及VA水平低与VAP的发生相关,对于剖宫产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生后常规检测VA水平,同时予补充VA,有利于组织器官的生长及发育,减少VA缺乏症的发生,亦可减少VAP的发生。

猜你喜欢
足月儿胎龄早产儿
洛阳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临床调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