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目反射联合面神经传导在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2020-12-22 03:50陆丽芸夏雪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神经炎波幅特发性

陆丽芸 夏雪龙 张 蕾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昆山 215300

特发性面神经炎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口角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可导致患者面神经不可逆性受损[1]。因此,早期确诊特发性面神经炎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瞬目反射、面神经传导等检测逐渐应用到面神经疾病诊断。但也有研究报道[2],面神经传导、瞬目反射虽能够客观、量化分析面神经病变情况,但其各自存有优缺点,单一检测难以达到理想的诊断效果。为探究瞬目反射联合面神经传导检测在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患者符合《神经病学》[3]的相关诊断标准,单侧发病,病程在7d以内,治疗依从性好,可配合临床检查、治疗工作,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排除因中耳炎、颅内肿瘤、腮腺炎等其他疾病导致的面神经炎,或伴有头面部感染性疾病、吞咽障碍、严重心肺肝肾脏器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男62例,女38例,年龄25~73岁,平均(48.1±15.7)岁,病程0.5~6.0d,平均(2.11±1.59)d,病变部位:40例左侧,60例右侧。

1.2 检查方法

100 例患者均进行瞬目反射、面神经传导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1)瞬目反射:选取丹麦维迪KEYPOINTR.NET全功能肌电诱发电位仪及其配套的表面电极进行检测。先在患者的双侧眼轮匝肌下端中点位置粘贴记录电极,然后在患者额部正中粘贴参考电极。在患者一侧眶上切迹用电刺激仪分别对两侧的眶上神经进行刺激,地线连接患者手腕处,参数设置:刺激强度15~25mA(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滤波范围10Hz~20Hz,脉冲电流时限0.1~0.2ms。选择稳定的、可重复性高、清晰的波形进行测定,在健侧眶上神经刺激时记录到健侧R1、R2波及患侧R2'波,在患侧眶上神经刺激时记录到患侧R1、R2波及健侧R2'波,对各波形的出波情况及潜伏期进行比较观察。判断标准[4]:①未出波;②R1波潜伏期> 11.8ms,R2 波> 34.4ms,R2'波> 34.6ms;③R1波潜伏期两侧相差>2ms,R2波相差> 3.6ms,R2'相差>4ms,上述三项满足任一项或以上即可判断为异常。

(2)面神经传导:选取丹麦维迪KEYPOINTR.NET全功能肌电诱发电位仪及其配套表面电极对面神经进行检测。记录电极贴于在患者的口轮匝肌、下眼轮匝肌,参考电极贴于额中间,用电刺激仪刺激同一侧耳前方,地线连接于手腕处。设置参数:刺激强度以能够引出波幅最大且稳定的M波为准,脉宽0.2ms,频率1Hz,扫描速度10ms/cm,诱发出患者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及其波幅并对其进行记录。检测异常判断标准[5]:①M波缺如;②患侧与健侧的M波潜伏期差值>0.5ms;③患侧与健侧M波波幅相差>30%;④患侧M波潜伏期>3.8ms,上述四项满足任一项或以上即可判断为异常。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给予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注射液(辰欣药业,H20051041,规格 1mL∶ 50mg)静滴,每次5mg/kg,12h/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H42020019,规格1mL∶5mg)静滴,每日10~15mg;维生素B12注射液(江苏四环生物制药,H32020611,规格1mL:0.5mg)肌注,每日 0.5mg;维生素 B1注射液(湖北兴华制药,H42020592,规格2mL∶100mg)肌注,100mg/d,同时给予患者超短波物理疗法(每次30min,2次/d)以及针灸面部肌肉、功能锻炼,连续治疗7d。

1.4 观察指标

(1)比较瞬目反射检测中患侧与健侧R1、R2、R2'各波出波情况以及各波潜伏期的差异。同时根据100例患者的出波情况分为全出波组、1个未出波组、2个未出波组、3个未出波组,比较各组患者疾病痊愈时间差异。(2)比较面神经传导检测中患侧与健侧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M波潜伏期差异。同时,将100例患者分为M波下降幅度<30%组、下降幅度30%~50%组、下降幅度>50%组,比较各组患者疾病痊愈时间差异。疗效判断标准[6]:临床痊愈,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显示Ⅰ级,显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显示Ⅱ级;有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显示Ⅲ级;无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Ⅳ、Ⅴ、Ⅵ级。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描述,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波下降幅度与患者痊愈时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瞬目反射检测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的瞬目反射检测均显示异常,患侧R1、R2、R2'波未出波百分比明显高于健侧(P<0.05),见表1。患侧各个波形潜伏期明显长于健侧(P<0.05),见表2。依据患者患侧R1、R2波、健侧R2'波出波情况分为全出波组、1个未出波组、2个未出波组、3个未出波组,四组患者之间的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100例患者瞬目反射检测中患侧与健侧各个波形出波情况比较[n(%)]

表2 100例患者瞬目反射检测中患侧与健侧出波患者各个波形的潜伏期比较(x ± s,ms)

表3 100例不同出波情况患者痊愈时间比较[n(%)]

2.2 面神经传导检测结果分析

面神经传导检测显示患侧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M波潜伏期显著长于健侧(P<0.05),见表4。M波下降幅度<30%、30%~50%、>50%之间的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M波下降幅度与患者痊愈时间呈正相关(r=0.559,P=0.000)。

表4 100例患者面神经传导检测中患侧与健侧的M波潜伏期比较(x ± s,ms)

3 讨论

在临床上,特发性面神经炎多为单侧发病,早期病变集中在面神经近端,通常在发病1周后病情可达到峰值,累及面神经末梢。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早期面神经水肿、髓鞘脱失,病情进展到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轴突变性,小动脉痉挛,致使局部面神经供血障碍,出现一系列面瘫症状。

以往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病史进行综合诊断,此诊断方法缺乏客观性[7]。常规影像学检查虽可显示面神经水肿形态情况,但其不能反映面部神经功能状态[8]。现代医学报道[9],实验室电生理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特发性面神经炎病情进展的常用手段,具体包括瞬目反射、面神经传导检测等。其中,瞬目反射主要对脑干病变、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病变损害进行检测,大量研究证实应用瞬目反射早期诊断面神经损害的敏感度高达100%[10]。在瞬目反射检查中,对一侧三叉神经感觉神经纤维进行刺激后,该刺激侧可出现短潜伏期R1波以及双侧长潜伏期的R2波(刺激侧为R2波,对侧为R2'波),并经反射弧共同传入到三叉神经感觉根,再传出至面神经。因此,当三叉神经发生病变时,进行瞬目反射可见有传入型损害,具体为患侧受到刺激时会使同一侧的R1波、双侧R2波的潜伏期变长,或者是波幅显著降低。而当面神经发生病变时,瞬目反射表现为传出型损害,即无论是对任一侧进行刺激均见患侧R1波、R2波、R2'波异常。由此可见,瞬目反射能够全面反映面部神经运动传导功能,病灶为轻度受损或处于恢复期时见R1波、R2波、R2'波振幅降低以及其潜伏期延长,而当病情处于严重阶段由于无神经所支配,反应电位完全消失,故有未出波现象[11]。本研究结果显示,患侧R1、R2、R2'波未出波百分比明显高于健侧,且各波的患侧潜伏期较健侧要长(P<0.05),提示瞬目反射能够作为特发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客观、敏感指标。但本研究发现,瞬目反射检测中患侧R1、R2波、健侧R2'不同出波情况之间的痊愈时间无明显的差异,表明瞬目反射的出波情况与痊愈时间无明显相关性,难以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这有可能与检测时间有关[12],瞬目反射主要是对发病后的7d内的面神经损害程度进行检测,而此时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病理改变处于神经水肿高峰期,故其不能准确评估面神经损伤的预后情况。

表5 100例患者面神经传导检测中M波下降幅度与痊愈时间比较[n(%)]

面神经传导能够反映面神经远端的传导功能情况,具体地说其主要是检测面神经出茎突孔发出的颊支、颧支、颞支所支配面部肌肉M波的波幅变化情况及其潜伏期,并将健侧与患侧作比较以客观判断病灶受损程度及其范围。其中,M波波幅反映的是面神经运动神经纤维数量及其同步兴奋程度,波幅降低程度愈大表示轴索损害愈严重[13];而潜伏期反映的是面神经运动传导功能,其潜伏期愈长表示髓鞘受损愈严重[14]。研究显示,面神经传导能够客观评估面神经受损状况及预后转归[15]。本研究结果显示,面神经传导检测显示患侧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M波潜伏期显著长于健侧,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M波下降幅度与患者痊愈时间呈正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面神经传导检测患侧M波波幅变化情况能够有助于临床准确预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瞬目反射可反映面神经全程传导功能,便于临床早期定位诊断神经损伤;面神经传导检测可定位诊断面神经近远端损害,且其异常与病程相关,故将瞬目反射联合面神经传导检测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对于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神经炎波幅特发性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视神经炎的悖论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视神经炎用药配伍规律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